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学期限时训练(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9页八年级上学期限时训练(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2024年沈阳市八年级阶段性练习 语文学科 时间90分钟 分数120分 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凛洌(liè) 要塞(sā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ā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椹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 凌波(lín) 隽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______,为民族精神______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______、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______,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A.流芳千古 投入 言之凿凿 支持 B.流芳千古 注入 信誓旦旦 支撑 C.浩气凛然 注入 信誓旦旦 支持 D.浩气凛然 投入 言之凿凿 支撑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山吹,是 一种颜色,纯正的黄这么奇怪,用这样一个词,来表述一种色彩此间的称谓,显然是雅的,雅得脱俗,甚至说出“山吹"这两个字时,要口气清新这份雅致,与众不同风,吹着吹着,就黄了,而且是一片金黄曾想,我______有一只清代山吹色云龙纹盘,平日里______会挑一些颜色可与它搭配之物,比如,在盘中摆放娇嫩无比、色泽鲜红的草莓或樱桃,黃与红的搭配,是绝配,让人看一眼,就因美好的景象而心情舒畅,心情也会不知不觉跟着快慰许多 A.“雅得脱俗““说出”“口气清新"与众不同”都是补充短语 B.“就"而且”“是"分别是副词、连词和动词 C. 在横线处填写的关联词应该是“如果......就......” D.画横线的部分可用成语“赏心悦目"替代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4分)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新闻的“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和“如何”。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二、四、六、八句押韵,通押一个韵一般来说,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连用或相间使用,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同或相对均可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D. 《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 (2)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诫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请从以下三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结合名著中的具体事件说明理由50字左右4分) A.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干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B.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C. 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千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和愉快 5.古诗文默写(7分) (1) __________,良多趣味 (2) __________,清流见底 (3)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 (4)《使至塞上》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5)《三峡》中采用侧面描写体现两岸的山高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4分) 【甲】黄鹤楼(略) 崔颢 【乙】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①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注释]①羽客:古代养生常用语,道士的别称原指燕昭王欲求长生而着羽衣修仙的典故,诗中应指驾鹤的仙人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首诗都是写黄鹤楼的名作,紧扣题目,都写到了传说并展开遐想,情感充沛。
B.甲诗前四句三 “黄鹤”,二 “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崔颢登高远眺, 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 ,鹦鹉洲的芳草 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乙诗尾联写诗人因 不到仙鹤仙人,不免感到许多的怅惘和遗憾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①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悉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②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③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④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2)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释]:]①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②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③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④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解衣欲睡 夕日欲颓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每至晴初霜旦 C.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猛浪若奔 D.独往会心 天下独绝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尝 秋 夜 坐 钓 月 矶 昏 黑 无 往 来 时 闻 风 铎 及 佛 灯 隐 现 林 梢 而 已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10.甲、乙两文作者所写的夜游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16分) 月光下的父亲 ①月亮很大,月光很白我熟练地纵身跃上学校北操场的围墙,然后再熟练地翻身跳下墙这套动作我太熟悉了这个学期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要这样翻墙去学校北门小巷里的网吧,像个武艺高强的侠客一般在游戏里,我的确是个行走江湖的侠客我攒下一套套威风凛凛的装备,打下一座座旌旗猎猎的城寨,在游戏里我飞檐走壁、威风八面,好不快活! ②不过这回,我翻身下墙时似乎踩到了什么东西,那东西还会动,好像是个人!我吓一跳。
定睛一看,竟然是父亲! ③父亲是接到我的后连夜赶来给我送教辅资料钱的 ④其实,我管父亲要钱,不是要买什么教辅资料,而是要充游戏卡今天晚上再不充的话,我之前攒的那些装备、攻下的那些城塞就都白打了 ⑤我叮嘱父亲去县城找个宾馆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家父亲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但他并没有去,而是打算倚靠着学校围墙根儿凑合一晚 ⑥靠坐在一块石头上的父亲看见我,自然也十分吃惊,问我这么晚了出来做什么 ⑦看着歪在墙角的父亲,我已不打算隐瞒,便将骗他送钱充游戏卡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 ⑧说完,我等待着父亲的一顿暴打,但是过了很久,他的手也没有落在我的身上 ⑨父亲一言不发,甚至没有起身,他就直直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可能还无法接受我刚刚所说的一场,无法接受他曾经优秀的儿子已经变成了这副模样 ⑩我不敢抬头,只敢用余光偷偷地瞟父亲这时我才发觉,才四十出头的父亲竟然有了白发,感许是我的错觉但他的两鬓分明在月光下闪着淡淡的银光! 又过了许久,父亲终于开口说话:“儿,你还记得我送你来上学的那天吗?" 我当然记得那一年我初中毕业,考上全县最好的高中,父亲挑着行李兴高采烈地送我去学校报到。
办完入学手续,父亲提议带我去县城的街道上逛一逛走到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时,父亲忽然大方地问我想吃什么我环顾一圈,指了指街对面的北京烤鸭店我其实并不知道北京烤鸭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究竟好不好吃之所以想吃,仅仅是因为“北京”那两个字是的,我想高中毕业后去北京,去上那所全中国最好的学校 父亲当即走到那家北京烤鸭店前,掏出钱摆在桌上,拉拉杂杂,都是些零钱,问老板够不够买一只烤鸭老板摇摇头父亲又问:“半只够不够?"老板再次摇摇头:“不够再说,也没有半只卖的呀!”父亲说:“行行好,就卖半只给我吧!"老板可能是不耐烦,也可能是被父亲执着的神情打动了,竟然真的将一整只烤鸭切了一半卖给我们我掰开烤鸭递给父亲,父亲摆摆手,示意我一个人吃,我就站在店门口一个人吃完了那半只北京烤鸭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正宗的北京烤鸭,但多少年后想来,那的确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吃完烤鸭,父亲与我告别 父亲问我:“你知道那天我是怎么回去的吗?”我摇了摇头 原来,父亲跟我告别后,并没有去坐班车,而是生生走了回去他将兜里所有的钱都掏给了烤鸭店老板,已经没有回家的路费了他走到家时,袜子上已经渗出了鲜红的血。
从县城到我们家有三十多里路,而且多数都是蜿蜒崎岖的山路 我放声大哭,哭声在月夜里传得很远很远父亲赶紧过来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说:“莫哭,莫哭,不碍事的,能改就好儿,要努力呀" 我点了点头,擦干眼泪,刚准备踩那块石头爬上墙,父亲将石头移开,自己蹲了下去,轻声说:“踩我肩膀上去我知道拗不过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地踩上了父亲的肩头 我就这样踩着父亲的肩膀,重新翻回了学校我隔着围墙对父亲说:“爸,去县城找个宾馆!"父亲没有回答我我又说:“爸,你不答应我就不走!”父亲终于沉沉地应了一声父亲后来说,那是他这辈子头一回住宾馆 走在洁白的月光下,我知道,我那些装备和城寨都白费了 高三,这高中的最后一年,我变了个人 那一年高考,我如愿考上了北京那所著名的大学,成了我们村乃至我们乡有史以来头一个考上那所大学的人 所有人都很震惊,说这真是个奇迹 ___ 通读全文,将下列情节补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