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
6页《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商丘市夏邑县歧河一中 张自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邱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2).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巩固对上一单元所学的说明方法的掌握 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不仅能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更能合理地使用说明顺序,使文章引人入胜3). 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祖国灿烂的园林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2).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阅读教学法、“圈点法”(3).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二、作者简介及题解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同时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课文正是用了4个自然段对这4个特点进行描述的3.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明确:这里,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可见,全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所写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对全文进行结构划分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总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分大处:(1)亭台轩榭的布局美2)假山池沼的配合美3)花草树木的映衬美4)花墙廊子的层次美细处:(1)讲究每个角落的图画美2)门窗的图案美3)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总4、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简作分析明确:“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四、以优美的古典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并体会语句丰富的内涵,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学生展示,师适时点拨:第四节(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说明了艺术不是模仿一山一水,而是模拟真山的特征把山水融汇胸中,构成一个艺术的形象,体现一定的趣味,使观赏者沉浸其间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明确: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3)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理解这句话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4)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一个“活”字,突出池沼特点。
突出池沼的自然之趣,只有“活水”才能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才能有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才能看到“鱼戏莲叶间” 的美丽图画第五节(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紧扣“注意图画美”2)“栽”“蔓延着”“给补上”,紧扣“注意图画美”一个“补”字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善于注意图画美,使单调化变为多彩第六节(1)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2)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明确: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除了这四个方面之外,文章又用了7、8、9三个小节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讲究每个角落的图画美;讲究门窗的图案美;讲究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照应了开头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体会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五、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1)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2)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3)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4)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5)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6)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7)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六、以第5段为例分析文章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第l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3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相映成趣的情态,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是议论,阐明了这样栽种的理由及艺术效果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第5句描写了几个园里古老的藤蔓,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再举出课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进行分析如第l段中的议论、第7段中的描写等,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七、小结: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八、拓展练习:“图画”两字,贯穿全篇,从图画始,到图画终,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画”字成了连接段与段和过渡的桥梁,不但省略了许多笔墨,还紧扣了中心,使段落连接紧密请你再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文中有关图画的词语、句子,读一读,体会其表达的作用。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二提“图画”3.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引用游览者的话来证实作者的评价,三提“图画” 4.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图案画”“美术画”,从图画的角度来说明布局特点,四提“图画”]5.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照应总说,五提“图画”]6.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六提“图画”]7.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七提“图画”]8.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八提“图画”]9.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 就是苏州林要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九提“图画”]10.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十提“图画”,照应上文]附: 板书:苏州园林标本局布配 合映衬层次美美美美美图画图案美色彩美详写细写大处略总分 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