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鸟、小鸟》教学设计.docx
3页《小鸟、小鸟》教学设计海头镇中心学校 李辉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二、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鸟、小鸟》,并能较流畅地跟琴识读乐谱二)学生能掌握并唱准弱起、 休止的节奏,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三、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四、教学难点: 在轻快、紧凑的旋律中找到准确的呼吸及气息支持,赋予演唱情绪;能够根据歌曲的律动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跟随音乐加以展现五、教学方法: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 而且学生对小鸟之类的动物非常喜爱,适当展示四季与花鸟图片,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此歌曲虽旋律简单流畅,但要完全唱整齐、唱准,需要教师在节奏、节拍与二声部音准训练上多花时间在课堂上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歌曲前,先向学生提出来问题,然后让他们在听唱过程中试着解决,并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带着问题学习时,学生目标特别明确,学习的效率才会高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一年的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你的理由。
展示四季花鸟图片)师:老师最喜欢春天, 春天生气盎然,一派朝气蓬勃春天,绿油油的小草,芬芳的鲜花,连小鸟都唱起了歌,让我们一直来听一听小鸟歌唱什么?(二)新歌教学1.播放《小鸟、小鸟》音乐 师:从歌词中,你听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生答设计意图: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乐情绪2.了解歌曲相关知识 师:这首歌曲是80年代经典的儿童影片《苗苗》当中的主题歌曲,由金波作词,刘庄作曲,歌曲曲调欢快奔放,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虽然是一首老歌,但却受到一代代人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背景知识,理解作品的内涵3.复听歌曲,划分歌曲乐段师:请同学们给歌曲分段,并感受每一段的情绪有何不同?生答设计意图:复听歌曲,并给歌曲划分乐段)4.教师范唱,了解歌曲节拍与弱起休止节奏学生跟着划拍“△”)师:歌曲分段A、B两段,A段演唱得轻巧,B段演唱得流畅这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歌曲,那哪些音乐要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呢?请同学们划拍感受并关注歌曲节奏特点?寻找每一句当中的唱强拍的音师:歌曲节拍为6/8拍,每一乐句都为最后一拍起唱,即在弱拍起唱,所以被称为弱起而歌曲当中出现的很多八分休止符有停顿感,显得非常跳跃而轻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5.学唱A段歌曲,跟琴识谱,自主寻找难点师:我们一起跟琴先放慢速度来学唱旋律,找出需要突破的难点先熟悉曲谱,把A段四个乐句中的弱起和休止符唱准确,放慢速度,划拍学唱突破难点 七度大跳先反复跟琴唱这两个音,先忽略休止,唱成长音,唱稳之后再唱成跳音,反复多次练习,最后再连乐句演唱熟练之后注意两句结尾的强弱变化 第二乐句结尾渐弱 第四乐句先渐强再渐弱设计意图:在学唱中,感受音乐的发展变化,找出难点,反复模唱、跟琴演唱逐步攻克难点6.学唱B段歌曲,感受二声部和声效果1)节奏练习:(2)跟琴演唱高声部旋律(注意强调歌唱的状态) 注意八分休止符,唱得有停顿感,跳跃活泼(3)跟琴演唱低声部旋律(速度可适当放慢)注意低声部的旋律要练习多几遍4)二声部练习先由老师演唱一个声部,学生唱另一个声部,让学生边唱边听老师唱的旋律学生分大组演唱二声部,并轮换进行(看教师的指挥手势进行速度变换)学生分小组合作演唱二声部老师唱一个声部,学生独唱一个声部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调动学生演唱时的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强调唱自己的声部,听他人的声部,体会和声之美。
7.完整演唱歌曲学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并找出演唱时出现的不足设计意图:通过演唱体验,感受音乐的起伏和情感递进; 学生自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8.欣赏电影《苗苗》片段 播放视频,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艺术生命力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电影片段,理解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为最后有感情的演绎做准备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像电影中的“苗苗”老师一样,我也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像小鸟一样快乐成长,能在广阔的天空张开翅膀自由地飞翔!让我们一直再唱起这首《小鸟、小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