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硕考研-中传考研辅导班-我国的传媒体制.doc
2页三、我国的传媒体制1、我国传媒产业的体制特征:我国拥有世界上独特的媒介制度,即一元体制、二元运作一元是指媒介为 国家所有制,二元是指传媒用国家所有制所赋予的政治优势在市场上获得经济收 入,又用这种收入完成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政府对媒介产业的制度安排,是各种不同集团在法律和传统的背景下获得有 利于自己的条件而进行的博弈这是一种以资本化为特征的重新制度化过程政 治力量借助资本力量继续进行控制,加强其控制的合法性;资本力量渐渐成为媒 介充足的最主要力量,借助政治力量保护获得丰厚的资本冋报因此,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中国媒介制度,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既要防止市场失灵,又要防 止政府失灵,以建立公共所有的现代媒介制度2传媒产业的价值本质:传媒产业的价值本质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影响力的本质就是作为资讯传 播渠道,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 于自己的“渠道烙印”攵我国传媒产业化的发展过程:(1) 1981年前后,新闻届关于新闻语言多样化问题的提出(2) 1991年前后兴起的办刊届周末版大潮(3) 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开播(0 1996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正是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5) 2003年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等透明化处理信息4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1) 传媒数据库营销的作用加大(2) 传媒价值链的继续扩张,传媒终端服务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扩张,沿着 跨地区、跨媒体和跨行业的方向发展(3) 媒介融合的趋势加强5.媒介经营模式的转变:(1) 媒介要从过去的以聚集受众数量规模为竞争优势,转为对受众生活方式、 行为法则、价值取向的影响力深度为竞争优势(2) 由过去在内容打造方面以传播事实信息为重点,转为以经营建立在事实本 体之上的,专门服务于特定目标受众的附加价值为重点(3) 传媒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也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追求效益提升。
从追求收视率 和发行量等量的指标,逐步转到追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质的指标;从地缘、业缘 和人缘式的市场评价体系,向需求缘、趣味缘和精神缘的市场评价体系深度扩张切传媒产业经营重点,从单点式的经营到传媒产业价值链的经营【展开】(5)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专业化经营转变【展开】6传媒影响力的发生机制:(1) 接触环节:以规模和特色凝聚受众的注意力资源A靠规模,即媒介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这样,媒体传播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更 高,媒体的经营成本也将降低B靠特色,依赖于资源的独特、定位的精准和内容的不可替代性以“减法”思 维构筑媒介的市场定位,形成媒介在局部市场上的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表现为 资讯整合的专业精深或资讯呈现的完成充分,重视团队的结构优化,注重作为创 新基础的再学习能力2) 保持环节:构筑受众对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受众的忠诚度与受众从媒介中获得价值报偿呈正相关,取决于内容特质与受 众的心理体验;与人们接受传媒服务的代价程度呈负相关,取决于传媒产品的形 式处理、流通渠道和售卖方式A内容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必读性层面(资讯的有用和重要),可读性 层面(资讯的情感按摩和价值认同),选读性层面(与个性化发展相关的资讯)。
在三个层面中,报纸更多地作为新闻纸和实用纸,杂志更多地作为特色纸、专业 纸和情感纸B降低代价方面:首先要降低传媒产品的“选择书辛别”成本(识别系统、报纸版面设计)其次要降低传媒产品的“接触茨得”成本(报纸定价适宜、发行渠道畅通) 再次要降低媒介产品的“理解啪力”成本(大众化的语言表达、降低受众的理 解难度)(3) 影响力提升环节: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 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制作产品(主流价值观、主流人群、 主流内容)A目标受众:选择媒体覆盖领域或地区中,最具有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通过他 们形成以一当十的社会影响力B市场选择:选择社会或者某一领域最为关键的地区或方面集中覆盖,占据领域 制高点C传播内容:根据时代或者某领域发展的状况,订制传播产品,即社会所急需的 资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