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精品】创新系统.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49934943
  • 上传时间:2018-08-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8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新管理创新系统2002-03-141创新系统方法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创新如何影响经 济增长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经济 学家认识到了创新的复杂性和要素多重性,利 用简单的、线性的分析方法无法透彻地、全面 地理解创新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过 程,其中的要素之间存在着互动作用基于这 种考虑,人们开始从系统的、综合的角度来理 解创新,从而出现了根据创新的系统方法对经 济增长的解释创新管理2002-03-142不同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标准宏观经济均衡理论:技术进步一直 是外在因素,在处理生产与就业问题时 ,创新始终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国家的人均产出 增长率与各国的起始条件无关,经济增 长率表现为“路径无关性”®增长计算理论:资本、人力和技术进步 都相互独立地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 响,属于线性分析论的方法2002-03-143不同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的内生性,但对 知识的认识还很肤浅在强调人力资本 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制度要素®赶超理论:强调技术开发与扩散的路径 依赖性,技术进步被看作是同组织和制 度因素有关的过程但对增长的分析中 仍未充分使用制度理论。

      2002-03-144不同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进化理论:技术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 制度被看作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 基础性因素,它形成了创新的选择环境 ®子系统协同发展:科学、技术、经济、 政治和文化五个子系统相互影响,促进 经济增长学习经济”理论对增长的解释 2002-03-145创新系统方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创新系统方法用学习经济的思想作为分 析创新活动的参考框架学习不仅限于 专门的知识生产部门,知识从这种部门 不断地被传播到经济的其他领域,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与几乎所有经济领域中如 采购、生产、销售这样的普通经济活动 相联系从这种观点看,新知识的生产 、分配和利用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动作 用2002-03-146现代学习经济®学习经济与知识经济不同现代学习经 济中,除了表现出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之 外,还具备以下特点:®知识的更新率高,学习和遗忘更替频繁 ,知识传播速度快,知识储备每年发生 很大变化®技术和组织变化内生化学习过程已被 制度化,为了加强学习,企业需要选择 有效的组织方式2002-03-147学习经济中的创新®技术和组织学习在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 ,并成为创新最终要的源泉相应地, 创新也被看作是学习的结果。

      ®创新被看作是模式化的、系统化的模 式化是指创新从创新是非均衡地分布于 部门、时间和空间中而言;系统化是指 创新绩效不仅仅依赖于企业、研究机构 等专门组织的运转情况,还依赖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与政府部门 相互作用创新管理2002-03-148创新系统方法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创新系统方法谋求分辨创新的各种源泉, 并通过考察不同源泉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来 发展一种理解和分析创新过程的方法,它 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理论,而不是一种经济 增长理论®创新系统方法对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它强调制度和制度变革的重要性,特别是 它把制度、组织和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作 为增长的基本源泉2002-03-149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在充分吸收各种学派对创新的研究基础 上,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 在1987年首先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 念:®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 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 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 进、改进和扩散创新管理2002-03-1410弗里曼的主要观点®国家在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十 分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 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超 越,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 还有很多制度、组织的创新,从而是一 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

      创新管理2002-03-1411纳尔逊(Nelson)的主要观点®现代国家创新系统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 知识的大学,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之类 的机构,其中,以盈利为目的的厂商是所 有创新系统的核心®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技术的 多元结构”这就意味着制度整体应是一 个丰富的体系,分享技术知识的机制,以 及各机构与组织之间的合作相互依赖的 国家之间在“产业组合”上的差异强烈地影 响着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态创新管理2002-03-1412佩特尔和帕维蒂的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 向和速度的国家机构、激励结构和竞争力®其中,机构包括:①企业,尤其是对创新进行 投资的企业;②提供基础研究和相关培训的大 学和相关机构;③提供一般教育和职业培训的 公共和私有部门;④促进技术进步的政府、金 融等部门®激励是指在下列市场失灵方面的活动上的激励 :①对基础研究和教育等市场失灵方面;②对创新垄断之后的短期垄断利润的激励和来 自模仿的竞争压力之间的平衡创新管理2002-03-1413佩特尔和帕维蒂的主要观点®国家之间创新绩效的不同主要在于系统的 失效和多样性。

      ®系统的失效表现在激励的失效和竞争力的 低效®系统的多样性表现在要素禀赋的不同,对 技术投资机制的不同,关键技术的掌握程 度以及竞争机制的成熟程度不同等方面创新管理2002-03-1414伦德瓦尔(Lundvall)的定义®国家创新系统由位于一个国家内部或植 根于一个国家边界之内的一些要素和联 系构成,这些要素和联系在新知识(经 济意义上有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 使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实 际上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中的中心活动 是学习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系统,以 正反馈和再生产为特征创新管理2002-03-1415伦德瓦尔的主要观点®狭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参与研究和探讨的组织与 机构,如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研究所与大学®广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经济结构的所有部分和方 面,以及影响学习和研究探索的研究-生产系统、 营销系统、金融系统因此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了企 业内部组织、企业间关系(产业结构)、公共部门 、金融及其他部门和研究开发部门五个子系统®反映用户需求与技术机会的用户-生产者相互作用 的信息流动对于技术创新过程是特别重要的,作为 这种沟通需求的结果,用户和生产者在地理和文化 方面的亲近对于成功的技术创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创新管理2002-03-1416波特(Porter)的主要观点®国家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成功进行技术创 新的企业的基础之上,国家只是作为一 个公司的外在环境发挥作用,并加强或 削弱其竞争力因此,政府应该追求的 目标是为国内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 鼓励创新的环境创新管理2002-03-1417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一个国家的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重要因 素:①要素条件,如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基 础设施状况;②需求条件,该国对某产品或服务的需 求;③相关的支持产业;④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创新管理2002-03-1418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研究并搞清楚与创新有关的各参与者之间的 联系是改善技术发展工作的关键技术创新和 技术进步主要是各参与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 综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唯一接受的关于国家创新系 统的定义,但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 的“网络”或“系统”特性弗里曼所提出的定义应 用较为广泛创新管理2002-03-1419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政策与管理实体:制定政策,进行科学技术管 理;科研实体:知识生产,创新的重要的知识源;教育实体:创新人才培养;生产实体:企业,创新的主体;资本实体:金融机构,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 持;中介实体:进行创新中信息、人员等的联结;创新管理2002-03-1420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制度:包括正式的强制性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的 强制性制度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专利法、 知识产权法、技术标准与规范、国家在资源分 配方面所作的规定等,非正式制度如历史文化 氛围、行为准则、惯例、指导性原则等。

      创新管理2002-03-1421国家创新系统 中影响创新的因素®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参 与着(企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构成的 系统,他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经济 的整体创新绩效,并受以下因素影响:®知识基础设施®制度安排®消费需求结构®生产结构®政府政策创新管理2002-03-1422国家创新系统 中影响创新的因素®知识基础设施:是全社会求知和创新活 动的基础条件,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知识机构(创新企业、科研型大学和 科研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知识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是知识基础 设施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基础设 施的主要功能是为创新、为知识的生产 、扩散和有效利用提供支撑创新管理2002-03-1423国家创新系统 中影响创新的因素®政府政策: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创新的 政策前者包括国家制定的直接促进创 新的政策;后者包括科技政策、教育政 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 业政策、产业政策等®生产结构:各不同产业之间创新机会和 瓶颈各不相同,现有的生产过程和产品 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创新管理2002-03-1424国家创新系统 中影响创新的因素®制度安排:包括金融制度,分配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体系, 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政府 补贴体系,政府采购制度等。

      ®消费需求结构:公共和私人消费者的需 求是创新过程的基础和动力,消费者的 需求对于生产结构的转换和未来的增长 机遇尤为重要创新管理2002-03-14252002-03-1426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一般特征:①开放性;②综合性;③动态性;④多样性 ®本质特征:①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紧 密结合的系统;②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共 同作用的系统;③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知识、技术“私有化”过 程和“公有化”过程同时进行的体系创新管理2002-03-1427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三个显著特点: ①私有企业是许多新技术的发明者; ②新技术多元化的来源; ③主要靠市场力量选择谁是创新的赢家 创新管理2002-03-1428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美国的企业制度,可以称为资本市场驱 动型的体制,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 债券来获得长期融资,其经营目标一般 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的自主性强, 同时可充分享受成功创新所带来的高额 回报,创新主体作用明显创新管理2002-03-1429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美国政府在创新系统制度安排方面的主 要作用,是在私有和公有之间建立适当 的平衡,既保持足够的私人利润以刺激 创新,又保持足够的公有性促进技术的 广泛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支持研究开发;②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③推出大型科技发展计划,促进创新系 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2002-03-1430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美国创新系统中知识的快速流动:①企业间技术共享和研究开发合作,例 如默许专利合作,私营企业打破传统的竞 争意识进行合作②知识生产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合作建立研究 中心创新管理2002-03-1431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90年代 )®创新战略:80年代确定发展“独创性技术”的方 针,90年代提出“创造科学技术”、“创出新产业” 创新的重点在高技术、大科学®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激励科研人员的独创 性®设立专门机构,加强中间环节,包括政府和企 业内部®联合开发,政府发挥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政府通过补贴、无息或低息贷款、优惠税制、 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对创新企业提供财力支持创新管理2002-03-1432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1949—1977年,政府指令型的创新系统其特 征为:①政府计划体制为基本制度;②组织体系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