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947306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 吴英 【摘要】 目的 探索新的护理及指导方法,对起搏器安装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方法 对我科 42 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生理、心理上的护理指导,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的护理理念及指导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对症护理 讨论 新的护理及指导方法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起搏器形式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以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发放冲动,使心脏按人为的频率有效的收缩和舒张,维持全身正常的血液循环主要治疗慢性心率失常[1]起搏器安装术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及起搏器故障,这也是患者最为担心的事情,如何让患者了解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职责对我科从 2004 年至2008 年进行的 42 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手术中配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科 2004 年至 2008 年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 21 例,男 12 例,女 9 例,平均年龄62 岁,实验组 21 例,男 13 例,女 8 例,平均年龄(63.4 ± 2.3),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实验组通过以下新的护理及指导方法: 21.2.1 心理护理永久性起搏器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病人要承受一定的痛苦。

      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手术的恐惧、经济的压力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我们要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的过程、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手术意外的抢救措施与手术的安全性,以及费用高的价值等病人关心的问题,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1.2.2 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和药品试验,常规清洁备皮嘱病人练习平卧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改变而出现排便困难,晚上可服用镇静剂,以保证患者充足睡眠,术前 30 min 给安定针肌肉注射 (2)起搏器的准备 护士根据患者传导障碍的不同类型及心功能状态选用适合的心脏起搏器认真检查临时起搏器的性能,起搏器专用电池、起搏器的导管是否完好 (3)物品准备 准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如电击除颤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药品方面有利多卡因、阿托品、副肾素、多巴胺、阿拉明、地塞米松等心血管病常用急救药品 1.2. 3 术中护理 (1) 术中护理配合:帮助病人取平卧位, 从左下肢开通静脉通道,静脉穿刺针最好选取用一次性留置套管针并妥善固定好,手术前根据操作的位置摆放好各种器械, 连接好电源, 检查各仪器运转是否正常, 连接好心电监护、心脏除颤器、血压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连接好心腔内心电检查必须的设备。

      按操作步骤开启监护仪器, 使其正常工作,准备好除颤设备,使其正常工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肩胛下加垫小布垫,去枕头平卧,以利于锁骨下静脉穿刺 3(2) 术中注意: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手术的病人大部分都是高危患者,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是否顺畅平稳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械并及时、敏捷、准确地传递同时及时添加冲洗液(采用生理盐水) , 保证手术整洁无菌的顺利开展 1.2.4 术后护理 (1) 体位及活动 对于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以往做法是:绝对卧床 2周,前 1 周平卧位,以后限于左侧卧位[2] 植入起搏器肢体要求绝对制动,防止电极移位,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患者术后久卧病床,制动过久,心脏负担加重,且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尿潴留、便秘、关节僵硬或疼痛[3] 近年来通过改进护理方法,采取 24 h 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48 h 嘱患者取半卧位,48 h 后床头抬高 15°~45°,72 h 后允许患者下床活动,早期采用床边坐椅,术后 3 天若病情稳定,可床边坐椅 10~20 min,每日 1~2 次行走活动可促进术后康复,早期可床边行走,其后在病室行走 5~10 min,每日 2 次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并配以医疗体操及太极拳,要求运动强度适量,不宜过快。

      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但不宜做振动较大的活动或用力过度 (2) 全身情况的护理 术后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做深呼吸运动及在床上做肢体活动保持心电、血压监护 2 d~3 d、注意术口有无渗血、血肿,并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病情不稳定、心律不齐、漏搏及时通知医生,绝对卧床休息,术侧上肢伸直制动24 h,砂袋压迫 4 h~6 h,适当限制安装起搏器导线肢体运动,术侧上肢避免上举,外展等动作, 48 h 后可左侧卧位避免右臂抬高活动,以防电极脱位,每日查血常规及白细胞计数,复查心电图连续 3 d,观察心律变化是否低于起搏心律 (3)皮肤护理及预防感染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起搏器植埋处及导线肢体处伤口,术后 1 周内更换敷料 1 次/d,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和渗血,保护深处皮肤发生缺血、坏死,并嘱患者勿污4染伤口,术后切口愈合处 6 d~7 d 拆线埋植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后 1 d~3 d 内常出现低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 38.5 ℃,若出现高热或持续不退时,则提示有感染存在,应报告给医生,连续 3 d 或体温正常改为 1 次/d。

      1.2. 5 术后心电监测 (1) 对术后患者常规进行术后 3 天以上的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电极刺激心内膜出现的心内膜水肿,导致有起搏域值升高的可能;如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有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的可能;如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无按需功能,则有起搏器感知不良的可能 1.2 6 一般护理 术后可给予易消化和含纤维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1.2.7 并发症护理 ⑴ 感染 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术处敷料出血情况 (2) 心肌穿孔 多位于心尖部,常于术后 1 周发生,表现为心前区及上胸部疼痛或腹部肌肉跳动,起搏器时有或消失,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电极脱落 是术后常见并发症[5]多发生在术后 48 h 后,与过早下床,上肢活动等有关,应嘱患者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嘱上肢不要过度外展或上举,此外,放便器和更换床单时均应注意保持患者的强迫体位,动作轻柔,以防发生电极脱位 1.2.8 出院指导,随访护理 (1)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术后 1-3 个月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练气功、种花等低强度活动为宜,嘱患5者术侧肢体要避免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发生移位。

      3-6个月后,体质好的中青年可恢复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病,活动量以不出现气促、胸闷、胸痛和下肢浮肿为度 (2)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 ,心情要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眠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的皮肤,避免外力撞击,否则会影响起搏器的寿命 (3)术后教会患者自测脉搏,是自我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即简便又有效的方法术后监测脉搏应该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如每日清晨醒来或静坐 15 分钟后,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 (4)随访:积极宣传随访的必要性,使患者增强随访意识我们对每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都要求在 3 个月内应每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以鉴定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时,要缩短随访时间,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黑朦”、自测脉搏缓慢或出现呼吸困难,腿部和脚腕部肿胀,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的原发病,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因而病人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服用冠心病等药物 (6)应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片,如乘坐飞机旅游,要告诉机场检查乘客携带金属物品的工作人员。

      看医生时,应主动告诉医生您以安装起搏器 (7)避免外界因素对起搏器功能的干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精细的电子设备,安装起搏器后告知病人不能磁共振检查,不能用电手术刀,不要使用强磁场的电浴盆如强磁场对起搏器有干扰时请立即离开现场为了防止移动对起搏器的干扰,在使用和携带时应与起搏器保持距离15 厘米以上 2 结果 6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见附表 n焦虑失眠便秘感知不良胸闷发生率(%)实验组212110019.1对照组215341376.2由表可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新的护理及指导方法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住院时间实验组平均 8 天,对照组平均 10 天,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住院时间都较短的原因但普遍较对照组时间缩短讨论 在起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可消除患者疑虑,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护士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指导方法,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1 ] 张振路,人工心脏起搏器术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4-41[ 2 ] 毛巧玲、黄杰、吕红霞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护理 职业与健康;2002,03 期101-103 [ 3 ]曾淑凝.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中国保健, 2005,16 期 89-90 [ 4 ]张利华.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280 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4):322. [ 5 ]赵俊平,李雪.安装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