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开发PPT课件.ppt

76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4392787
  • 上传时间:2022-03-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1.50K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油气开发与采油Chapter 6 Exploitation and Production 油田开发就是依靠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实验,制定开发方案,对其进行建设和投资详探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油藏空间分布; (2)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3)弄清油气藏的岩石、流体特性; (4)计算二级(未开发储量) 在国外,开发阶段是指油气藏开采以前的那一阶段,即投资阶段 (1)钻井投资(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2)地面建设(通讯、交通、生活、运输) 这阶段没有收入或收入极低任务:(1) 生产性开发实验; (2) 开发方案的制订和调整; (3) 油、气开采; (4) 提高原油采收率开发阶段:从详探结束到油藏废弃整个阶段(中国) 采油作业:属于油气田开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使井中的流体流至地面,具体包括:抽油、气举、维修、增产、测试、注水、油气水分离等 采油工作者的任务:根据具体油田情况,合理选择生产工艺,创造和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生产方法,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和最大采收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世界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但现代采油起源于上个世纪 1857年,加拿大最早获得了工业油流; 1859年,美国用现代化方法钻井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1860年,俄国开采石油; 1857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00吨,1859年为1800万吨,1921年超过1亿吨,1959年突破10亿吨,最高年产量为1979年的31.29亿吨。

      第一节 油气藏分类(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相应的合理开发方式可能不同因此,本节着重介绍油气藏分类(从开发角度) (1)按照其中流体组分及性质可划分为:气藏(Natural Gas R.)、凝析气藏(Condensate R.)、轻质油藏、油藏和重质油藏等 (2)按照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孔隙性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溶洞性油气藏及复合性油气藏 (3) 按照岩性可划分为:砂岩、碳酸岩、 砾岩、变质岩、岩浆岩油气藏等 (4) 按照储层形态可划分为:层状油藏、块状油藏、断块油藏、不规则油藏 (5) 按照油、气、水分布特点划分为:带气顶的油藏、边水油藏、底水油藏等 (6) 按照油气藏渗透性可划分为:高渗油藏、低渗油藏、特低渗油藏 (7) 按照压力系统可划分为:异常高压油藏、异常低压油藏 组合命名法:如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碳酸岩裂缝性底水油气藏等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方式(Driving Pattern) 一、驱动能量 天然能量有:1.油、束缚水、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气的膨胀能;3.气顶气的膨胀能和气顶压头;4.边、底水的膨胀能和边水压头;5.异常压力系统的再压实作用;6.原油本身重力。

      人工补充能量有:1.注水水力压头;2.注入气压头 通常用某种占优的驱动能量来命名“驱动方式”二、驱动类型1.弹性驱动:(原油、束缚水及岩石的弹性 能释放) 无边底水(或不活跃) 产生的地质条件: 无人工注水、注气 无气顶的未饱和油藏 弹性驱动是开发初期的一个较短阶段 地层压力下降快 特点: 气油比不变 采出程度25%地面 2溶解气驱(油中释放的溶解气膨胀) 由于气体的膨胀性比油、岩石和水的膨胀性大很多,此时可以忽略油、岩石和水的膨胀作用 边底水不活跃 产生的地质条件 未注水注气 无气顶或气顶很小 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 压力急剧下降特点 产油量急剧下降 采出程度525%(美国)3.气顶驱(依靠气顶能量)条件 构造完整、倾角大或厚度大 油层kh/大 气顶驱是带气顶油藏的一种衰竭式驱动 压力递减较慢特点 自喷期较长 构造顶部的井生产气油比不断上升 采出程度2040%4.水驱 (边底水或人工注水) (1)刚性水压驱动(边底水静水压头、注入水水力压头) 有充足水源 水层连通性、渗透性好地质条件 构造单一,kh/大 水侵入油藏的速度=采油速度 地层压力稳定特点 生产气油比稳定 边部油井过早水淹 采收率高,有的油藏可达50%以上(2).弹性水压驱动(依靠含水区、油区和岩石的弹性来驱油) 一般无露头、无水源 油层含水区远大于含油区地质条件 虽有供水区,但与油区距离远, 连通性差 边底水活跃,但水侵量不足 生产气油比不变,地层压力下降,但高于 饱和压力Pb特点 采油、采液量不断下降 采出程度2550%典型弹性驱5.重力驱动(原油自身重力作用) 油层倾角大或厚度大地质条件 kh/ 大 其他能量枯竭之后 地层压力下降特点 不产水或少产水 采收率1020%(前苏联) oil重力驱为主第三节 试油及试井一 .试油 油气井完井之后,由于井眼内充满了泥浆,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油气不能自动喷到地面。

      通过人为诱导方法,使油井畅通的过程称为试油替喷法:首先用轻泥浆替出重泥浆,然后 再用水替出轻泥浆抽汲法:经替喷后,将井内液体逐渐抽出, 进一步减少井内压力此外,在强大的抽吸 作用下,可能将侵入井内的泥浆等污物清除, 使油井自喷气举法:经替喷后,若油井仍不能自喷,可 以用压缩机向油管或油套管环空中打入压缩 气体,使井中的液体从油套管环空或油管排 出, 这种方法叫气举法(气顶液法)此方 法比抽汲法效率高混气水排液法(气水法):用混合气水顶替井内泥浆,使井底压力不断下降,达到既有效诱导油流又能保护油气层的目的提捞法:用钢管制成的提捞管一桶一桶地将井内原有液体捞出地面,达到降低井底压力的目的该方法效率低,多用于不能自喷的井 当油气诱喷完毕后,应进行放喷,将井内赃物和水完全喷净二 .试井 它是研究油气层、油气井特性,从而获得油藏参数和确定油井合理产量的手段 1 .稳定试井:通过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更换油嘴),每次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产量、压力、油气比、含水率、出砂量等参数的测试用途:1).确定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 2).确定地层参数(如kh/ 等) 3).进行动态预测 2 .不稳定试井:在井底造成压力改变,并测定这种 压力改变随时间的变化,然后估算 出岩石、流体和井的特性参数。

      用途:1) 确定井底污染情况、地层压力、渗透率、 储量、地层的连通性; 2) 预测油藏动态 不稳定试井类型:DST、压力恢复、压降、干 扰试井等Lg t第四节 油气田的开发 在油气田已探明的前提下,并有可靠的开发储量后,才能进行油气田的开发 从油气田的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生命期结束,大体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油气田的早期评价; 2.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方案的调整; 4.EOR一 .油气田的早期评价主要任务:评价构造、油气水分布、油层及流体物性研究,油田压力系统、驱动类型及采收率预测等为油气田是否全面开发提供依据二.油气田的开发设计及全面开发 油气田已基本探明,有了可靠的开发储量后,即可进行油气田的开发设计1、油气藏描述 目的:获得一系列地质图件,进行储量计算, 为制定开发方案奠定基础 内容:1)储层构造、状况、断层位置; 2)储层的埋藏深度: 3)岩石物性; 4)含油面积; 5)小层分布; 6)储量及产量分布2.开发开采方式选择 天然能量 自喷 能量 人工能量 生产方式 泵抽 气举 地质条件影响因素 工艺特点 经济效益 注热水或蒸汽特殊油田(如稠油)开采方法 火烧油层 矿坑开采 3.划分开发层系为何要划分开发层系? 油田通常是由多油层或油藏组成。

      例如:4.井网布署 5.确定油田合理开发速度; 6.方案优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 各方案的开发指标,并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7.方案实施( 钻井及投产次序、时间、 增产措施、动态监测)三.开发方案调整原因:1)对地下认识不断加深(井数增加) 2)油气水分布发生了变化(投产) 3)可采储量降低(累计采出增加) 4)新技术的出现、经济性变化四.提高采收率(EOR) 通常,油田的注水(或注气)等称为二次采油到了注水或注气后期,井的注采比越来越高,原油产量越来越低,这时的油田采收率依然不高如何将剩下的油采出来就需要依靠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方法有:聚合物驱;微乳液驱;碱驱;气驱;热力驱油等第五节 采油方法Oil Production原油怎样从地层采至地面?有三种方法:自喷采油(Natural Flow) 气举采油(gas Lift)泵抽采油(Pumping)一.自喷采油(一)、概念 原油依靠天然能量喷至地面的采油方法 尽管自喷井井数少,但产量很高(例如:中东 地区油井基本上为自喷井,而我国自喷井小 于20%) 特点: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 产能高、经济效益好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气油比:产气量比产油量方/方)(二)、采油树(Christmas tree)、井口装置1、套管闸门:控制环空(洗井等作业、套压)2、总闸门:控制油气喷出的第一道关口3、生产闸门:控制油气流向出油管线的关口4、清蜡闸门:在最上部 (下规工具或仪表) 65、油嘴:控制和调节油井 产量6、计量站:管理井、资料记录43215(三)、自喷井的四个流动过程 地面回压 四个流动过程的总压降: 井口油压 地层压力减去计量站压力1、地层渗流 井底流压大于饱和压力时 为单相流动 井底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 地层压力 为多相流动 井底流压能量消耗占总压降的1050% 2、垂直管流 井底流压大于饱和压力、井口油压大于饱和 压力时为单相流动/ 井底流压大于饱和压力、井口油压小于饱和 压力时,在某一部位气体开始分离 井底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为多相流动 垂直管流能量消耗占总压降的3080% 流动形态:垂直管中气、液的分布状态1)纯液流:没有气体分离出来2)泡流:液体为连续相,小气泡为分散相3)段塞流:液体为连续相,小气泡为分散相 气体活塞式举液4)环状流:气柱在中心,液流紧贴管壁5)雾状流: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

      滑脱现象 :混气液流动过程中,气体超越液体 的现象滑脱现象增大了能量损失 (1) (2) (3) (4 ) (5) 3、嘴流 一般有井口油压小于饱和压力,往往是多相嘴流 嘴流的能量消耗占总压降的530% 油嘴的作用:(1)控制油井产量 ( 2)保持油井稳定生产 临界流速:流体的流速达到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即声速 临界流动状态:流体达到临界速度时的流动状态 Pt 井口流压(油压) PB地面回压 当 PB = Pt 时,即 PB / Pt = 1 时,Q = 0 a b段: PB / Pt下降 Q 上升 b 点: PB / Pt = 常数 , Q 达最大 b c 段:PB / Pt下降 Q 不变 临界压力比: 达到最大流量时的压力比 根据热力学计算, 气体的 Q a b 临界压力比大都在0.5 左右 当 PB / Pt 2 PB 时 , 可达到临界流动 PB / PtPt PtPB PB / Pt 4、地面管流 为水平管流和倾斜管流 地面管流消耗的能量占总能量损失的510 %四)油井分析 1、井筒内的压力关系 Pwf Pc Pt PB Pwf井底流压 Pc 套压 2、生产分析 Pwf、Pc 、Pt、PB、Q 出油管线被堵 Pwf、Pc 、Pt、PB、Q 、汽油比上升, 油嘴堵塞 Pwf、Pc 、Pt、PB、Q、 油管中结蜡二.气举采油 当油井自喷能力减弱时,向井中注入高 压气体,降低井中油流密度,增加自喷能力 的采油方法。

      优点: 井口、井下设备简单气举不受套管 尺寸限制,生产灵活管理方便,适 用范围广,尤适用于海上采油、深井、 斜井、含腐蚀性 气体或含砂多,不 适宜机械采油的井缺点:地面设备复杂,投资大需要气源有两种方法 连续气举 间歇气举采取何种方法取决于井的生产特征 1、开式装置(管柱不带封隔器), 适用于连续气举 2、半闭式装置(管柱带封隔器),气举装置类型 适用于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 3、闭式装置(管柱带封隔器, 并在油管底部加单流凡尔), 用于间歇气举 1、气举的启动压力与工作压力 当环空中液面下降到管鞋时,压风机达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