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发展与展望.docx
12页城市综合管廊发展与展望 摘要:从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入手,针对综合管廊的特点,从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化、运营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运营城市综合管廊属于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其管线维护便利、智能化管理、节约用地、抗震防灾等优点,符合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然而,综合管廊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 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1. 综合管廊的起源和在国外发展1.1 起源综合管廊起源于法国1832年霍乱席卷巴黎,近2万人死亡巴黎市政府检讨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为城市中的不洁卫生条件,饮用水被污染,于是开始考虑建设更卫生更科学的城市卫生系统和市政设施1833年,巴黎市政府着手规划地下管线系统,将给水管道、中水管道、电力电缆、交通信号电缆以及压缩空气管五种管线路集中敷设在同一条地下管沟内,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的雏形随后,英国(1861年)、德国(1890年)等也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到20世纪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匈牙利等国也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发源地在欧洲,欧洲刚刚经过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以乡村的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城市的扩张,民众对于市政设施的改善要求,是综合管廊起源的社会背景和必要条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巨大提升和整个社会创造与进取的精神,也使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可能1.2 发展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巨大,基本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推广其中,在人多地少的日本发展最迅速综合管廊在日本被称为“共同沟”建设起步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东京都的复兴事业,当时,作为灾后城市重建内容之一,东京都在九段坂、淀町、八重洲三处,进行了共同沟的试点建设1963年,日本颁布了“共同沟法”,解决了一些共同沟建设中的资金分摊、建设技术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共同沟随之在日本得到了规模化的建设和发展日本逐渐成为当时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共同沟的建设在发展期以东京、大阪等人口密度高、交通状况复杂的大城市为主,日本共同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要在21世纪初,在县政府所在地和地方中心城市等80个城市干线道路下建设约1100km的共同沟东京临海副都心历时7年、耗资3500亿日元建成总长度16公里的共同沟,这条共同沟位于地下10米、宽19.2米、高5.2米,把上水管、中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电力缆、通信电缆、通信光缆、空调冷热管、垃圾收集管等九种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科学、合理地分布其中。
而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东京,已提出了利用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地下50m),建设规模更大的干线共同沟网络体系的设想,同时涉及这一设想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已初步得到了解决,反映出日本共同沟建设的趋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 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发展2.1 雏形建国初期,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资金缺乏,仅在个别位置尝试进行了综合管廊建设我国第一条综合管廊,是1958 年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建设的,目的是避免日后敷设市政管线需开挖广场管廊断面为长方形,宽3.5 – 5.0m ,高2.3 一3.0m ,埋深7.0 一8.0m ,用于收容市政给排水和电力电缆等管线2.2 探索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市政设施规划、设计等从业人员走出国门,向发达国家学习,部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开始局部试点建设综合管廊1994年,上海开始建设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张杨路综合管廊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南北两侧人行道下西起浦东南路,东翌金桥路全长11.125km,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综合舱和燃气舱两部分组成综合舱中央敷设给水管道,电力和通信电缆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支架上;燃气舱为单独一孔室内敷设燃气管道。
综合管廊里还配有各种安全配套设施,有排水、通风、照明、通信广播、闭路电视监视、火灾检测报警、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氧气检测、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等系统这是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并已投入运营的现代化综合管廊2003年,广州在广州大学城建设了全长17.4公里的综合管廊,断面为7米x2.8米,主要布置供电、供水、供冷、电讯、有线电视5种管线,预留部分管孔以备发展所需2010年,珠海横琴新区开工建设综合管廊33.4km(其中一舱式综合管廊7.6km,两舱式综合管廊19.2km,三舱式综合管廊6.6km),纳入了电力、通讯、给水、中水、供冷、垃圾真空管等6种管线,电力管廊10km全岛综合管廊布置成“日”字型,服务范围覆盖全岛,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管廊系统工程此外,天津、厦门、深圳等多个城市都进行了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但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2.3 大规模建设2013年,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我国拉开了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的帷幕,其本质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在政策层面,2013年9 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
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应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开发建设”2014年6 月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任务“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做好试点工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就总体要求、统筹规划、有序建设、严格管理、支持政策五个层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全国共有25个城市被选为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5年10个(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2016年15个(郑州、广州、石家庄、四平、青岛、威海、杭州、保山、南宁、银川、平潭、景德镇、成都、合肥、海东)中央财政对以上试点城市的管廊建设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国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2015年6月修订实施,对综合管廊的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综合管廊的施工借鉴市政项目和建筑地下室项目,技术较为成熟。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响应国家要求开始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其中厦门市成绩最为亮眼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绩效评价中,厦门市连续两年位居试点城市第一位厦门市在国内率先大规模采用预制法进行综合管廊施工;率先试点排水管和燃气管入廊;率先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率先将弱电管线融入地铁现有断面空间;率先试行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率先出台管廊技术规范;形成了“规划有统筹、建设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资金有来源、运营有保障”的“厦门模式”目前,厦门已建成湖边水库、集美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等片区综合管廊,投入运营的干线、支线综合管廊43.8公里截至2018年4月,全国综合管廊在建里程已超过7800公里截至2018 年底,第一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基本完成管廊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第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基本完成主体施工,已经全面进入管线入廊工作2.4 科学发展通过几年大规模建设,中国的综合管廊规模一跃成为世界之首,然而截止2018年底,真正在管线入廊并保持良好运维状态的不到1000 公里部分盲目建设的管廊项目,暴露出规划不严谨、规范支撑不足、设计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落实规划并成功运营的案例不多。
从2018年起,中国的管廊建设开始放慢脚步,从业人员增加了更多理性思考,反思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3. 综合管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纵观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断面形式和尺寸随施工技术进步不断丰富,科技发展带来的监控、通讯技术不断提高,但城市综合管廊的特点基本不变,对比传统直埋市政管线,主要有以下特点:城市综合管廊的体量大、投资高、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城市经济、人口、用地、地下空间、入廊管线、地质、气象、水文等因素正因如此,综合管廊遇到的困难也较直埋市政管线多,主要有以下几点:3.1 综合管廊投资高,但相关法律法规和费用分摊标准不健全以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为例,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管理,其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避免开挖道路、节约用地,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得到广泛好评但是由于缺少相关收费机制和管线入廊的强制规定,在管廊投运的头3-4年里,入廊管线单位对缴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有抵触,经过长达几年的艰难沟通协调,甚至诉诸法院裁决,才最终理顺关系在运营收费方面,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与各管线单位签订管理公约和租用合同,据了解,2018年,这条综合管廊每年日常维护费收费约200万元,其中的100万元用于物业公司日常维护、管理的人工费用,另外100万元用于交纳电费、排污费等各类费用,基本实现了“运营管理收支平衡”。
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维护成本及人工费用增加日常维护费将不足,至于建设成本(3-4亿元)的收回则遥遥无期参考国外经验,经过近200年发展历程,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配套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西欧国家在管廊规划、施工、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如德国、英国相关法律明确,因管线维护更新而开挖道路的必须具备审批手续,并且每次开挖不得超过30米而我国综合管廊起步较晚,前几年发展过快,但相关法律法规和费用分摊标准尚不健全,导致的后果,一是社会资本对投融资的风险心存怀疑,投融资困难;二是不少管廊建成后,运营和收费困难,而这又加大了投融资的难度3.2 综合管廊规划未与其它规划结合,形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编制综合管廊规划,应兼顾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图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体协调下,结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城市防洪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规划互相协调,各专项规划不仅统一在一个总体框架下,而且互为支撑,形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但部分城市缺乏部分规划,还有部分城市没有将各规划结合统一,造成了城市综合管廊规划不尽科学合理,可实施性不高。
3.3 需有更精细的标准规定和图集指导虽然2015年颁布了国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但只是规定了框架性的主要原则要求,实际各系统的具体要求有待细化而对设计施工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标准图集只出台了结构岩土专业相关的几本由于综合管廊对于国内大部分设计单位来说是新型项目,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水平也有待提高,又缺乏详细的规范和图集指导,往往是参考个别案例来设计,依葫芦画瓢,考虑不周到全面3.4 运营管理需依托科技创新,并培养更多专业人员我国的综合管廊基本都是最近几年建成的,刚刚开始步入运营管理期,而以前建好的项目极少,且当时的技术力量有限,自动化水平不高,缺少在运营管理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于外部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准备不足综合管廊的管理平台应该是各系统统一通过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对所辖范围内多条综合管廊监控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并与各管线权属部门互通但由于各管廊项目由不同的主体建设,管廊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平台,从市到区,到各管廊,管理平台不统一,与各管线权属。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