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针灸进针方法.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1527****560
  • 文档编号:277780105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6.5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针灸进针方法一、基本方法进针是针具刺透皮肤达到穴位的过程,是检验针灸施术基本技能的第一关要求:迅速、准确,无痛或少痛方法:左右双手密切配合,动作协调,使行针顺利,减轻疼痛,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刺手:持针的右手称刺手,主要作用是掌握毫针,进针时集中臂、腕、指力迅速进针押手:按压穴位局部辅助操作的左手称押手,主要作用是固定穴位,使毫针准确刺入穴位,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二、进针法分类进针法依进针速度、刺入术式、刺押手势和进针器具而有不同分法 临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解剖特点、针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进针法,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感为应用目的分类法内容以进针速度分类速刺法、缓刺法以刺入术式分类插入法、捻入法、飞入法、弹入法以刺押手势分类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以进针器具分类针管针进针法、进针器进针法1.速刺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 适用于四肢腧穴和耳穴2.缓刺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缓缓刺透表皮,针入皮下 适用于头身腧穴和头穴3.插入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不加捻转及其他术式, 直接刺入皮下 (图见上)4.捻入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刺入皮下。

      5.飞入法: 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 运用指力以拇、 食指捻动针柄, 拇指后退瞬即将针尖刺入,随后五指放开作飞鸟状6.单手进针法:刺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腧穴,中指指腹抵于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深度适用于短毫针进针7.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掐于所刺腧穴部位, 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多用于短针进针8.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于皮肤表面部位,右手持针柄,使针体垂直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同时用力,将针刺入皮肤或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体下端,露出针尖 35mm,对准穴位利用腕力快速刺入,然后再与押手配合刺入所需深度适用于长针进针9.舒张进针法: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二指分开置于所刺处右手持针从食、中二指之间刺入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食、中二指 (或拇、食二指)将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快速刺入适用于长针深刺法10.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于捏起处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11.针管针进针法:用特制的金属管或玻璃管(消毒)代替押手置于所刺处,选平柄毫针套于管中,右手食指对准针尾,利用腕力将针拍入皮肤,然后将套管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毫针刺入皮下后的操作要求。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 所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效果也不同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效应、提高疗效、防止针刺意外的重要环节临床应根据施术部位、治疗需求、患者体质等具体灵活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与深度相辅相成一般而言,深刺多用于直刺,斜刺、横刺则多浅刺对延髓部、眼区、 胸背部等有重要脏器部位的穴位,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发生医疗事故角度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 度适于皮肉浅薄处穴位,如头面部、胸部正中线穴多用横刺;也适用于施行透穴时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角,倾斜刺入适于肌肉较浅薄处及不宜深刺的穴位,如颈项部、咽喉部、侧胸部穴多用斜刺,在施行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角,垂直方向刺入适于全身肌肉丰厚处大多数穴,如四肢部、腹部、腰背部穴多用直刺方向针刺方向:指进针后针尖所朝向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 腧穴分部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而定针刺方向与针刺角度相关, 但针刺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为准, 而针刺方向则是根据不同病症治疗的需要而定深度针刺深度: 指针刺入肌肤的深浅度。

      针刺的深度应以既有针刺感应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针灸书对每一腧穴都特别注明了进针深度, 但临床还须结合患者的病情、 体质、年龄和性别等灵活掌握患者情况浅刺深刺年龄老年、儿童青年、壮年体质形瘦体弱形盛体强部位头面、胸背部四肢、臀腹部经络络脉、阳经经脉、阴经病情虚证、阳证、表证实证、阴证、里证手法补法泻法时令春夏秋冬针感感应敏感感应迟钝抽出此法进针快,易于掌握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