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公务员2018年考试申论模拟题10500字.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32786001
  • 上传时间:2023-08-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5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家公务员2018年考试申论模拟题10500字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以下是lw54整理国家公务员2018年考试申论模拟题,欢迎来阅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  (满分:100分 时限:18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我服从上级安排,从机关调入企业工作,现在每月退休金是2000多元,但原先我在的机关单位同级别的同事退休后每月却能拿到6000多元,是我的三倍。

      ";广州一位有着42年工龄的企业退休老职工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L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制度养老金的差距越来越大公务员事业单位能比企业高2到3倍,不过最少的是农民养老金,有的地方新农保,60岁以上老年人一个月仅领60元养老金,企业大概是农村的30倍公务员平均工资4000多元,差别就更大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而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加入参保险种这个变量后发现,造成养老金待遇悬殊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全国大概一千万人,包括中央机关、省级机关,目前仍是退休制度而非养老制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C指出,比如工作30年发给80%,工作40年发给90%,按照工龄计发,严格说这不是社会保障,而是单位保障只要工资调,养老金就调,工资上涨10%,养老金也要跟着上涨10%而这种比国家为企业涨社会保险的养老金往往更高,更确切地说,这是单位养老与社会养老之别  资料2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K市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共8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

      据统计,K市空巢老人已达2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达1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2%  然而,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K市的养老机构却捉襟见肘据资料显示,K市119所各类养老机构中仅有床位1.6万张,每千名老人仅拥有床位18张这些养老机构大部分床位少、建筑标准低、设施设备短缺,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照料上如K市社会福利院有床位1200个,若老人要入住,需提前登记,有的等一两年还等不到;K市长青老年公寓,有床位400个,是目前K市较好的公办养老机构,普通房间床位价格1100元~1400元/月/床不等,但床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在K市119所养老机构中,有46家是民办养老院然而,2009年至今,在城镇化建设中,有的搬迁、有的因补偿不到位,无法继续经营,46家养老院只剩下20多家位于主城区的24家民营养老机构,已有14家被拆除  "公办养老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增长的养老需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却因无人重视而举步维艰养老事业的‘欠债’越来越多";某养老院的院长说  对此,K市所在的Y省的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对老龄化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中也深表担忧:"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10年,但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应对措施大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

      大多数地方的决策部门没有把发展养老服务业摆到应有的位置;没有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没有专门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没有对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应对之策、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和评估有关部门在工作中被动应对大多民众感觉老龄工作与己无关";  Y省现有的养老机构不仅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目前,80%的人口在农村,而80%的养老机构却在城市,发展极不平衡据政协委员们调查,Y省有2/3的州、市和县(市、区)尚无一个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就更少了已有的养老机构规模很小委员们在调查中看到,马关县小坝子敬老院,居住条件十分简陋,这里集中供养着残疾老人11名,孤儿3人其中有两间房屋十分黑暗、潮湿,完全不具备居住条件"不用说老人,就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住进去,也必定住得一身病";  这份报告指出,目前,"养老工作社会化差距较大,现行的养老工作基本上是民政部门在唱独角戏";,"民办养老机构难以得到与公办养老机构同样的待遇政府对非营利机构几乎没有给予直接资助";,"缺乏用地、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影响了社会力量投资养老的积极性,与其他省区形成很大的反差";  资料3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这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始建于1955年,60年来对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稳定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我国基本养老制度不公平的一面愈发显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在这种养老"双轨制";下,"身份";直接决定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员流动,从整体上束缚了社会效率由此,社会上对于养老"并轨";改革的呼声一直比较高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在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让"身份";不再影响养老公平因此,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养老待遇拉平改革立足增量改革,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既可以彻底消除养老"双轨制";,也可以减少改革阵痛  资料4  《光明日报》曾就养老金并轨发表评论员文章,以下是内容摘要:  养老并轨显性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民众期盼,更是政府责任囿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全是割裂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个人缴存的金额少,甚至完全不用自掏腰包,却享受优厚的养老待遇而城镇职工个人缴存金额较高,养老待遇却要低得多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养老保障水平与公职人员更是不可相提并论一个社会存在多种不同的养老制度,而且这种不同是因身份而异,显然不公平养老并轨,实现多种养老制度的打通,公职人员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自行缴存养老保险,至少在制度框架上、形式上,实现了一视同仁  养老并轨的深层意义还在于奠定官民休戚与共的命运维系一个国家的养老制度是否健全、养老品质是否优良,与每一个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实属民之命脉、国之要事但长期以来负责制定政策、主导改革的主体一直在享受有别于一般群众的优厚养老待遇操持群众事,身在群众外,一些人难免对百姓的痛楚感受不深,对改革的迫切性认识不足,缺乏命运共同体意识而在民众看来,这种感知上的迟钝,就是"坐享特权不恤民生疾苦";。

      长此以往,阶层间的隔阂就会拉大前者对改革不积极,后者对改革没信心,整个中国社会前行的动力就会遭遇掣肘  打破双轨制,实行养老并轨,把官民置于同一养老体系中对民意是一种顺应,对公职人员更是一种倒逼事实证明,同生共死、休戚与共的倒逼往往极其有效但也要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养老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试想:打破机关事业单位持续数十年的财政缴存制度,不处理好老人、新人的保险转轨、接轨行吗?实行全国改革步调的一致,看不到城乡间、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以及它对改革的影响行吗?在同一格局下审视养老待遇,不承认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别,不接受客观存在的养老待遇差异行吗?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一夜之间实现绝对公平不大可能有些深层问题、隐性矛盾还需逐步解决,它可能不会那么"痛快";,对此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  资料5  居家养老是国际上颇为流行的养老方式,相比以往的养老院养老的模式,居家养老更为人性化因为老人群体长期聚居,很容易加剧老人的孤独感,以及与社会的割裂感,让老人更加抑郁、自闭而居家养老让老人不用再离开其家庭、家人,离开其熟悉的社交圈和生活圈,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就明确指出,"老年人应尽可能在家里居住,且应该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予的照顾和保护";。

        在发达国家,居家养老已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机制以美国为例,该国在社区开辟了各种老人服务项目,包括送饭上门、送医上门、送车上门、定期探望、紧急救助等出远门时,只要给市政府相关部门打个,专车会按时开到家门口,办完事还会把人送回家,并且许多服务是免费的日本则建立了"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即在距离大概30分钟车程为半径的社区内,建设配备小型养老护理服务设施的新型服务社区这些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率高达80%~90%  资料6  在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的四合上院养老照料中心接待了几位前来咨询的老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里计划提供日间照料、入住照护等服务基于政府提出的公益性要求,目前床位主要计划向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半自理老人等群体提供,老年餐桌服务则计划向小区里的老人开放68岁的张阿姨说,虽然自己身体健康,现在可以自理,但以后如果有需求,能在家附近就得到服务,感觉很方便另外一位老人接过话茬说,这才是服务到"家";  养老照料中心正是北京市创设的依托小区内的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小区养老服务的新型发展模式2014年,北京建设了104个养老照料中心  "养老照料中心首先是一个养老机构,小的十几张床位,大的有上百张床位,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

      其次,它与所在街道、乡镇协同合作,了解周边老年人底数和实际需求,通过与专业化公司等合作的方式,让更多选择居家小区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说  选择在家养老的76岁大学退休教授王瑞棠希望居家小区养老服务加快完善速度老人说,请保姆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包括身体、人品等方面都没有保障"有个电视剧叫《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我请的都不止28个了如果有政府部门审核把关的中介公司提供养老服务也行,搞搞卫生什么的,需要的基本都能解决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