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期末复习要点及答案.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939983
  • 上传时间:2018-04-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0.2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复习题第 1 页(共 16 页)文言文复习题第 2 页(共 16 页)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答――――题――――线――――――――――――――――――――――《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从小丘 西.(向西走;往西走)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 乐.(以,, 为乐)之.(代,这个地方)伐.(砍伐)竹取.(开避)道,下 见.(同“现”出现)小潭,水 尤.(格外)清冽.(清澈)全石以.(介,用)为.(动,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连,相当于而)出, 为.(动,成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参差不齐)披拂潭中鱼 可.(大约)百许.(来)头,皆若 空.(在空中游动)游无所 依.(依托),日光下 澈.(穿透),影布石上 佁.(愣住的样子)然不动, 俶尔..(忽然)远逝,往来 翕忽..(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游乐, 逗乐)潭西南 而.(连,连接状语与谓语)望,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折蛇.(像蛇爬行那样)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相互交错),不 可.(能够)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围绕)合,寂寥无人,凄.(使,, 凄凉)神寒.(使,, 寒冷)骨, 悄怆..(寂 静的使人感到忧伤)幽邃..(幽深极了)以.(介,因为)其.(代,这里,小石潭)境过 清.(凄清,冷清),不可.(能够)久居.(停留),乃.(于是)记 之.(代,这里的情况)而.(连,连接两个动词)去.(离开)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随从,跟随)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二、填空:1、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记”是一种文体, 可记叙描写 , 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2、用原文句子填空“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隔篁竹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_”埋下伏笔;文中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 ;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篁.(huáng)竹佩.(pai )环.(huá n)佁.(yí)然俶.(chù)尔参.(cē n)差.(cī)翕.(xī)忽斗.(dǒ u)折悄.(qiǎ o)怆.(chuà ng)差.(cī)互.(hù)寂寥.(li á o)四、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鱼儿)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于是就记录下这里的景致后离去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五、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的?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六、理解短文文,回答问题: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答: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答: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4、根据短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答: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文言文复习题第 3 页(共 16 页)文言文复习题第 4 页(共 16 页)―――――――――――――――――――――― 密―――― 封―――― 线―――――――――――――――――――――――――――――――――――――――――――― 答―――― 题―――― 线――――――――――――――――――――――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7、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孤独忧伤(凄凉)8、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斗折” 、 “蛇行” 、 “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不可知其源,又给人增添了神秘感9、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10、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1、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 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1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答: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 2 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答: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1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悲(由乐到悲 ) ,寓情于景 ( 或情景交融 )15、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答: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16、文中那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答: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7、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1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 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①潭中/ 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 / 可百许头)②其岸势 / 犬牙差互《岳阳楼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即第一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可视为本文的小序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其中第二段简要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并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削去繁枝乱叶;第三、四两段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实际上可视为举例说明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从写法上讲,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衬,有如双峰对峙第三部分“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1、写迁客骚人“悲” 、 “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 “进” “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文言文复习题第 5 页(共 16 页)文言文复习题第 6 页(共 16 页)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答――――题――――线――――――――――――――――――――――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