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4页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月31N上①地至⑦地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示季节,导致⑤地与⑦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植被8. 此季节⑤地A. 低温少雨 B. 高温多雨 C. 草木凋零 D. 盛行西北风9. 与⑦地相比,①地此季节A. 风力更强 B. 夜晚气温更高 C. 降水更丰富 D. 白天气温更高参考答案:7. C 8. B 9. D图示为沿31N上①地至⑦地的气压分布图,结合图中经度判断,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区,气压低⑦地位于太平洋,气压高两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亚洲大陆的气压比两侧海洋低,北半球是夏季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正值夏季,气候炎热干燥,白天气温更高7. 图示为沿31N上①地至⑦地的气压分布图,结合图中经度判断,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区,气压低⑦地位于太平洋,气压高导致两地气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C对太阳辐射、地形、植被不是主要原因,A、B、D错8. 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季节,亚洲大陆的气压比两侧海洋低,北半球是夏季。
⑤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高温多雨,B对,A错草木茂盛,盛行东南风,C、D错9. 根据经纬度,⑦位于太平洋,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与⑦地相比,①地正值夏季,此季节气候炎热干燥,白天气温更高,D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弱,A错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可能较低,B错降水少,C错2. 处理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图是某地农业结构变化图,其中A代表1994年,B代表2003年据此回答3~4题3.该区域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 B.油菜 C.大豆 D.甘蔗4.根据该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值比重的变化状况,结合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粮食生产在我国的地位不太重要B.我国粮食的供需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C.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市场需求量逐年下降D.增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参考答案:C D3. 下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参考答案:A解析结合题与图明确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从图上分析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则气流上升速度快,降水多。
4. 下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60oE)为最大值,乙点(120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完成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①纽约 ②法兰克福 ③雅加达 ④里约热内卢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5.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9~21题19.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2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21.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参考答案:D B C6.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7.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疼,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参考答案:C8. 下图示意新疆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新疆雪线高程的分布特点是A. 全境雪线基本与纬线平行B. 天山地区雪线呈弯曲分布C. 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D. 阿尔泰山雪线与山脉走向平行2. 与天山东段相比,天山西段雪线高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 地处伊犁河谷地,空气湿度大C. 临近大西洋,水汽来源充足 D. 海拔高,对空气的抬升作用强参考答案:1. C 2. A1. 从图中看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雪线并没有与纬线平行;天山东段雪线与纬线平行;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C正确;阿尔泰山西北东南走向,雪线大体东西走向,没有与山脉走向平行2. 西段雪线低的原因是西段伊犁河谷地,地形西宽东窄,向西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A正确9. 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据此回答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是A.土壤 B.岩石 C.矿物质 D.成土母质参考答案:A10. 下图中,左图阴影部分两黑夜,∠a=23,据此完成在a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的时段内A.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 B. 东北山区河流进入主汛期C. 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参考答案:D11. 2017 年 6 月前某跨国公司的精密仪器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17 年 6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印度投资 15 亿欧元建精密仪器生产厂回答下面小题 22.通常,精密仪器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23.该公司在印度投资兴建精密仪器生产厂,主要因为印度拥有A.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参考答案:D B22.从背景材料中可以看出精密仪器制造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精密仪器生产厂是一种技 术指向型的企业,D 正确 23.该公司在印度投资兴建精密仪器生产厂,主要因为印度拥有庞大的市场,随着立业的转 移,企业的指向型也发生了变化,由技术指向型转化为市场指向型,B 正确。
12. 广东省的全球电子、轻工产品与通讯设备完善,加上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广东省汽车出口量正式跃居全国第一随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加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境内逐渐形成了“汽生产业集群”就此回答下列问题广东省汽车产业的过人表现基于 ①政府扶植 ②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管理技巧 ③珠三角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④拥有了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13. 右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35.图中气压带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由热力因素形成36.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B.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C.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的交替控制参考答案:35.C 36.C14. 2018年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日均温均在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该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1月初 B. 4月初C. 7月初 D. 9月初14.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参考答案:13. B 14. D【13题详解】华北地区冬季日均温较低,材料中的日均温在10C左右,不会为1月份,A错误4月份气温回升,日均温在10左右,若有寒潮来袭,会产生降雪天气,B正确7月份为夏季,日均温在20左右,C错误由于降雪以后气温升高,不会为9月份,因为9以后气温降低,D错误14题详解】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壤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壤升温速度比砖慢,所以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雪融化较快,而土壤释放地面辐射较少,雪不易融化,D正确,ABC错误15.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
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A. 日本群岛 B. 中亚 C. 中国 D. 东西伯利亚2. 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洋流性质 C. 海陆温差 D. 地形地势差异参考答案:1. B 2. C1. 1025hPa等压线的任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所以B正确2. 由于海陆热力生质差异导致网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溫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16. 下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题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①地形条件 ②建筑物分布 ③植被种类 ④人口密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