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铁生产成本核算.docx
12页世界镍红土矿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前言 世界镍资源储量约为1.6亿t,红土矿占约70%,硫化矿占30%近年来世界镍产量60%来自于硫化矿,40%来自于红土矿目前,全球硫化镍矿资源已出现资源危机,且传统的几个硫化镍矿矿山(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俄罗斯的诺列尔斯克、澳大利亚的坎博尔达、中国金川、南非里腾斯堡等)的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矿山开采难度加大而世界红土矿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露天开采),因此,未来镍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红土矿的开发利用1 世界红土矿资源分布概况按照地质成因来划分,镍矿床主要有两类:岩浆型硫化镍矿和风化型红土镍矿,其中红土镍矿资源储量占全球镍资源的72%近年来,由于不锈钢行业的带动,全世界镍需求量在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不锈钢产能达到1600万t,而实际产量仅为1000万t,镍供应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质量优的奥氏体(300系)不锈钢只占58.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2.2%),而且我国不锈钢人均消费量仅5kg,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台湾35kg,西班牙23kg,意大利19kg,日本15kg表1. 世界红土矿主要分布国家/地区一览表序号国家/地区地理区域储量储量基础备注1澳大利亚大洋洲300万t1500万t干型2新喀里多尼亚大洋洲710万t1500万t湿型3古巴中美洲550万t2300万t湿型4印尼东南亚390万t1400万t湿型5菲律宾东南亚170万t500万t湿型6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洋洲150万t900万t湿型7巴西南美洲300万t750万t湿型8哥伦比亚南美洲100万t160万t湿型9秘鲁南美洲96万t140万t湿型10越南东南亚12万t152万t湿型11缅甸东南亚92万t100万t湿型12马达加斯加非洲130万t270万t湿型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SG)红土镍矿资源为硫化镍矿岩体风化-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性矿床,世界上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在腐殖土型氧化镍矿中,镍红土矿含铁高,含硅镁低,含镍为1%~2%;硅酸镍所含铁低,含硅镁高,含镍为1.6%~4.0%目前,氧化镍矿的开发利用是以镍红土矿为主, 它是由超基性岩风化发展而成的,镍主要以镍褐铁矿(很少结晶到不结晶的氧化铁)形式存在目前约有60%的镍从硫化矿中提取,而硫化矿资源急剧减少,品位下降,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难度加大,成本升高红土镍矿资源具有勘查、采矿成本低,可以直接生产氧化镍、镍锍、镍铁等产品的优点,因此,高效开发红土镍矿资源十分迫切在20世纪50年代,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金属仅占世界镍量的10%;而到2010年,该比例则达到45%,约60万t,预计到201,5年,该比例将首次超过50%2 红土矿冶金技术现状红土镍矿生产镍工艺可以简单地分为火法和湿法火法工艺由于冶炼过程中能耗高、成本高等原因,所以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高品位的红土镍矿湿法工艺虽然存在着工艺复杂、流程长、对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但它与火法相比,具有能耗低、金属回收率高等优势2.1 火法工艺 目前,世界大多数红土矿用于火法生产镍铁、烧结氧化镍、硫镍以及氢氧化镍等产品特别是湿法工艺发展的几十年来,加压浸出技术的进步和新的湿法流程的出现,使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重心由火法转为湿法。
一、世界红土镍矿资源分类和特点 氧化镍矿床的上部为褐铁型红土矿,适合于湿法工艺处理;下部为镁质硅酸镍矿(蛇纹岩为主),适合用火法工艺处理中间过渡段同时适于两种方法据估计,适合用湿法处理的红土镍矿储量(褐铁矿、绿脱石、蒙脱石)是适合火法(硅镁镍矿、腐植矿)的两倍多 随着红土镍矿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们对其利用性能和类型又有了新的认识:一类称为“湿型”,主要分布于近赤道地区,如新喀里多尼亚、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加勒比海地区,其品位较高,粘土少,易于处理;一类称为“干型”,主要分布于距赤道较远的南半球大陆,其成分复杂,粘土含量高,不易处理 虽然红土镍矿有不同类型之分,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1、含镍1.0~3%,品位较低且组成比硫化镍矿复杂得多,很难通过选矿获得较高(6%以上)的镍精矿,同时含镍太低也难以直接用简单的冶金工艺富集 2、成分含量波动大,不仅镍等有价元素的含量变化大,而且脉石成分如SiO2、MgO、Fe2O3、Al2O3和水分波动也很大,即使是在同一矿床,红土矿成分(Ni,Co,Fe和MgO等)也随着不同的矿层的深度而不断变化。
3、矿石中仅伴生有少量的钴,无硫,无热值 4、矿石储量大,而且赋存于地表,易采,可露天操作,具有开发的优越条件 二、世界红土镍矿的开发现状 以新喀里多尼亚红土矿开发为标志,从红土矿中生产金属镍迄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由于不锈钢行业对镍的巨大需求,很多产镍大国都积极加大对红土矿的开发利用较有影响的有菲律宾住友/三井公司2005年开始的Coral Bay项目;2007年Inco在新喀照多尼亚正式启动的Goro镍项目,预计年产镍5.4万t;此外,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的一些镍矿资源的开发也在实施和研究中,详情列于表l 表1 国外在建的主要红土镍矿项目 由于我国红土镍矿资源较少,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看准时机,加大对国外红土镍矿项目的投资目前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国外红土镍矿项目有:(1)宝钢集团同金川集团联手,投资l0亿美元用于菲律宾诺克岛镍矿资源的开发,菲方的合作伙伴是该矿的业主Philnico公司;(2)中国五矿集团与古巴合作在Moa建设年产2.25万t镍的生产工厂,其中中国公司持股 49%;(3)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开发缅甸达贡山镍矿,该矿的镍平均品位为2%,约含镍金属量70万t;(4)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同吉恩镍业公司合作在开发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瑞木镍矿,该矿的镍平均品位约l%;(5)中国金宝矿业公司与缅甸矿业部所属公司签署了缅甸莫苇塘镍矿的合作勘探及可行性研究协议等等。
在未来的红土矿项目中,湿法项目会占据很大的比例,预计到2012年,以湿法生产镍的量占总镍产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62%增长到80% 三、红土镍矿的湿法冶金技术的现状 1、还原焙烧-氨浸工艺(RRAL) 还原焙烧-氨浸工艺是Caron教授发明的,所以又叫做Caron流程古巴尼加罗镍厂用还原焙烧-氨浸法处理高氧化镁红土镍矿已达半个多世纪,适合采用这种氨碱浸出方 法处理的矿典型成分为1.4%Ni,8%MgO,14%SiO2基本流程为粒度小于74μm的矿石放在多膛炉内进行还原焙烧红土矿中的镍和钴基本上呈铁酸盐形式存在,经还原焙烧后,镍、钴转变为金属或合金焙砂用氨-碳酸铵混合溶液浸出,经浓密机处理,溢流为富液,净化、蒸氨后产出碳酸镍浆料,经回转窑干燥和煅烧后,得到氧化镍产品,并用磁选法从浸出渣中选出铁精矿为此,还原焙烧时既要使与铁结合的镍和钴充分还原,又要防止铁过分还原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阿尔巴尼亚爱尔巴桑钢铁联合企业项目中,首先在世界上完成从红土矿还原焙烧-氨浸提取镍钴-浸出渣磁选-铁精矿炼钢铁的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为了提高镍钻浸出率,美国矿物局发展了还原焙烧-氨浸法处理红土矿的新流程,简称USBM法。
该法的要点在于还原焙烧前加入了黄铁矿(FeS2)进行制粒,还原时用的是纯一氧化碳浸出液用LIX64-N作为萃取剂实现钴镍的分离,整个系统为闭路循环,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据报道,用该法处理含镍1%、钴0.2%的红土矿时,镍、钴的回收率分别为 90%和85%若处理含镍0.53%和钴0.06%的低品位红土矿时,钴的回收率亦能达到76%与原来的氨浸工艺相比较,大大提高了镍钴的回收率,降低过程的能耗 奥托昆普-鲁奇公司(Outokumpu-Lurgi)正在开发处理工艺为:焙烧和流化床预还原褐铁矿或腐殖土矿,还原后矿石分别用于后一步的Caron法处理 在产品工艺方面,还原焙烧-氨浸法可产出烧结氧化镍(99%)、电镍、镍粉或镍块典型生产厂家的工艺流程和产品列于表2 表2 还原焙烧一氨浸法生产工艺典型厂家和产品 2、硫酸加压酸浸工艺(HPAL) 硫酸加压酸浸工艺适合处理含氧化镁低的褐铁矿型红土矿,加压酸浸原则流程如图一所示,此流程最大的优势在于金属的回收率都能达到90%以 图一 加压酸浸原则流程图上,加压酸浸法的原则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
该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用于古巴Moa Bay矿,称A-MAX-PAL技术此后,70年代澳洲QNI公司建成Yabula镍厂,酸浸处理新喀里多尼亚、印尼及澳州昆士兰州的红土型镍矿1998年下半年澳大利亚的莫林莫林(Murrin Murrin)、科斯(Cawse)和布隆(Bulong)三个公司采用加压酸浸新工艺的红土矿开发项目陆续投入生产运营,引起很大的关注这三个工艺中的酸性加压浸出技术与古巴莫奥公司生产中应用的工艺相近,只不过用卧式高压釜取代了莫奥公司的立式高压釜而已然而,回收步骤却有以下区别: 1、在Cawse工艺中,混合氢氧化物是从高压浸出液中沉淀出来的,然后用氨浸出它们,接着再进行溶剂萃取和电积 2、在Bulong工艺中,用H2S从高压浸出液中沉淀出混合硫化物,然后在有氧条件下浸出硫化物,接着再进行溶剂萃取、氢还原、压片等作业 3、在Murrin工艺中,直接对高压浸出液进行溶剂萃取和电积这三个红土型镍厂的资源、年产量、达产率以及设计产能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澳大利亚这三个红土矿HPAL项目的进程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仅Cawse达到设计产能的 74%,生产成本从4.1美元/磅镍降至1.54美元/磅镍;Murrin Murrin为设计的1/3,并且是在原计划一推再推的情况下达到的,Bulong厂就因为技术和资金问题而被迫在2004年进入破产清算。
表3 西澳的三家HPAL镍厂的简况 这三个项目在技术、机械设计以及成本计算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设备选材不当、配套脱节等等尽管这三个项目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但它们的建立为今后的加压酸浸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约70%的红土矿资源是褐铁矿型的,高压酸浸技术受到了最大的关注,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多的改进从1998年以来,几家大公司,包括BHPB、巴西国有矿业公司(CVRD)、加拿大的鹰桥公司(Falcon bridge)等都进行了技术开发项目BHPB公司和CVRD公司都倾向于用新流程生产混合硫化物或氢氧化物Inco公司采用了两步溶剂萃取法,镍从硫酸介质转入盐酸介质,然后将溶液高温水解,得到氧化镍产品和盐酸,盐酸可循环利用 SGS Lakefileld公司研究出一种高压酸浸方案,其特点为:在高压釜内加入元素硫和氧,就地产生硫酸这可使矿浆进入高压釜前的预热变得没有必要,从而显著节约设备成本 3、其他的湿法流程 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