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ppt
22页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解读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解读20132013年糖尿病中国指南解读系列年糖尿病中国指南解读系列年糖尿病中国指南解读系列年糖尿病中国指南解读系列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而增加GLP-1浓度并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变化不大。
因此,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逐渐增大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及口服药和注射降糖药(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一)二甲双胍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2.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HbA1c下降1.0%~1.5%,并可减轻体重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二甲双胍的疗效与体重无关UKPDS研究结果证明,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在我国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针对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对再发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的治疗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显著下降相关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加量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二甲双胍的疗效不受体重的影响。
双胍类药物与乳酸性酸中毒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尚不确定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μmol/L(1.5mg/dl),女性>123.8μmol/L(1.4mg/dl)或GFR<45ml/min]、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二)磺脲类药物1.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2.临床试验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1.0%~1.5%,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前瞻性、随机分组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磺脲类药物的使用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下降相关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每天只需服用1次的磺脲类药物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消渴丸的降糖效果与格列本脲相当与格列本脲相比,消渴丸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低,改善糖尿病相关中医症候效果明显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三)TZDs1.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TZDs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临床试验显示,TZDs可使HbA1c下降1.0%~1.5%2.TZDs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3.体重增加和水肿是TZDs的常见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4.TZDs的使用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畅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可可能能原原因因TZD的不良反应的不良反应——水钠潴留水钠潴留•水肿患者慎用水肿患者慎用•心衰心衰NYHA分级分级ⅠⅠ和和ⅡⅡ级密切监测级密切监测•有心衰危险的患者密切监测有心衰危险的患者密切监测•心功能心功能NYHAⅢⅢ、、ⅣⅣ级心衰禁用级心衰禁用2•心衰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慎用心衰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慎用3水钠潴留水钠潴留水肿和体重增加水肿和体重增加加重心衰风险加重心衰风险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能加重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能加重水钠潴留!水钠潴留!血管扩张血管扩张机制不明机制不明直接血管活性效应直接血管活性效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激活肾小管的醛固酮敏感激活肾小管的醛固酮敏感性钠运转通道性钠运转通道 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四)格列奈类药物1.为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2.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可将HbA1c降低0.5%~1.5%3.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对在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在降低HbA1c方面瑞格列奈优于安慰剂及磺脲类药物,与α-糖苷酶抑制剂、那格列奈、二甲双胍、TZDs相当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4.对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在降低HbA1c方面那格列奈的效果优于α-糖苷酶抑制剂,与磺脲类药物相当,与瑞格列奈和米格列奈相当5.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较单用瑞格列奈可更显著地降低HbA1c,但低血糖的风险显著增加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五)α-糖苷酶抑制剂1.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2.国内上市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使HbA1c降低0.50%,并能使体重下降。
在中国人2型糖尿病人群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服用300mg阿卡波糖的降糖疗效与每天服用1500mg二甲双胍的疗效相当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3.α-糖苷酶抑制剂可与双胍类、磺脲类、TZDs或胰岛素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并可减少餐前反应性低血糖的风险;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无需调整服药的剂量和次数,亦不增加低血糖发生,且耐受性良好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六)DPP-4抑制剂1.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2.目前在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3.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西格列汀可降低HbA1c0.70%~0.90%,沙格列汀可降低HbA1c0.40%~0.50%,维格列汀可降低HbA1c0.50%,在对比研究中维格列汀与阿卡波糖的降低HbA1c的作用相似,利格列汀可降低HbA1c0.68%,阿格列汀可降低HbA1c0.57%~0.68%。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DPP-4抑制剂降低HbA1c程度与基线HbA1c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即基线HbA1c水平高的降得多一些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4.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DPP-4抑制剂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或增加沙格列汀、阿格列汀不增加心血管病变、胰腺炎及胰腺癌发生的风险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应注意按照药物说明书来减少药物剂量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时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需要知道什么是需要知道什么是C C肽释放试验肽释放试验• C C肽是胰岛肽是胰岛β 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和一个分子的C C肽肽,因此在理论上,因此在理论上C C肽和胰岛素是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 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但C 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故测定C C肽水平更能反应肽水平更能反应β 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功能 • 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对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β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既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糖尿病诊疗项目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