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临床观察_3083.doc
4页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在 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炎琥宁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39℃ 24例;腹泻10次/天 28例对照组62例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0.44±4.16个月,病 程1.24±0.38天发热(腋下)37.5℃~39℃ 37例,>39℃ 25例;腹泻10次/天 2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发热、腹泻及脱水程度)比 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 1,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包括蒙脱石散口服和无乳糖饮食 )、支持(金双歧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重庆药友 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mg/kg·d- 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观察体温、 腹泻次数等变化情况1.3 疗效评定标准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3]。
显效:治疗72h内 粪便性质及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72h大便性质及次数明 显好转;无效:72h大便性质及次数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2 结果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在退热天数和腹泻停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见表1表1 两组退热时间和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略)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1),见表2表2两组疗效比较(略)2.3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3 讨论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主要死亡原 因之一,是我国作为“四病(腹泻、肺炎、佝偻病、贫血)”监测之一在 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40%~50%[4,5]RVE是轮状病 毒通过对小肠粘膜的侵犯,使细胞变性、坏死,其微绒毛浊肿、不整、变 短而导致肠上皮细胞大量破坏,肠蠕动加快,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运转障 碍,同时使双糖酶活性降低及钠运转功能减弱,糖类消化不完全,葡萄糖 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腹泻[6]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大多采取 支持对症治疗注射用炎琥宁属纯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 钠盐。
穿心莲内酯作为清热解毒中草药穿心莲的提取物[7],药理实验 证实,炎琥宁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 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加强了体液免疫力促进CD4/CD8水平变化, 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在解热作用方面是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降 低体温抑制PG的合成,使热敏神经的敏感性恢复,体温调定点下移,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在抗病毒作用方面是可抑制肌苷酸-5- 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进而抑制病毒RNA/DNA的合成炎琥宁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比较多,治疗病毒性肠炎较少为了探讨 其治疗婴幼儿RVE疗效是否确切,本观察组经采用炎琥宁治疗,结果显示 ,患儿在退热时间和腹泻停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 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表 明炎琥宁治疗婴幼儿RVE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1294.[2]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1998,13(6):381.[3]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究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 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4]赵锦铭,陈红,严岚,等.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 原学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55-60.[5]常如虚,潘瑞芳,朱冰,等.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型 别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05-408.[6]王自财.金双歧、肯特令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2003,9(2):45.[7]魏璐.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 (8):459.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 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