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年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6(1).docx
9页统编版)2022年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6(1)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都江堰: 1.时间、人物: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 2.作用(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二、灵渠: 1. 开凿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统一岭南,派大军南征.但湖南和广西交界处的道路崎岖,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连,这给行军运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运输问题,秦始皇命令史禄在湘江上源和 漓江上源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这就是灵渠. 2.作用: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发展南北路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当然,今天灵渠的主要功能已转为农田灌溉.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目的) 2.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在位皇帝:隋炀帝 6.四段和五河: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四、启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造福了古代人民,它们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造福两岸人民 今天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隋朝大运河与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是有所区别的,因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而今天的大运河已经离洛阳很远了,今天的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的原来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原来是不经过山东省的,现在就经过了,再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 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朝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 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 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都江堰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都江堰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会通河 C.灵渠 D.江南河 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型,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点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是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类型二、隋朝大运河 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答案选择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也就是路线的掌握情况,是基础题需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封建统治B.加重了人民负担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战国时期,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得益于 ( ) A.都江堰的兴修 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勇敢 D.地理位置优越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2.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大运河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 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据题意和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通南北水路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4.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5.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的“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献帝 D.隋炀帝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开凿时在位的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