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论文《浅析青海省煤炭资源及煤化工产业》.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6385455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7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青海省煤炭资源及煤化工产业系 别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日 期 2013 - 06 - 01摘要:青海省煤炭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且分布不均衡,总体勘查程度较低煤炭资源潜力 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煤炭预测资源量为344. 466亿吨,总量占全国比值相对较少,已杏 明资源储最为45.84亿吨,杳明率是13.26%,杳明穆度很低,根据资源量赋存深度、成 煤年代、煤质类型及地域分布的分析,认为全省煤炭煤种优势明显,产地相对集中,找矿 潜力很大根据胄海省经济发展规划,以煤炭资源开发利川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将成为青 海省又一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加大地址勘察投入,着力提高全省的煤炭地质勘察程度,为 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它,使 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煤炭资源的利用能力这是煤炭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柴个青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煤炭深加工,延伸煤炭产业 链,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川效率,保护坏境,同时可以把深加T的利润留在青海,对其 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青海省 煤炭资源历史 开发与利用 面临的问题 青海煤焦化产业引言:煤炭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目前的条件下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 资源丰富,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共有煤炭资源的矿区6019个,杳明煤炭资源储量为 10201亿吨,其中煤炭基础储量3341亿吨(煤炭储量为1886亿吨),煤炭资源量为6872 亿吨按照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最1886亿吨计算,我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 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 另外,包括3341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亿吨资源量共计10201亿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 人勘探开发另外,中国炼焦用煤储最为649亿吨,还有基础储量1244亿吨、资源量 1477亿吨;按照近期焦炭的生产能力,已经探明的炼焦川煤储量,可以保证开采200 年左右青海省煤炭预测资源量为344. 466亿吨,总量占全国比值相对较少,已查明资源 储量为45.84亿吨,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北缘、唐古拉山、积石山、昆仑山五 大含煤区中FI前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北缘两大含煤 区与资源分布相对应的,是煤炭生产也集中于这些地区。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 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 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青海煤炭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 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对于开展青海煤炭资源相关整合开发保护工作,可将开发前 期相关资料与开发过程中获得的信息相结合,对煤炭资源进行精细评价,从而科学、合理 地进行资源开发决策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煤炭资 源的相关开发进一步引导青海煤化工企业蓬勃发展,通过煤炭深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不 仅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川效率,保护环境,同时可以把深加工的利润留在青海,对其经济的 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第一部分青海省煤炭资源一、青海省煤炭资源概述1煤炭资源分布情况青海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北缘、唐古拉山、积石山、昆 仑山五大含煤区中H前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北缘 两大含煤区根据省煤田地质局第三次煤田预测,远景煤炭资源储量约为380 亿吨,全省累计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49.7亿吨西宁地区(含大通矿区)资 源总量为1・79亿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为1.13亿吨海东地区资源总量为9 948.6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为746.8万吨。

      海北州资源总量为7. 405亿 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为6.611亿吨海西州资源总量为40.24亿吨,其中保 有资源储量为40亿吨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资源总量为1979万吨2煤质、煤类分布青海省的煤类较为齐全,烟煤和无烟煤分布较广,其中尤以长焰煤和不粘 煤分布最广炼焦煤类储量集中,以木里煤田的西部为主贫煤和无烟煤在青 海省北部和中部主要沿构造带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则呈面状分布青海省各时 代形成的煤层均以腐植煤为主,仅在下侏罗统上部和中侏罗统上部地层中发现 少量与油页岩共生的腐植一腐泥煤全省可划分为7个煤类区带:(1) 祁连山北部高变质煤带本带位于托莱南山一黑河一八宝河一冷龙岭一线以北,为贫煤、无烟煤分 布地带2) 疏勒河——大通河中变质煤带在疏勒河南岸到黑河南岸为焦煤、瘦煤分布地带,在大通河上游两岸为木里 组、江仓组瘦煤、焦煤、气煤分布地带,至门源一带为肥煤、气煤分布地带, 其变质程度略有由西向东变浅之势3) 祁连山东部低变质煤区该区包括冬库、默勒、海徳尔一带和西宁煤田,主要为不粘煤、长焰煤,向东 延至甘肃窑街、天祝煤田4) 大通山——拉鸡山中高变质煤带本带西起外力哈达和热水矿区,向东经青海湖北岸的围江沟煤矿点和大茶什浪 矿区直到民和官亭镇附近,属于贫煤、瘦煤、弱粘煤、焦煤、肥煤、气煤分布 地带,以煤类繁多而不稳定著称,向东延至甘肃省永靖一带。

      5) 柴达木北缘低变质煤带该区西起冷湖,东到德令哈、乌兰一带均以长焰煤、不粘煤为主,仅石灰沟 矿区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为瘦煤,徳令哈以北断裂带中有少量气煤6) 阿尼玛卿山中高变质煤带本带沿昆南断裂带南侧分布,以大武煤田为 主,煤类包括贫煤、焦煤和少量无烟煤,向东延出省外7) 唐古拉山高变质煤区本区位于沱沱河一扎曲河两岸的唐古拉山含煤区主体部位,又分两个亚区西 北部以贫煤为主,兼有少量无烟煤的亚区东南部则以无烟煤为主,并延入西 藏昌都地区青海省煤类的分布与成煤吋代和构造背景均有一定的联系以昆仑山为 界,其北的古生代、小生代煤田以中低变质煤类为主,而其南以高变质煤类为 主第三纪煤除外3青海资源在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2005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省政府主要领导首次提出了柴达木盆地 资源“综合利用、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和把柴达木循 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设想2006年7月,海西州委提 出“依托交通干线、囤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 四园”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四园:格尔木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小区、炼 化工业小区、昆仑工业小区。

      徳令哈工业园区(盐碱化工、建材、生物制品加 工、煤化工、农畜产甜加工)大柴旦工业园区(煤炭、盐湖资源、天然气综 合利用、重点发展煤化工、盐湖化工、副产詁综合利用三大产业)乌兰工业 园区(煤化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区、畜产品工业园区)2007年6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批准成立柴达木“国家西部大开发特色优 势产业基地”,同吋“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在格尔木成立循环经济 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在青海条件适宜的柴达木地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是青海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①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是青海资源开发和推进工业化的重点地 区,面积25. 66万平方公里,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产地208处,资 源总储量3315亿吨,潜在经济价值15. 5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 90%以上,区域内分布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油气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煤炭资 源及其他非金属资源,具有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站种组合好和产业关联度强 的特点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柴达木地区的盐湖工业、油气工业、有色金 属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区域内 已建成中石油青海分公司、盐湖集团、西部矿业、青海煤业、青海锂业、青海 碱业等一批大型资源开发龙头企业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批战略投资都介入柴达木地区的资源开发,资源开发的区域和领域不断拓宽, 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 础柴达木地区又是青藏高原的交通枢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柴达 木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能源等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09国道贯穿盆 地,青藏铁路格尔木 拉萨段全线已贯通,西宁一一格尔木段复线电化工 程也已开工建设,铁路年货 输送能力可达5000万吨以上,柴达木一木里等地 方铁路也在规划建设之中格尔木市还建有一座4D级机场,可停靠波音757- 200型及以下各类客机在水资源、电网、通讯、天然气管网等方面的保障能 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配套条件在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的有利条件,提高资源开发 的综合利用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主资源的有效、综合、可持续利用 在各产业链、在各产业集群间、在各地区间进行互动,共生和整合,把传统的 资源配置的线型经济网络化,也可以为青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树立典型,积累经 验,发挥示范效应。

      ②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构想:将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 有色金属、煤化工等几大主导行业紧密结合起來,提高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 链的“链接”形成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焦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 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以及副产物和废 弃物的资源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圈,构建起生态工业链二、青海省煤炭开采及煤化工开发利用1青海省煤炭资源开采加强煤炭开采的统一规划和政府监管,实现有序发展努力改进煤炭开采工 艺,减少安全和环境风险,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回采率抓好矿井的环保工 作,及时进行地质环境和生态恢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协调发展积 极有序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炭开发一焦炭及焦油”等综合利 用的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链,支持引导煤焦油、精细化工产站等下游产业的发 展建设氯、碱、三项工程,实现煤化工、盐湖化工、电力工业的融合发展2青海省煤化工开发与利用青海的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型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技术、社 会及各个行业,需要进行跨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区域合作因 此,首先要实现资源的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有效配置。

      要通过对上下游 产业、相关行业进行系统研究、论证、规划推动各产业之间相互衔接,协调发 展,落实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其次,要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亨和副产 詁的互换通过加强对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和环境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明确F1标措施,制定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 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坚持以综合开发为前提,以有效配置为手 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落实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企业循环生产、发展和生态型产业三大重点任务,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和 污物排放循环经济模式是现代工业发展理念,也是国家产业政策提倡和重点扶持发展 的战略方向因此,青海充分利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以及财税、投 资、信贷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节和影响企业的生产行 为,形成自觉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意义重大作为生态立省的欠 发达地区,我们更要积极推动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熟技术、工艺、设备、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三废”利用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 生产,保护坏境,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重点支 持矿业、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项H和矿渣、废渣综合利用项 n,建立有利于企业循环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促进青海工业经济的 循环发展。

      围绕青海省“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发展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