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docx
28页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 约13500字 感动中国?2022事迹介绍 (入选人物28人,排名不分先后) 一、李春燕――中国102万乡村医生的杰出代表 李春燕是今年《南风窗》评选的年度公益人物2022年因积极抢救一个从出生到死亡只有八小时的婴儿被在当地的志愿者发现,公布在网上引起关注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医疗的保障 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22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
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M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二、万代远 男,22岁北京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万代远来自哈尔滨,在2022年的高考中,他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南开大学中文系,但是入学36天后,万代远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退学,这让他身边的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理解原来,万代远高考的时候,母亲已经身患疾病,巨额医药费让全家透不过气来母亲病危的消息使他毅然作出了退学为母治病的决定最初,当母亲得知儿子退学救母后拒绝治疗,以免拖累儿子最终母子约定,母亲配合治疗并亲眼看着儿子复读再圆大学梦退学的5000元学费化作医药费这位孝顺的独子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母亲,母亲得救了 2022年,万代远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三、武广华 男,52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2022 年 4 月,武广华向社会公开承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批对 69 种常见病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
单病种限价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最高医疗费用在一个医院里一次性推出如此大规模的单病种限价收费,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两个月以后,山东省卫生厅组织20 家医疗机构共同向社会承诺:不收红包、回扣,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从根源上治理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 2022 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病种限价收费扩大到 128 种,占常见多发病的 70 %同年,武广华率领医院带头压缩行政开支,在旧房内办公,不安装空调,挤出100万元设立慈善救助基金,实施爱心医疗救助工程面向全国免费手术治疗100名特困家庭3—15周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目前已经完成99例,12初将完成另外一例2022年,此项救助工程将继续执行 四、殷雪梅 女,1954年出生,党员,原江苏省金坛市某小学高级教师 2022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看电影校途中,原本空荡荡的马路上突然出现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殷雪梅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张开双臂,奋力将六名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不及躲闪的她却被飞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出20多M远,壮烈牺牲。
4月7日上午8点,10万多人自发来到江苏省金坛市设有灵堂的虹桥小学,挥泪送别舍身勇救学生的女英雄殷雪梅老师 五、吉林市民群体 2022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上万化工区居民需要撤离但是在撤离现场,没有出现任何慌乱拥挤,1500多辆出租车知道消息后,主动赶往出事地点援手疏散,还有一部分是普通市民驾着私家车接送疏散市民一名妇女在疏散过程中即将临产,周围又没有亲人陪同,附近出租车司机及时前往救助,并通知医院做好相应准备,保证了母子平安 疏散居民需要在安全区过夜,很多市民主动腾出自己家的房子,准备好卧具,并免费接送他们到自己家中此外,一些企业事业单位,饭店、宾馆都向社会提供了免费的居住场所爆炸发生后,市区出现大面积停水停电一个年轻人主动向电台询问,他蒸了500多个馒头,看是否有人需要这样相互救助撤离的场面却在那一天随处可见 吉林市民的自救互救,体现了一个城市群体在灾难面前的勇敢、团结和无私 六、神舟6号群体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七、艾尼·居买尔三兄 2022年4月2日22时30分许,夜幕降临下的乌鲁木齐市山西巷市场依然热闹非凡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王丽正准备乘公交车回家,路上遇到小偷,王丽大声反抗,结果,扒窃竟变成了公开抢劫,王丽吓哭了,她不知所措正在这时,路经此地的艾尼三兄弟看到了这一幕,不约而同地冲了上去,艾尼挺身而出,将素不相识的王丽拉到自己的身后歹徒威胁艾尼兄弟,但是他们没有退却,一个歹徒突然抽出一把长约20厘M的尖刀,刺向艾尼的背部艾尼的另外两位兄弟冲上前,在在场群众的协助下,将歹徒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来看望艾尼的人络绎不绝,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和水果;自治区和乌市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为艾尼奖励了5000元奖金;几天的时间里,社会各界为艾尼捐款近6万元……艾尼感动了乌市和新疆各族人民 八、杨业功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令员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22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22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病逝他一心一意想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 十、李学生 男,37岁,河南农民工 今年2月20日,为抢救两名儿童,在温州务工的河南籍青年李学生献出了年仅37岁的生命当天,在金温铁路温州黄龙段马坑隧道道口,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路过此处的李学生飞身救出一个穿铁道的男童当他再次冲上铁道救另一个女童时,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不幸牺牲李学生牺牲后,留下未成年的女儿和64岁的父亲面对其牺牲后老父弱女遭遇的生活困难,包括媒体,企业和市民在内的社会界纷纷慷慨解囊,真情相助,表达对勇士的敬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近一个月来,社会各界自发为其家属捐款23万元 十一、白芳礼 蹬车56年,支教18年,如今白芳礼老人的支教事迹激励学子、感动中国。
白芳礼老人就是这样,节衣缩食把自己蹬三轮车的所得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下边是老人捐献的不完全记录: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5000元,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800元,1990年为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会捐款2000元,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 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共捐款8100元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 “白芳礼支教公司”成立后,老人每月都向天津的几所大学、中学、小学送去数额可观的赞助费,这些所谓的赞助费实际上就是他的“支教公司”全部税后利润南开大学学工部老师刘唯真回忆,白芳礼老人从1996年开始,每个月都要向学校捐款1000元,总额近3.4万元,200多名南开大学的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此外,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都收到了白大爷捐出的不同数额的支教捐款 曾经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白芳礼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2022年,白芳礼捐出了最后一笔钱年近90岁的他已无力再蹬三轮车,也无力再经营他的支教公司了,就在车站给人看车,还把一角两角的零钱装在一个饭盒里,存够500元后又捐了出去捐出这笔钱以后,老人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女儿白金凤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父亲说打退堂鼓的话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来之不易,来之艰辛!照常理,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不仅无须再为别人做什么,倒是完全应该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没有,不仅丝毫没有,而是把自己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并且燃烧得如此明亮,如此辉煌 十二、姚晓明 深圳眼科医院医生,深圳狮子会眼库执行主席在他的奔走号召之下,深圳在全国第一个为人体器官移植立法,角膜捐献数量居全国首位2022年9月17点50分,姚晓明的同事开始摘取姚妈妈(已宣告脑死亡)的眼球本来很简单的手术,却因为同事不断地哽咽,迟迟才能得以完成。
姚晓明百感交集地陪在母亲身边眼球摘除后,他亲手给母亲装上义眼从1999年姚晓明完成第一例角膜无偿捐献手术至今,深圳眼库有了第70位捐献者——姚妈妈同时姚妈妈也是今年全国的第20位角膜捐献者到2022年9月21日,姚晓明通过自己的手,让6位患者用自己母亲丁剑芬捐献的角膜重见了光明 十三、洪战辉 是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洪庄村人,12岁那年他小学毕业时,家庭生活发生了改变 这年农历小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带外面回了一个弃婴家里太穷,负担不起哺育女婴的花费,母亲让洪战辉把女婴送人洪战辉无奈地走出家门,抱着女婴走在刺骨的寒风中,一种爱怜油然而生,不忍心的他哭着又拐回了家他对母亲说:“不管怎样,我不送走这个小妹妹……你们不养,我来养!”女婴留下了,洪战辉给她起名为洪趁趁,小名“小不点” 由于父亲患病,一旦没有药物维持,他就不可抑制地要狂躁一旦发病,常常见谁打谁,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目不识丁的母亲身上,她还经常遭受父亲无缘无故的毒打 1995年的秋天的一天洪战辉看到,母亲吃完午饭,一直在蒸馒头,直到馒头多得足可以让一家人吃一个星期之后,她才停了下来妈妈做这么多馒头干什么呢?洪战辉很纳闷。
直到第二天早上不见了母亲,洪战辉才什么都明白了!家庭重担、丈夫的拳头,让母亲不堪重负,她选择了逃离 抱着“妹妹”,坐在冷清的房间里,洪战辉的眼泪流了下来妈妈走了,父亲是病人,刚刚才1岁的“小不点”怎样才能带大久坐之后,洪战辉告诉自己:既然一切已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