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交际行为中文化误因.doc
10页浅谈英语教学交际行为中文化误因[摘要]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法词 汇的教学及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本文认为让学生意识到 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并着重探讨了 英语教学十种情形,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来提高学 生的文化意识[关键词]交际误解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差异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学毕业生要具备用简单的英语和英 美人士交际的能力然而,通过六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虽 熟练掌握了语法和相当数量的词汇,但他们的口语却并没有 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他们用英语交际时,说的往往是语法正 确而文化错误的英语事实上,语法正确的话语并非都是得体的沃尔夫森(N. 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 语音、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 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 相对性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 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 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 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 好”,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
由此可见,语用失误在交际中有很大的危害根据我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和这次调查,我总结了以下 十种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交际失误现象一、称呼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 俗语言交际首先从称呼对方开始,有时因称呼不当,会引 起对方的反感,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对于家庭成员和亲属, 中国人习惯上直呼兄姐之名,但这不能套用到英语上英美 人虽然对长辈称之为dad mum grandma, grandpa,但现在也 倾向于用名字作称呼,堪至对父母或祖父母也直呼其名我 的学生对电脑上出现的英语教学片“走遍美国”中儿子直 呼爸爸名字大惑不解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 一个涵盖了 cousin “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对于非亲属关系成员,中国人在这方面比较复杂老王、 李奶奶、王先生、何部长、白师傅、张同志、司机同志而 英语国家的人对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 Mrs, Miss,即可(无论对长辈、小辈均可)我们不可让学 生把解放军叔叔称为P. L. AUNCLE,把警察叔叔称为Uncle Policeman,叫护士阿姨Aunt nurse,这都是不妥的,会使 英美国家人士感到莫名其妙。
英语很少以职务、职业用于称 呼,只有少数例外 doctor, judge, governor, mayor 和 professor;对军官,应该用姓加军衔,而不用姓加职务, 如对于一般教师,英语不能称之为teacher li, teacher zhang,因为teacher是职业的名称二、 问候语和告别语学生遇到诸如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等与汉语 语言文化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等值的问题汉族人见面打招 呼除了说像英语的问候语“你好”你早”外,最常用的是 “上哪儿去吃了吗”这两句若用英语直译出来成为打 招呼的句式的话,则会使操英语的本族人感到不快,因为: 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 Where have you been?均属私事,旁人没有必要打听三、 礼貌用语礼貌是调节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范畴,要评判和理解 具体互动行为的礼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社会文化 特有的期望和评价模式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热 情有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其他语言相 比较,汉语可以说是礼貌语很发达的一种语言汉语里有谢 谢、对不起、请 ,英语里有thank you, I am sorry,excuse me,汉语的"谢谢"和英语的thank you是两个基 本相等的词,但使用的场合不尽相同.thank you的使用频率 比汉语的“谢谢”要高得多。
汉族人认为区区小事、求人帮 点小忙不值一谢,但英语国家则不同,一般说"谢谢”表示 接受,而汉族人则常常予以否定以表示谦恭四、 禁忌语(taboo)禁忌语是社会对某种被认为有害于成员的行为表示不 赞成的一种方法不赞成的原因或是超自然的,或是这种行 为违背某种道德标准在这里谈一下privacy (隐私)的问 题.我们中学生从一年级就学会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这类句子不过这些句子用在什么时间、场合, 却也大有讲究我曾陪一位外教去了一下本校的英语角 (english corner),却发现学生问那位外国女教师这样的 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你有几个孩子,“你丈 夫是干什么的,“你挣多少钱”这位女教师并没直接回答, 而是委婉地说,Ah, it is a secret.这些问话在语法上无 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提问的内容涉及私事伊,这触及别人 的禁忌,违反了英语文化的交际规则原来,英美人都很重 视隐私、秘密,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对于个人隐私问题应回 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询问这些是对他们的 不尊重、不礼貌的语言行为五、 文化判别和词的涵义中国人视龙为圣物,而西方人视龙为凶物。
圣经"上 把龙看作是罪恶的象征,在中国“龙”为吉祥物,皇帝的身 体称“龙体”,百姓“望子成龙”,我们是“龙”的传人等, 而西方,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所以, 现在英美报刊对"亚洲四小龙” 一词经过文化转换,译为“亚洲四小虎”(four tigers)又如,汉语中很少区别“山 羊”和“绵羊”,认为他们均是驯顺善良的象征而英国民 俗中只有“sheep绵羊是善良的代表,它能为人们提供羊 毛,换来财富,深受人们喜爱;而goat (山羊)则是淫荡邪 恶的,性情好斗.在希腊神话中好色淫乱的“森林之神”也 是长着山羊腿的怪物,因而,使人嫌恶了解这些知识对于 阅读理解及翻译都有好处.那么“the sheep and the goat”,则应译为“好人与坏人” 了六、 颜色在语言中的运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中的语用意义可能不同,如“红 白喜事”中的“白”字会令西方人感到费解,因为这在中国 表示丧事,而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服装,把白 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再比如红色,“红旗”(red flag)在中国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而在西方却表示 叛乱的旗帜红茶”在英语中用black tea来表示,这是 因为西方人对它的感知与中国人不同。
西方人着眼于茶叶的 颜色,而中国人却着眼于茶水的颜色七、 文体的区别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如文章段落结构中所反映的那样, 趋向于线性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东方人则倾向于间接的表 达方式东方学生的作文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缺乏中心、 连贯性或组织性,类似‘绕弯子”文体英文的行文模式, 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素就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 成影响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及时地通过文化 上的对比,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 现象,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当然,这种 模式与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手段、技巧、方法是并行不悖的 它能使师生在清醒地文模式,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 素就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成影响八、 成语、谚语、典故和格言《圣经》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今天的语言文 化中,一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某种概念的代名词,所 代表的正是一种语言文化的积淀比如似《圣经》中的garden of eden (伊甸园)来指代汉语的“世外桃园”,玛士撒拉 (methuselah)是诺亚的祖父,活了 696岁,他的名字成了 寿星的代名词多马(thomas)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是 个多疑的人物因此用doubting thomas表示多疑的人、怀疑 主义者.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 生活、宗教、文艺的反映,只有将他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 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九、 身势语非言语交际身势语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间距离、目光注 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身体 信号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更 为频繁在许多母语是英语的教师看来,如果学生不能专注看 着教师,是不专心或不老实的表现而亚洲等文化常用“低 眉顺眼”来表示恭敬、礼貌、羞怯和惭愧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与观念的差异在东方,更强调集体 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他们认为, 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这里有一 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例子圣诞节来了,学生给外籍教师送 去了 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外教兴奋地问"can I open it now? ”学生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说道"no it is only a cheap present"把外教弄得十分尴尬该说我们的学生回 答不符合英语习惯,所以造成了交际的失败中国文化经常 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 肯定形式以上例子是英语内含的英美文化给中国学生学英语时 造成困难的明显例证,这些困难对于没有英语学习经验或体 验的人来说是没有心理准备的,因而是很难避免的可以看 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民族之间文化 存在着种种深刻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学习障碍、交际 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 感性,才能更好的掌握运用这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巧妙地把英美文化涉及的民族性格、处世观念、行为 习惯等的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使学生经常得到英语文化的 刺激,从而真正形成英语交际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 识,避免学生的文化错误,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美文 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伯利兹(Politzer)曾经说过:“如 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不教它的文化,那么,我们只是在 教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乃至错误的符号”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 识1.教师要熟悉英汉两种语言文化2•利用录象、英语教学电影、英语原声电影等进行英语 文化教育3•鼓励学生多与母语是英语的人士对话、交流或多与 他们交笔友、网友4•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语言、文化方面的课外书籍5.请外教来作语言文化方面的讲座6•教学中,教师要讲解英汉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并提 醒学生,某些文化差异会引起误解,应尽量避免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若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缺乏 必要的了解,会给人们的学习和交际造成障碍因此,在我 们的英语教学中,只教学生语法、词汇、考试技巧,还远远 不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应该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l] Hu Wenzho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8[2] Politzer , R. ^Developing CulturalUnder-standing through Foreign Language Study" , Report of thefifth Annual Table Meeting on Linguistics and Teaching, 1959[3] Valdes , J.The Inevitability of Teachin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4] Wolfson, N. “Rules of Speaking" in J>C・ Richards and R. W Schmidt (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g。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