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9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七下·高明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为了防止灾害性事故的不发生,我市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把“不”删去)B .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C . 今年秋季中小学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超30%以上删去“以上”)D . 文化+科技加速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文化的腾飞插上了强大翅膀加速”改为“加快”)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 (2017·毕节) 诗文填空(1) 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李商隐《无题》)(2) 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3) 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4) ________,不戚戚于富贵陶潜《五柳先生传》)(5) 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6)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思家却难归家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7) 《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急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6·龙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世间万物,各有千秋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惋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姣洁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我们不必感慨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风景这边独好 (1)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感慨汹涌澎湃(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4. (3分) (2017八上·腾冲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请简要分析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在全诗中的作用 (2)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请你自选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5.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注)①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次定州 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3) (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4) (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20分) (2013·厦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关于读书与治学,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作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②第一,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是自己的呢?”③第二,写信人和收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那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写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收信人的角色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⑤有一位老学究走夜路,碰到死去的一个朋友,于是一人一鬼,结伴同行走到半路,有一间破屋子,鬼朋友说:“住在屋子里的人,是个大学者。
老学究很好奇,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鬼朋友回答说:“凡人白天忙于生计,性灵汩没惟睡时心神明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灿如锦绣……此屋上光芒高七八尺,因此可知老学究听了,更加好奇,又问:“老夫读了一辈子书了,你帮我看看,我睡觉时,屋顶上的光芒有多高呢?”鬼朋友迟疑了好一阵子,才【a】地说:“昨天,我经过老兄的私塾,老兄正在睡觉说实话,我只看见屋顶上直冒黑烟,恍若乌云笼罩,没有半点光芒老学究听了,【b】,气鼓鼓地把鬼朋友赶走了⑥如此看来,书本上的知识,若能化为己有,灵活运用,自然光芒四射,神采非凡;如果人云亦云,毫无己见,张口闭口,无非【c】,那就只有冒黑烟的份儿⑦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加思考地读书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书呆子学究与思想家的区别,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冒黑烟”与“吐光芒”的区别⑧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d】,唯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会给人带来光明与希望有删改)(1) 结合文意,判断文中a、b、c、d四处应填入的成语分别是( )A . 恼羞成怒、吞吞吐吐、陈词滥调、乌烟瘴气 B . 陈词滥调、乌烟瘴气、恼羞成怒、吞吞吐吐 C . 吞吞吐吐、恼羞成怒、陈词滥调、乌烟瘴气 D . 吞吞吐吐、乌烟瘴气、恼羞成怒、陈词滥调 (2) 阅读全文,完成小题。
①文中的比喻幽默精妙,写信人喻指________,收信人喻指________②《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和章太炎强调读书治学要独立思考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3) 请简要概括文中引用的《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并说说这一论据的作用4) 以下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个更适合作为此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理由A.读书的利息 B.“冒黑烟”与“吐光芒”7.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景,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①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②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③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④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1) 上文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A . 俯 攀 缩 斜 B . 弯 抓 缩 倾 C . 探 攀 缩 倾 D . 俯 攀 蹬 侧 (2) 画线句①属于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画线句②属于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画线句③中“一股脑儿”意为 ,表现了: 。
3) 画线句④中心里感到“轻松”的原因是: 4) 课文两次写道“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衣着,试简要分析其原因5)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这时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简要分析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5分)8. (4分) 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9. (1分) (2014·宿迁) 填空①在《狗•猫•鼠》中,“我”最初仇猫的原因是________;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________②《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________和________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①________(清幽平淡 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②________(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1) 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清幽平淡 取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