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docx
8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篇一:长春地区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一(9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错,原文说“是中国古代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B 【解析】“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D 【解析】解释和引申旧经典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成为新经典新经典的特点是在今天的生活中继续起作用,并呈现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参考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军营非常整齐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D 【解析】爵位可是世袭,或降等世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情况 6.(3分)【参考答案】 A 【解析】“长斋,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 (1)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译出大意给2分; “迁”“烽戍” 语文评分参考 第1页(共8页) “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5分) (2)国家的事情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侍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灭亡译出大意给2分; “效”“事”“颠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6分)【参考答案】【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9.(5分)【参考答案】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概括2分,分析3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 (三)10.(6分)【参考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5分)【参考答案】 C D(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A.“我”逃跑的原因是内心胆怯,不敢面对,而不是“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B.“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但是通过“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和“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可以推测,是大男孩告的密,因此B项具有部分合理性,给1分E.“我”的叙述视角并没有增强小说的亲切感我”并非全知视角,更没有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 语文评分参考 第2页(共8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懂得其中蕴含的主要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鉴赏评价)。
(2)(6分)【参考答案】①小说第一部分写“我”并未喊,却跟着别人一起跑,反映了“我”胆小怕事;②小说第一部分写“我”不肯说出是谁喊的,说明“我”讲义气,不想做叛徒;③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砸碎玻璃没有跑突出了“我”的勇敢和淡定从容;④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跑并说出是谁砸碎玻璃,表现了“我”的诚实和敢于担当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性格特点且分析到位给满分) 【解析】锁定信息区域,根据人物的动作、语言去分析概括人物性格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6分)【参考答案】①结构(情节或线索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三个小故事通过这句话组成了意蕴完整的整体②人物形象方面:当小学生时喊体育老师的名字,“我”被迫而跑;和大男生到工厂玩,“我”被迫而跑,“你跑什么跑”也揭示了“我”内心的胆怯,没有勇气面对他人的过错;少年时代,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我”这次不跑了,“你跑什么跑”揭示了“我”内心的勇敢与自信③主旨方面:小说中前两个“你跑什么跑”和第三个故事中的“我没有跑”,二者形成了对比与反转,揭示了主旨,即做事要敢于“担当”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4)(8分)【参考答案】①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②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被人问跑的原因时的无言以对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敢于说真话相对比,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我”内心的成长;③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讲真话相对比,突出“我”的勇敢和诚实;④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表现做事要有担当的主题;⑤小 语文评分参考 第3页(共8页) 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更好地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做事要敢于担当的肯定;⑥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问题的张力,吸引读者阅读每点2分,答对任意四点8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参考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 分;答AD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6分)【参考答案】①钟观光早年已养成勤奋好学的品性,这使得他能在科学研究上呕心沥血,持之以恒②受旧学影响他17岁即精通诗、词、文、赋,这为他日后研究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早年接受旧学,目睹清朝腐败,深知恃旧学难以御侮,故转变思路,以科学为强国之根本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3)(6分)【参考答案】“与民偕乐”, 是一种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爱国情怀是突破一己之成就、幸福,而追求惠泽广大民众的奉献精神2分)体现:①清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钟观光深感痛心;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他心伤国难②终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以科学之力强国强民③兴办学校请人讲学,倡导劝学,开展放足运动,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以开启民智④铺路修桥,以个人所有回馈社会体现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4)(8分)【参考答案】①热爱祖国,志在报国钟观光忧国忧民,以科学强国,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高远②刻苦勤勉,好学有恒他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能坚持自学不断钻研③献身科学自强不息他对植物学有浓厚兴趣,无论花甲古稀,无论教 语文评分参考 第4页(共8页) 书避难,都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④不畏艰难实地考察为筹建标本馆,他历时4年,跋山涉水,采集了最完善的标本材料⑤研究古籍,勤于著述他功底深厚学通中西,潜心研读古籍,考证植物学名,成果丰硕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14. (3分)【参考答案】C 【解析】A赘余,应删掉“对”字,B语序不当,D成分残缺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15. (3分)【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16.(5分)【参考答案】(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5分,写对一个1分,写对两个3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17.(6分)【参考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图文的能力。
六、(6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赋分字数要求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5分未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按等级评分标准评分之后,酌情扣5-10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0分,每少50字扣2分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语文评分参考 第5页(共8页) 篇二:2021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答案 2021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答案 大学语文要求掌握的知识有:议论文的三要素、七种修辞方法、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叙述的顺序、诗词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庄子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