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阿胶的炮制作用及炮制经验浅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857204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阿胶的炮制作用及炮制经验浅谈【摘要】 介绍阿胶炮制原理、现代研究及炮制经验,为提高药品质量和临床疗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阿胶;炮制原理;经验阿胶是以优质驴皮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干燥而制成的块状胶剂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作用阿胶生用,多入汤剂烊化服用,不易煎煮,入丸散剂也不易粉碎阿胶丁性滋腻,具有腥气蛤粉炒成珠后,降低了滋腻之性,便于粉碎,也可入汤剂煎煮同时降低了碍胃的副作用,增强养阴润肺作用,矫正了其不良气味蒲黄炒的作用基本同蛤粉炒,但偏于止血安络的作用1 炮制原理1.1 古籍论述 有关阿胶的炮制理论,古籍论述颇多汉时即有炮制“去腥味,不腻膈”记载,以后又有众多新观点面世梁·《本草经集注》云:“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阿捣,有不沸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 ”《本草纲目》载:“今之法或炒成2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哦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清·《本草备要》指出:“蛤粉炒去痰,蒲黄炒止血 ”1.2 理化分析 阿胶内含胶原蛋白,经炒珠后煎汤不粘锅,服用不腻膈,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大量胶原蛋白吸收入血后,可增强血清的黏滞性,促进血液凝集同时,阿胶经蛤粉炒后能提高钙的含量钙离子为促凝血剂,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加强止血作用[1] 1.3 阿胶中具滋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水解物 这类物质均无臭味但在制胶时,由于长期浸泡发生腐败,以后在煮胶、收胶、凉胶至出成品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异臭味此臭味来源于氨基酸的腐败产物游离氨、三甲胺、吲哚、甲基吲哚等挥发性物质内服时异臭味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甚至产生过敏反应经蛤粉或蒲黄炒后,不仅能使阿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更重要的是此类氨基酸的腐败产物得以挥发,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减轻1.4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阿胶含甘氨酸最多,其次为脯氨酸,不同产地含量不一炮制后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对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基本无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有明显差异阿胶珠与阿胶丁的比3较研究表明两者均含相同种类氨基酸,但阿胶丁氨基酸总量为63.55%,阿胶珠氨基酸总量为 73.13%阿胶珠较阿胶丁含量高,是因经烫珠后水分大大降低,同时烫珠温度可达 140℃,肽键易断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而烫炒时间短,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

      2 炮制方法笔者在不违背中国药典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对阿胶的切胶、投量、火候选择、出锅标准及收藏方法进行探索和观察,获得点滴体会,现略述如下2.1 切胶 将阿胶微烘至软,切成大小均匀的小丁块,一般以0.5cm×0.5cm 为宜且勿过大或过小,以免受热不均匀,使大者不及,小者太过2.2 阿胶投量 以 60cm 口径锅为例,每次 0.5kg 入锅为宜若过多过重,拌炒中球形胶易被压扁,影响鼓泡而成畸形,或受热不均匀致内有溏心,质地酥脆,甚至出现焦黑者2.3 火候选择 炮制阿胶珠最好用煤气,便于酌情调节火候取蛤粉适量置锅内,先用武火加热至显灵活状态时,调小煤气继续加热,将约一指见方的 40g 白色有光纸块投入蛤粉中,埋 1min 取出,纸呈焦黄色时,表明降为文火保持其温度均匀撒布阿胶丁,不断4翻动至鼓起成珠此时调大煤气,武火是促使球形胶迅速完全鼓起泡,至全部胶珠无气体放出,且珠色渐成黄棕色或灰棕色,质地变得较酥脆,最后改用文火,使其更为酥脆,且不致焦黑破裂2.4 出锅标准 阿胶珠炒至呈深黄棕色或灰棕色,拌炒听到枯酥的碰撞声,停炒时能听到细小清晰的裂炸声,即可出锅出锅时外观呈类球形,直径约 1.6cm 左右,表面布有细浅裂纹及辅料物,放之不塌瘪,质酥易脆,碎面淡黄色,泡孔呈海绵状,似有光泽,壁薄,内无溏心。

      2.5 贮藏方法 将炒好的阿胶珠出锅后,立即筛去辅料,薄摊于盛器中,待完全凉后收藏置阴凉干燥处或石灰缸中加盖备用,可保持两年未见有质量问题参考文献】1 潘登善.阿胶炮制研究. 陕西中医,2003 , (5 ):46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