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7205940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8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一、分析教材,把握目标 1、教材简析 《米的熟悉》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一年级上册“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熟悉,并会直观比拟一些物体的长短,这一节课就是在此根底上,利用学生对厘米的已有熟悉并能用学生尺量一些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观看、操作、沟通等活动,明确1米的实际长度,发觉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的过程中,不断体验,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问与技能: (1)熟悉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观看、操作力量 过程与方法: 经受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建立米的长度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受学问的制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加深对已有数学学问的理解 重点:熟悉米 难点:形成米的`长度表象。

      二、慎选教法,重视学法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这节课采纳“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展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争论,得到自己的思索途径和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自由操作学具,在自然的情境中亲身体会长度单位的产生亲身经受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探究的胜利、学习的欢乐依据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在扶着学生熟悉1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观看、争论熟悉2米、3米、4米等更多的米,并建立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帮忙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组成的复名数表达测量的结果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表达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既教学问、又教方法 三、优化流程,突出主体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学本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究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经常省略了产生进展的过程,以特别概括、严谨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熟悉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力量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困难因此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在设计引出长度单位米时,从生活实际引入:假如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便利? 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都取材于生活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好玩,使数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其次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和8厘米比长短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当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

      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查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熟悉米 (三)练习稳固,实践运用 能不能在简洁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晰和坚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局部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根底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相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假如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稳固 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四)课堂小结,升华熟悉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忙?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稳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念,鼓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学问 四、久经磨课,追求卓越 教学的胜利在于能够发觉并制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节我长期在低年级进展数学教学工作,对文本还是熟识的,但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还要下细功夫。

      努力做到: 1、研读教本把握内容核心,校准施教目标 2、以学定教反复比对教案,按班实施规划 3、情趣高效设计多种活动,鼓舞人人参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保持一种乐观、活泼、兴奋的状态,始终注意让学生经受探究与发觉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制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意让学生参加到学问的发觉和形成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始终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2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熟悉角,会推断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熟悉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居子,你们情愿去吗? 生:情愿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分别出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刚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熟悉它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熟悉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乐观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舞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识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让学生从观看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受数学学问由详细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学问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认真观看角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觉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沟通、梳理盲点 熟悉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动身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边 顶点 (尖尖的)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很多小学问,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情愿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情愿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再画() 留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纳先“放”再“扶”的方法,既进展了学生自我学习力量,又激发了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竞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教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方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议商议,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相反,你还有什么方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教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渐渐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局部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辩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详细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加了熟悉效果,可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忙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推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居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观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熟悉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202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阅历和实际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把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