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政治)正式.pdf
22页1 / 22 2012014 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文科·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版)(文科·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版)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ⅠⅠ.考试性质.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 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德、 智、 体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 因此, 高考应具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 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 德、 智、 体全面衡量, 择优录取 因此,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Ⅱ.命题指导思想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卷) 各学科的命题, 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卷) 各学科的命题, 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 并结合我省中学教学的实际,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的掌握并结合我省中学教学的实际,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的掌握 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突出学科意识、 学科思维、 科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突出学科意识、 学科思维、 科 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
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 ⅢⅢ.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信息, 指试卷中的文字资料、 图表、 各种数据、 画面、 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 收集信息,信息, 指试卷中的文字资料、 图表、 各种数据、 画面、 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 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 会不断地引入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 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 会不断地引入 新材料, 构建新情境, 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 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要新材料, 构建新情境, 从而使试题在内容上蕴涵较多的信息, 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要求考生在提炼信息、 分析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 归纳和演绎能求考生在提炼信息、 分析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概括、 归纳和演绎能力。
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首先,某些问题的答案自然地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之中首先,某些问题的答案自然地隐含在试题的文字表述之中 其次, 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往往包含在题目的行文之中, 通过审题, 了解命题的意图, 有助于准其次, 试题设计的思路也往往包含在题目的行文之中, 通过审题, 了解命题的意图, 有助于准 确把握试题的脉络确把握试题的脉络 考生回答问题时必须明确试题要求回答的方向与内容 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与指向, 考生不能考生回答问题时必须明确试题要求回答的方向与内容 试题均有一定的要求与指向, 考生不能 抛开试题的要求而随意回答抛开试题的要求而随意回答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呈现方式看, 主要有文字和图表两类 图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柱形图、 扇形从试题的呈现方式看, 主要有文字和图表两类 图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柱形图、 扇形 图、 统计表, 还包括漫画等。
图表的特点有其直观的一面, 例如, 表格中的数据只需横向或纵向比图、 统计表, 还包括漫画等 图表的特点有其直观的一面, 例如, 表格中的数据只需横向或纵向比较就可以得到数据的发展趋势; 图表的特点也有其复杂的一面, 例如, 表格略去了其他陈述性文字,较就可以得到数据的发展趋势; 图表的特点也有其复杂的一面, 例如, 表格略去了其他陈述性文字, 仅保留抽象的数据,而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考生进一步去发掘仅保留抽象的数据,而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考生进一步去发掘 在当前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图表、 数据往往用于表现形势、 环境、 资源、 产业、在当前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图表、 数据往往用于表现形势、 环境、 资源、 产业、 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图表能够得到更为直观、 更为系统的体现, 能够帮助人们历事物发展的过程等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图表能够得到更为直观、 更为系统的体现, 能够帮助人们历史地、 全面地观史地、 全面地观察事物的演变, 所以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解释这些图表的时候, 主要是要学会察事物的演变, 所以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解释这些图表的时候, 主要是要学会2 / 22 判断图表所呈现的事实; 其次, 要进一步发掘信息价值, 找寻图表所列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说到判断图表所呈现的事实; 其次, 要进一步发掘信息价值, 找寻图表所列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说到 底就是要能够用图表、 数据来把握事物的特征、 规律或关系, 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底就是要能够用图表、 数据来把握事物的特征、 规律或关系, 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在对试题进行通读、 理解之后, 必须对试题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对不同信息进行必要在对试题进行通读、 理解之后, 必须对试题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对不同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整合的分析与整合 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境 背景材料中一般会包括试题围绕某个主题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境 背景材料中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但是背景材料在为主题服务的同时, 并不是一次性地、 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的信息, 但是背景材料在为主题服务的同时, 并不是一次性地、 集中地将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 出来, 试题的设计由于形式的多样化而使主题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 图表或文字之间, 需要从中出来, 试题的设计由于形式的多样化而使主题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 图表或文字之间, 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或认识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或认识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知识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 调动和运用知识, 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 启动原调动知识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
调动和运用知识, 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 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 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以此来解释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现象,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以此来解释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现象,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但考生解答问题时所需调动和运用的知识并非是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知识储备的。
试题所设置的但考生解答问题时所需调动和运用的知识并非是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知识储备的 试题所设置的新的情境、 提出的新的问题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 甄选出己存储的、 相关的知识, 将它新的情境、 提出的新的问题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 甄选出己存储的、 相关的知识, 将它 重现和再认,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重现和再认,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将之运用在特殊的要求中将之运用在特殊的要求中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 1.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 政治、 文化、 哲学等.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 政治、 文化、 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所谓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指运用知识的准确性问题, 主要包含两层含义:所谓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指运用知识的准确性问题, 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应的知识来说明 倘若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的情境、 要求等不相符合,第一, 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应的知识来说明。
倘若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的情境、 要求等不相符合, 或者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答非所问, 则对问题的回答就是无意义的 第二, 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或者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答非所问, 则对问题的回答就是无意义的 第二, 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要求相对应时, 也应满足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 这能反映考要求相对应时, 也应满足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 这能反映考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和掌握知识是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和掌握知识是否扎实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在非选择题的部分, 政治科考试在涉及问题时由于表述的不同, 要求考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在非选择题的部分, 政治科考试在涉及问题时由于表述的不同, 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例如, 设问中的要求有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的差别,“为什么”生回答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例如, 设问中的要求有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的差别,“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法, 更多地强调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 这也就要求考生在认识和说明问题的“怎么样” 的问法, 更多地强调把重点放在如何运用知识上 这也就要求考生在认识和说明问题的时候,应注意这些差别,有针对性地调动知识,判断并回答问题。
时候,应注意这些差别,有针对性地调动知识,判断并回答问题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以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以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情境材料呈现作为情境材料呈现 在试题中, 是政治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 政治科高考除了要求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在试题中, 是政治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 政治科高考除了要求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