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3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课件.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8334132
  • 上传时间:2024-07-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三实验三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1;.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塔的基本结构及其吸收净化废气中、了解填料塔的基本结构及其吸收净化废气中SO2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2、实验分析填料塔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实验分析填料塔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3、改变空塔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改变空塔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4、掌握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的方法;、掌握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的方法;§5、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SO2)的体积吸收系数的体积吸收系数2;.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吸收液从高位液槽通过转子流量计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进入塔内,流经填料表面,由塔下部排出,进入受液槽空气由空压机进入缓冲灌,SO2由SO2钢瓶进入缓冲灌,经缓冲灌混合后的含SO2空气从塔底进气口进入填料塔内,通过填料层与NaOH喷淋吸收液充分混合、接触、吸收,尾气由塔顶排出§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NaOH+SO2——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3;. 三、实验装置、流程和仪器三、实验装置、流程和仪器§技术指标技术指标§1、动力装置布置为负压式 2、塔径:Φ100mm§3、塔高:800mm 4、板间距:400mm§5、SO2进气浓度:0.1~0.5% 6、空塔气速:0.5~1.2m/s §7、压力损失:500Pa/m 8、液气比:1~10L/m3 §9、喷淋密度:6~8m3/(m2·h) 10、雾沫夹带:小于7% §11、处理气量约:25m3/h 12、吸收效率约:80% §13、填料:Φ25mm空心多面球 14、塑料混合缓冲灌:0.5m3§15、电源 380V 三相四线制 功率1500W 16、环境温度:5℃~40℃§整体外形尺寸:2000mm×500mm×2000mm4 §1、微电脑进气SO2浓度检测系统1套 2、微电脑风量检测系统1套 §3、微电脑风速检测系统1套 4、微电脑风压检测系统1套§5、10英寸液晶显示器1套 6、温度、湿度检测系统1套;§7、配套分析处理软件1套(能记录保存实验数据,数据变化曲线分析,取样§时间设定,工作效率自动换算等功能) 8、数据处理分析系统1套; §9、计算机通讯接口1套; 10、控制检测系统开关电源1套 §11、专用测压软管1套 12、气体混合罐1套; §13、系统静压测口2个 14、配气装置1套;§15、液体流量计1只 16、耐酸耐碱水泵 1台5 §17、液体喷淋分配装置1套 18、储液水箱1个§19、调节球阀1套 20、进出口风管 1套; §21、人工取样口6个 22、高压离心通风机1台; §23、风量调节阀1套; 24、漏电保护开关1个 §25、指示按钮开关3只; 26、加药口1个§27、SO2配气系统1套:(废气流量计1个、SO2气体10L、SO2专用钢瓶1个)§28、折板除雾器1套 29、空心多面球填料若干§30、电源线1批; 31、工作电压表1个,工作电流表 6 7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室内空气环境参数的测定室内空气环境参数的测定。

      包括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当地大气压力等参数测定,计算空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除尘系统中气体含湿量)§2、、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并在储液槽中注入配置好的5%的碱溶液§3、、打开吸收塔的进液阀,并调节液体流量,使液体均匀喷淋,并沿填料表面缓慢流下,以充分润湿填料表面,当液体由塔底流出后,将液体流量调节至100L/h左右§4、、开高压离心风机,调节气体流量,使塔内出现液泛仔细观察此时的气液接触状况,并记录下液泛的气速8 §5、逐渐减小气体流量,在液泛现象消失后即在接近液泛现象,吸收塔能正常工作时,开启SO2气瓶,并调节其流量§6、经数分钟,待塔内操作完全稳定后,测定研究处理风量、气体浓度对吸收效率及压力测定研究处理风量、气体浓度对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损失的影响§7、、实验完毕后,先关掉SO2气瓶,待1~2min后再停止供液,最后停止鼓入空气9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1、 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定§ 本实验中有关空气的温度、压力、含湿量等环境参数记录和整理§2、测定研究处理风量、液气比、气体浓度对SO2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10 六、实验结果讨论六、实验结果讨论§1、从风量、液气比、气体浓度对SO2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曲线,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通过该实验,你认为实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应做哪些改进?§3、从吸收剂、工艺方面考虑,还有哪些比本实验中的脱硫方法更好的脱硫方法? 11;. §谢谢!1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