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民族气质成就史剧经典.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73186461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4.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民族气质成就史剧经典] 二十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其名作 《为什么读经典》中阐述道:“经典是那种需要不断‘重读’而不仅是一次性‘阅读’的作品……它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潜藏在大脑皮层中, 不可消磨, 仿佛是一种本能的集体或个体无意识, 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这一精辟的论断也恰到好处地说明了经典的影视作品必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蕴, 它的出现成为一个事件、一个标杆或是一个范式,张扬并引导着一种文化,终至成为公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电视剧 《闯关东》 正是上述这种具有“经典”特质的影视作品《闯关东》 自 2008 年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 反响巨大, 央视 《焦点访谈》称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达到高度的统一”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评价 《闯关东》 最大成功是“充分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质”; 著名编剧张永琛说,“《闯关东》之所以打动我们,就是因为它写出了真正的民族精神” 民族意识、 民族气质、 中国气派正是《闯关东》最为重要的审美特质,也是成就其为“经典”作品的关键本文拟从主题立意、人物塑造、叙事方法三个方面对《闯关东》的民族性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藉此探索一部“经典”的民族史剧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平民视野 宏大主题 择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 是打造好一部优秀历史剧的首要因素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历史题材电视剧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不断升温从 1987 年的《努尔哈赤》到 1990 年代《满江红》 、 《唐明皇》 、 《武则天》 、 《宰相刘罗锅》 、 《三国演义》 ,再到新世纪的 《雍正王朝》 、 《康熙王朝》 、 《乾隆王朝》 、 《汉武大帝》 、 《贞观长歌》 ,无论正剧还是“戏说”,从总体态势上看,这些历史剧多数以讲述帝王将相、 英雄人物的雄才大略或英雄故事为主要的叙事策略较之前的历史剧, 《闯关东》在题材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它有意疏离王朝更替的历史裂变和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言说的对象不再是贤君名臣、 汉瓦唐宫,而是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讲述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五口的普通山东人家为生活所逼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剧中没有宫阙城池、雕楼画栋,有的是荒野戈壁、莽莽林场、滔滔大江;没有旌旗飘飘、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有的是无声的较量和和原始的角力;没有白面小生、富贵娇娘,有的是草民莽汉、赌棍恶霸、滑商巨贾、贩夫走卒 《闯关东》是一部彻头彻尾用平民视角写成的平民历史剧。

      史传家的立场直接决定着他们看待历史的角度 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沉潜着一部厚重的移民史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 浓缩了历史中无数迁徙者的无奈、 血汗和奋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事的传统历史观决定了移民史从来就处在正统史传的边缘, 战场上的厮杀和权力的更替掩盖了平民百姓的逃亡、迁徙移民史――这部由草根小民用生命谱就的悲壮史诗,注定也要用平民自己的角度去言说 编剧高满堂说, “我们把平民历史和大历史结合, 让传奇搭在历史的肩膀上,增强可视性,这样表达的主题精神也就能更好地被观众接受 《闯关东》的特质正在于,它既叙述了平民的英雄传奇,又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既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曲不朽的民族精神的赞歌 《闯关东》 以历史大事件为经, 以朱开山一家传奇经历为维,把国家命运、族群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和个体的生命紧密结合起来,用家族史描写社会史,用社会史托举家庭史,在个人命运和历史大事件的大开大合之中诠释着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以朱开山为代表的闯关东者大都来自孔孟之乡山东, 他们深受儒家道德文化的熏陶, 传统文化中的气节、 仁爱、 智勇、谦恭、进取等品德在《闯关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闯关东》之所以“大气”,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它体现出大义大勇的民族气节朱开山在民族大义面前从来就抱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态度他早年为“扶清灭洋”参加义和团运动,“杀的全是歹人、都是洋人”;他后来和日本人争夺煤矿开采权时,总想“好好和日本人打上一仗” 战争不可避免后, 他带领全家上阵犒劳抗日战士, 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日, 直至儿子传武为国捐躯 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朱开山闯荡关东风风雨雨几十年,骨头硬,个性强,但始终执守“万事和为贵”的信念和宽容隐忍、以德报怨的品德情操不论是和韩老海处理秀儿和传武的婚姻问题还是对付潘五爷的刁难算计,朱开山总是以德服人、以礼服人,即使忍无可忍也总能先礼后兵 中国传统的礼教传统和民族精神已经融入到剧中主要人物的血液灵魂,无论是表现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妯娌和睦的家庭伦理还是表现公平竞争、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剧作处处闪耀着美好的人性和道德的光辉总之, 《闯关东》既记载了一部荡气回肠、艰辛曲折的移民史、创业史,又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忠义诚信、坚韧善良的优秀品质 二、立体造型 画骨绘心 史诗性电视剧,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它必须通过典型人物展现“一个民族总的性格特征” 和“全民族的已发展出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

      《闯关东》 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成功塑造了一群既彰显民族共性, 又张扬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的共性, 是特定群体性格、 品质、 精神的共同特征,需要创作者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 为写好剧本,编剧高满堂长时间深入山东、东北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 谈及创作过程时他说, “我一直在不断思考 什么是闯关东的精神,闯关东究竟给我们当代的人留下了什么”这样深度的思考不仅使《闯关东》从头到尾被一种思想精神所牵引,而且塑造的人物特性也总能推己及人,从个体的性格和际遇中可窥见一个族群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命运前途 主人公朱开山是全家人勇闯关东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 他辗转在山场、金场、农场、商场、矿场之间,走遍白山黑水,与天斗、与人斗,与侵略者斗,实现了从一个草莽英雄到成功商人再到抗日斗士的转变,将家仇国狠演绎成一场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义和团斗士的身影、闯关东者淘金沟的生死历史、 外来户扎根关东务农的酸甜苦辣和一个耿直农民初涉险恶商场的困窘朱开山,这个高度凝练概括的英雄形象几乎让我们遍览了当年闯关东所有的历史, 如主演李幼斌所言,他“是典型的中华民族男人的代表” ,他不仅是那个时代英雄的全部缩影,而且是中华男儿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文他娘,千百万没有名字的母亲中的一员,是勤劳朴实、宽厚仁爱的农家妇女的典型,朱开山不在家时,她独立持家,尝尽了抚育孩子的辛酸长子传文是礼教传统下被寄予子承父业厚望的长子形象, 老二传武是“尚武”时代军人勇士的典型形象,老三传杰是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中劳碌奔波的商人形象与此同时,朱家的三个儿媳妇的典型形象的意义更为宏大老大媳妇那文,从贵族格格变身为农家媳妇,是晚清没落的贵族家庭子弟急遽向草根平民转变的典型老二媳妇秀儿,虽为地主家的女儿,却固守女人本分,只求自己的男人爱她,给她一个安定的家老三媳妇是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典型鲜儿,这个始终和朱家命运牵扯在一起的却游离在朱家之外的女人,是历经苦难最终逼上梁山的女性形象 如上所述,《闯关东》 主要人物大多承载着特定的身份内涵,融入了创作者对特定的人生命运共性的深度思考, 但这些人物形象并不因此沦落为作者理念的傀儡, 而是按着自身的性格逻辑而非创作者的思考逻辑演绎生命的悲喜情仇 这其中起到决定性作 用的,就是主创者在浓缩共性的同时,不断挖掘、张扬、丰富人物的个性, 使个性和共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从“扁平人物”到“立体人物”的质的跨越朱开山虽为那一时代“英雄”的浓缩形象,但作者并未因此将他美化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全知全能的“超人”形象,作者除了给予他一身胆气外,还赋予了他更多丰富的人格魅力:他不近女色,勇闯淘金场时面对眼线大黑丫头的色诱毫不动心, 但同时, 他又侠骨柔肠, 关爱妻子, 舐犊情深,为全家生活四处奔波,苦中作乐;他铮铮铁骨,面对恶势力始终绝不屈服,毫不妥协,斗争到底,但同时,他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常常感慨“人活着都不容易”,强调以和为贵,羡慕天上星星“你亮你的,我亮我的,你不挤我,我不挤你”。

      文他娘在勤劳善良淳朴之外, 还表现出旧时代中国农村妇女少见的大无畏的勇敢和开明 她收留的日本儿子一郎与朱家生意上产生摩擦,把顶梁柱朱开山气病了,她却沉着冷静,仍然去做山东卤面给小儿子过生日,在情感上感动了一郎,不动声色将危险化解作为没落封建贵族家庭的子女,那文不时表现出贵族子女固有的性格气质:知书达理却又拈轻怕重,尊重长辈却又不服管束但同时,那文身上又有着多数封建女性不具备的聪慧幽默、识大体懂大义的美好性格当她发现传文对鲜儿心怀内疚念念不忘时,她审时度势不去吵闹,相反用宽容之心包容鲜儿,感化丈夫,成功化解婚姻危机在家中,那文虽要处处维护丈夫传文的长子地位,但当传文轻信日本人承诺而投靠日本人时,她已藏好匕首随时准备大义灭亲 三 传奇叙事 博采众长 《闯关东》厚重的历史感和恢宏悲壮的审美风格,与其独特的叙事方法密不可分综观之,中国文学传统中“传奇”的叙事手法和“风骚”的抒情手法在《闯关东》中同时得到充分应用,相得益彰,使剧作既充满扣人心弦的传奇色彩,又富有浓郁的诗性气质 “传奇”叙事,自汉《史记》以来,便成为中国叙事文学至为重要的叙事特征,晋志异志怪小说、唐传奇、明清笔记体小说、民国章回小说等承前启后, 构成了中国传奇文学的洋洋大观。

      所谓传奇叙事,概言之,就是突破全知全能的叙事方法,把历史画面的展现局限在作为贯串线索的小人物视野之内,通过周密的情节布局,引导读者和故事主体一起不断发现、不断受挫,又不断前行传奇叙事手法带来的最直接的审美效果就是“历险”和“惊奇”, 故事主体的命运总处在前途未卜、 峰回路转之中,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闯关东》 正是采取一种大开大合、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结构方式进行传奇叙事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闯关东》 始终循着或隐或明的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相对稳定的家庭生活为线索,以朱开山、文他娘、传文、传杰为主, 记录家业的兴衰, 一条以传武、 鲜儿的离散分合为主,透过失散与寻找、出走与追踪、展开了一系列关于颠沛流浪、殊死抗争以及由此引发的黑白两道的纠葛与个人情感的悲欢离合这两条线索又分别以朱开山为中心相继展开, 记录了诸多明争暗斗、纵横交错的矛盾和斗智斗勇、绝处逢生的传奇故事,把闯关东的凶险、动荡、苦难和悲壮演绎得淋漓尽致,把个人拼搏和群体奋斗、情感恩怨和国仇家恨编制得跌宕起伏,充满了扣人心弦的传奇色彩 “风骚传统”是中国文学史自《诗经》 、 《楚辞》以来最为重要的抒情传统。

      所谓风骚传统, 概言之, 就是强调通过写意的手法、借助鲜活的生活内容进行抒情表意、讽古喻今风骚传统”一旦被运用到叙事文学之中, 原有的客观叙事立即会被打上浓厚的情感烙印,人、物、环境转化成一种有意味的诗性载体如果说,“传奇”叙事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逻辑缜密,那么“风骚”抒情则使故事情节变得松散写意,意味深长风骚”的写意传统是中国文艺区别于西方文艺最为重要的特质, 也是近年来中国影视在国际影视大奖赛中屡屡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闯关东》对“风骚”抒情传统的成功运用,集中体现在对关东地区特殊地域风情的表现上 《闯关东》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东北具有独特的地域和乡土特征 《闯关东》不仅运用大量的空镜头记录了东北广袤的白山黑水、肥田沃土,而且善于把人物、故事置放在一幅幅逼真的东北自然画卷中,把闯关东的精神寄托于旷远、粗狂、苍茫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达到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剧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东北林海雪原的景象:连绵的原始森林、广袤的平原被紧锁在冰冻严寒之中,到处白雪皑皑,朔风横吹,原始苍凉的林海深处,身着皮帽、皮靴、皮袄的人们艰难前行,顽强地演绎着生命的原始强力无处不在的寒冷给剧作带来了凝重和悲情的底色,这与闯关东者的精神气质是同构和契合的, 闯关东者正是在与自然环境艰苦卓越的抗击中逐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的。

      朱开山一家为扎根东北,先后参与了淘金、伐木、放排、种庄稼、采矿,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天斗,与人斗,倔强扎根,生殖繁衍,最终成为一个大户 林海雪原的冰冻严寒极大地烘托了朱家坚韧的生存意志和创业精神关东的山厚重宏伟,关东的水凝重绵长传武和鲜儿跟随老独臂放排的场景尤其优美动人,宽阔的江面上,木排如飞,船工号子此起彼伏,几分钟的镜头没有一句对白,有的只是悲凉的船歌,传武对鲜儿的爱恋和鲜儿复杂的心绪、绵长的愁思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总之, “传奇”叙事手法和“风骚”抒情传统的综合运用, 使 《闯关东》整体上获取了一种张弛有度的叙事格调, 因为“传奇”, 《闯关东》扣人心弦,因为“风骚”, 《闯关东》情思绵长 卡尔维诺说, “每一次重读经典, 就象初次阅读一般, 是一次发现的航行”对《闯关东》这样的影视“经典”,再多的阐述都可能挂万漏一,也许我们只能在不断的“重读”中才能无限地接近它的丰富内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