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中巴教育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docx
10页打造中巴教育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 郭伟 潘雅摘 要: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里约孔子学院)是里约热内卢市的第一家孔子学院里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担任里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期间,她编写了《精英汉语》《跟我学汉语》等教材,并亲自讲授“中国文化介绍”“中国语言与文化”等课程,其中,“中国文化介绍”课程是目前全球唯一一门用葡萄牙语讲授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为表彰其在中巴文化教育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2014年6月,巴西劳动部授予乔院长五一劳动者勋章,这也是该奖章首次被授予外国人为充分了解里约孔子学院在中巴文化教育交流中的作用,本刊对乔院长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乔院长指出,里约孔子学院是中巴文化教育交流的产物,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开设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改进,并积极在巴西开展一系列教育援助活动,深化了中巴之间的友谊;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里约孔子学院应明确自身责任,更好地发挥中巴合作交流的桥梁作用Key:里约孔子学院;教育援助;合作交流;教育国际化一、里约孔子学院是中巴教育交流的产物《世界教育信息》: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里约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
乔建珍:里约孔子学院由中国国家汉办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签约成立,中方合作院校是河北大学,于2011年8月31日正式揭牌运营成立以来,里约孔子学院开设了一系列汉语课程,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2012年,里约孔子学院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文化周活动,开设了“功夫班”,举办了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巴关系等主题的讲座,在里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里约孔子学院的“汉语”及用葡语讲授的“中国文化介绍”两门课程进入了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的学分制体系2013年6月,里约孔子学院和里约州政府在州长宫签署了合作协议,将“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纳入里约州立职业学校的正式课程体系,这在巴西历史上尚属首次2013年7月,里约孔子学院参加了由州政府组织的“艺术周”活动,其中,剪纸、折纸等中国文化活动引起了中学师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2013年7月,里约孔子学院组织了首届“里约孔子学院夏令营”活动,20位来自巴西3个州的4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学生度过了为期两周的中国文化体验之旅2013年10月,里约孔子学院组织了巴西第一支教育工作者访华团,该访华团以里约州教育厅厅长和一位联邦议员为领队,共10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河北省高校、中小学、双语学校,河北省教育厅,国家汉办,巴西驻华使馆等参观交流活动。
2014年9月,里约孔子学院和州政府合作的双语学校大楼正式举行揭牌仪式2014年11月,我本人接受巴西影响最大的媒体——《环球报》(O GLOBO) 专访,专访内容以“汉语将成为巴西第二语言”为题,该报道在巴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014年11月,里约孔子学院在圣灵州联邦大学举办了首次中国文化周活动,这是充分落实2014年7月主席访问巴西时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在巴西联邦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协议的前奏,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14年12月,在厦门举办的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巴西里约孔子学院获得“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是当年拉美地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孔子学院2015年2月,巴西首所葡中双语学校正式进入运行阶段这标志着中巴文化教育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里约孔子学院发展硕果累累《世界教育信息》:请您谈谈里约孔子学院的最新发展动态乔建珍:2015年,里约孔子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开设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教学点由原来位于里约市的2个扩大到了分布在3个州的6个除继续为其所在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国际交换生开设学分制课程——“汉语”“中国文化介绍”,及为里约州立职业学校开设的“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外,里约孔子学院在另外两个州——圣灵州和戈伊亚斯州开设了新的教学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巴西民众对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
圣灵州联邦大学教学点的开办是充分落实中国国家汉办和巴西教育部于2014年7月签署的在巴西圣灵州联邦大学开办汉语教学首个教学点的举措对此,新华社、国家汉办主页以“学中文为认识世界打开新窗口”为题进行了报道戈伊亚斯州阿纳波利斯私立大学的汉语教学点也已经开始正常授课,该州政府和当地市政府极为重视这也是他们自20世纪90年代和河北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第一次将汉语纳入学校课程汉语课程的引入让他们颇为自豪2015年,里约孔子学院新到任6位志愿者志愿者不熟悉当地语言,而巴西人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为此,我们积极协调了各开设汉语课程的大学,免费为新来的志愿者提供葡语课程,以帮助其尽早突破语言关,尽快投入工作另外,针对志愿者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每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老志愿者带新志愿者等,还通过视频备课将总部和其他州教学点的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切磋,共同备课,畅谈经验教训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得学生好评同时,按照这学期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志愿者人数,我们设置了志愿者行政岗位,让教学任务相对较少的志愿者担任行政工作,并根据每个志愿者的特长将教学以外的工作责任到人。
此举充分调动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是他们在国内不会拥有的经历,深受志愿者教师欢迎《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介绍一下里约孔子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乔建珍:里约孔子学院自建立以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第一,我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全部被纳入学分制选课系统第二,课程设置不断完善,课程门类不断增加除了普通汉语课程外,我们还开设了“商务汉语”“书法与国画”等课程第三,办学规模稳步提高,学生来源多样,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并得到大量巴西网民的支持第四,在巴西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国内外媒体曾对里约孔子学院的工作进行过多次报道,其中不乏《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美洲版)》等国家级媒体,以及巴西的《南美侨报》及最有影响力媒体——《环球报》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里约孔子学院毕竟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有以下几点有待提高第一,加强与国内院校合作,提高里约孔子学院教师及志愿者教师的巴西葡语水平因为巴西的英语普及率很低,如果教师不通晓当地语言,很难进行正常教学争取使志愿者教师在派出前就在国内接受基本的葡语培训;到岗后,需进一步接受语言培训,尽快适应岗位对语言的要求,开展较高质量的教学。
第二,努力编写本土化教材目前,巴西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除了《精英汉语》是针对巴西学生编写的以外,其他教材的内容大多落后于时代发展,不适合巴西国情里约孔子学院要立足于研究型大学及学校现有的强大的葡语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努力开发适合巴西学生的汉语教材第三,努力进行本土化管理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学院应将管理进一步本土化,尽量体现合作办学的最大优势,提高里约孔子学院的工作效率第四,进一步和巴西各级政府合作,扩大里约孔子学院的影响三、里约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援助活动《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介绍一下里约孔子学院开展了哪些教育援助活动?乔建珍:第一,面向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的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开设免费课程2012年,我们和学校人力资源部合作,开设了专门针对全校教职员工的“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学员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这个班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使孔子学院与学校各个院系及不同行政部门建立了紧密联系,为孔子学院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便利第二,2013年开始和里约州政府合作开设汉语教学实验课程,将汉语教育免费引进里约州立职业学校巴西的就业率较低,此举也为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增添了砝码,颇受师生欢迎第三,2014年4月,我们在里约北部的贫民窟区学校举办了一次大型文化活动,其中包括孔子学院介绍、“迷你”汉语课、太极拳表演、葫芦丝表演,使里约贫民窟区的孩子首次在自己的学校里接触了中国文化。
第四,2013年7月,应里约州教育厅邀请,我们举办了第二届艺术周活动,将剪纸、折纸、中国音乐带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第五,2014年9月开始,为里约圣灵州联邦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师生开设单独课程,满足他们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方便他们未来来华开展汉语研究第六,认真落实2014年7月中国国家汉办与巴西教育部签署的有关协议,并和巴西教育部一起,将汉语纳入巴西的“语言无国界”项目,服务于“科学无国界”项目的来华留学的巴西学生,协助巴西教育部、巴西科技部、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的项目推动《世界教育信息》:由里约孔子学院主导的巴西中葡双语教学学校已经开始招生了,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乔建珍:里约州政府极为重视此项目,学校的校址选在了有着160年历史的原葡萄牙皇室公主的行宫,该行宫为州保护建筑,建筑的翻新施工等共耗资800多万美元学校教学区的建筑面积有1018.4平方米,设施齐全,包括教室、图书室、实验室、体操室、音乐室、礼堂、游泳池、食堂等我们完全按照巴西教育体系高中阶段的要求将该双语学校定位成“全日制双语学校”,并将汉语课程的开设按不同阶段、不同目的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比如,为将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开设3年制的“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为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高三学生开设“商务汉语”课程。
同时,课程设计中增加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和汉语口语水平考试(HSKK)的内容,服务于有志在毕业后来华留学的学生我们还专门按照实际就业情况,针对毕业后欲在中资公司、巴西公司及与商业有关领域工作的学生,设计了商务汉语考试(BCT)培训,充分体现巴西教育为就业服务的理念同时,在3年的高中课程中设置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毽球、棋类、跳绳等)、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笛子等)音乐、书法、国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是巴西近期的教育改革重点《世界教育信息》:近期,巴西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请您就里约州的具体情况谈一谈巴西的教育改革乔建珍:巴西在教育发展上不均衡,并且强调精英教育进入新世纪后,巴西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家长送孩子上学,并将之写入法律受教育的人数虽然逐年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未能实现让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的目标相比而言,大学入学率更低,大学生的毕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当地大部分黑人、印第安人一直以来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传统,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因此,巴西虽然在教育方面投入很高,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公立学校也全部免费,但中小学阶段公立学校的条件极差,教育质量也不高。
由此导致巴西中小学阶段私立学校质量较好,不过大学阶段公立学校质量较好为解决大学阶段录取比例中的民族分配问题,巴西政府应规定将大学录取的部分配额给黑人和印第安人2011年,巴西开始实施“科学无国界”项目根据该计划,2011年至2014年巴西共公派7.5万名学生,企业赞助2.6万名学生,其中分配给美国1.8万个名额,中国5000个名额 此举旨在大力促进巴西高等教育的发展,解决巴西一直以来面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问题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严重制约巴西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里约州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努力促进学生就业,降低该州青少年的犯罪比例从2012年起,州政府和企业与各国的使领馆、语言推广机构合作,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预计在该州建立全日制学校(巴西的学校一般都是半日制)若干所,这些学校全部为新建学校,所有学校都有合作伙伴帮助解决其师资、课程、就业等问题这一项目实施以来颇受好评,目前已有27所学校在此框架下建立起来五、孔子学院应担起文化交流的重任,支持巴西教育国际化发展《世界教育信息》:巴西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有何进展? 乔建珍:巴西有一系列政府支持的组织和国际化会议及各类奖学金项目来推动巴西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巴西大学科英布拉集团会议到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