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doc
10页战后美国基础教育一、改革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初期的美国教育界,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术教育得不到 充分重视冷战开始后,特别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教育界开始反省美国基础教育 存在着种种闷题,加之美国的民族危机意识非常强烈,这种民族危机意识激发了美国人的斗志 和爱国热情,引导美国人投入到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去正如石鸥教授指出的:美国的“在危 机中”就是“在振兴中”总之,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既有国内原因乂有国际原因国内 原因是战后美国现存的学校教育制度不适应迅速发展的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国家危机意识;国际原因是美苏竞争需要和国际教育改革的影响一)、学校教育制度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1、 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人战后尖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储:W:迅速增加,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层出不 穷,但美国中小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学校的教与学仍然受到杜威实 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小学课程仍然承袭着本世纪初所形成的模式和惯例小学课程以 注重兴趣养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宗旨:中等教育以学术性、社会性、职业性特 征为主•,却淡化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了国家科学事业的大幅度滑坡。
2、 课程设罝庞杂,过于多样化据1951年联邦教育总署的调査,全国设置的学科多达247种,学生无法学习全部课程学校 遂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学生就避重择轻,选学容易学有能得到优良分数的科目当时大多数 中学规模小,师资也不足,一些学校无法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外语等学科据1955 年统计2,没有开设外语的中学占全国中学的46%,没有开设儿何的中学约占24%,未设物理和 化学课的中学占24%,这样的学校教育状况既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参与国 际竞争针对这种现象,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重新思考课程问题,里科弗在《美国教育一 全国性的失败》等书中明确指出:“美国教育质量在杜威实川卞义哲学的影响下被摧毁了,中 学的质量被破坏的尤其严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些研究机构、大学、学术团体甚至 军界、商界也在关注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问题现实状况迫使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3、 学习成绩低下2001年11月21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考试成缋显示:12年级(相当于我国高巾二年级)的学生科技技能合格率在下降2000年全国教育进步评佔委员会的考试证实:1996年以来,12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平均成绩下降了 3分。
1996年的3%的12年级学生达到岛级水平,19%达到熟练水平,36%达到基木要求,43%的学生低于基本要求;2000年的比例:2%、16%、34%、47%据美国高中毕 业生委员会报道,2001年只有44%的高中生按照学业计划要求学习,其他3000 万高中生的前景堪忧乔治亚派瑞米特学院说:“太多的学生没有从高中得到充 分的准备就进入我们学院学习了,大约40%的学生要上补习课程,否则无法继续 学习90%的9年级学生家长希望孩子能接受岛中后教育,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做好准备对大学教育的成功是多么重要4、 高中辍学率高美国教育部企国教育统计中心报道,2000年大约380万青少年辍学,占美 国16 — 24周岁青少年的10%(3460万)西班牙裔的青少年辍学率为27%:非 洲裔的13%;白人孩子7%90年代,每年35 — 54万10年级至12年级之间的学 生没有成功完成学业就离开了学校尽管高中毕业证书对于高中后教育和就业非 常重要,但高巾辍学率一直没有下降在当今美国,学历与收入是成正比的,据调查,从高中綴学的男性年平均收入为21900美元,有学位的男性平均年收入是 72000美元;从高中辍学的女性平均年收入为12500美元,有学位的女性平均年 收入为44000美元政治美苏竞争需要战后,全球处于冷战状态,美苏两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各个方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对美国冲击极大,暴露了美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苏联,显 示了美国在军事竞赛中处于劣势美国朝野为之震惊为了扩张经济、军事,独霸世界,美国 官方于1958年派出了考察团访问苏联,考察结果是美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在教育,特别是中小 学“基础教育”一时间,教育成了国会和政府最热门的话题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 教育法》(NationalDefeneeEdueationAet),决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数 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俗称“新二艺”)的教学该发法的颁布,第一次促成了联邦政府对 中小学教育的资助,改进了数学和科学教育,支持和保证了国家在空间技术和科学方面各种计 划得以实施《国防教育法》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颁布的一个重要的法令,它拉开 了 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教育改革的序籍,并对这次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苏联卫星上天,成了战后美国二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导火线和催化剂二、社会科技文化的消极影响1、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传统潮流的形成,推翻了稳固的传统价值体系,建立了一套颠倒是非 的道德标准在美国的大众传媒里,很少找到真善美,电视、杂志、报纸、电影、游戏软件等宣扬性引 诱、颠倒是非的暴力行为。
社会生活恶化,缺乏基本的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导致青少年价值 观念混乱,伦理观念淡薄,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没有学会正确的思维力*法,藐视生命的意义,不 懂的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另外美国是商、Ik社会,利益关系主导一切社会行为,长期以来形成 了一种反教育文化教师要求严格,就会遭到批评,被解雇,甚至被告上法庭学生打老师在美 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除非确实特别需要,问题严重,而且证据确实,否则美国教师不敢向家长 报告学生有什么错误突出表现在:(1) 、校园暴力.频繁2001年11月美国教育和正义部联合报道12 — 18周岁的学生暴力受害率1992年为 48/1000,1999年为33八00(),校园暴力犯罪下降了 1/3商中生携带武器到学校的人数也有所 下降,自1993年到1999年下降了 42%,但髙中生受到武器威胁受伤的人数基本不变,保持在 7% — 8%之间报告显示1999年学生在校内受到伤害的比校外受到的伤害的要多,1999年校 内有250万起犯罪,160万起是偷窃18万6千起严重的暴力犯罪发生在校内,47万6千起发 生在校外由此可见,暴力事件在美国校园频繁发生2) 、性观念迷乱总体说来,美国青少年受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在性生活方面表现得有些随便。
据美国疾 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2年报道,大约有10%的13周岁以下的美国青少年失去贞操,比1997 年增加15%大约有16%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有4个以上的性伴侣大约有25%的性活跃青 少年感染了性病在这种社会文化的熏陶丁,美国中小学教育出现种种问题是不难理解的2、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美国家庭离婚率高,单亲家庭多,父母和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家庭教育功能逐渐退化1999 年4月20 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仑拜市科仑拜高巾发生的惨案,造成13人死亡,20余人受伤, 在美国引起极大震动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两个杀人犯在像带中说,他们恨父母,恨 他们的兄弟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从来没有到他们的房间去过美国家庭越来 越失去了家庭存在的意义和功能三、美国国民的危机意识100多年來,•美国奇迹般地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优势,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之一美国最早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最早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本专科教育和 研究生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24 — 64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居世界首位为确 保“美国第一”的国际地位,1983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接 着,系列重要的危机报告相继推出:《(国家处在危机巾)发表10年后的思考》(1993)、《国家“真 的”处在危机中》(1993)、《国家仍处在危机中》(1998)、《国家处在危机中’之宣传》(1999)、 《我们的学校与我们的未来:我们处在危机中吗?》(2003)等等。
确实,在美国,“危机” 一词不 绝于耳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从而转化成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持续动力,是美国振兴教育的 重要策略五、国际教育改革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基础教育在社 会中的重要作用,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具有关键性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特 别重视基础教育,都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例如德国和日本都是通过基础教育改革,使本国成 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也从实际需要,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拉开序幕二、改革路径1. 由联邦政府推动的以标准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根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的相关规定,管 理公共教育的权力应由各州行使联邦政府只有为教育课税、在教育财政拨款范围 内立法的权力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有了微妙的变化 《国家处于危机巾》报告明确指出,联邦政府应该更多地加入和参与全国教育事务 2003年5月公布的《全国科学和工程劳动力大军的政策》报告更是呼吁美国联邦政府应 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承枳起培养高质量本国人才的责任近年来,推动以标准为导 向的改革是美国联邦政府强化其作用的主要表现。
所谓以标准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即邦 政府提供资源协助各州为所右学童拟订并实施挑战性的标准,同时利用这些标准及连贯 一致的课程与评价去改善学生的学习这一做法从美国教育法案的规定可见一斑 从《美国2000:教育战略》、《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到《2001年初等与中等教育 法修正案》,这些法案为学生的学业标准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制订严格的课程标准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是改革的起点1989年的美国全国督学协会会议之后,各 个州或几个州的联盟、联邦政府、专业协会、非营利组织、学区甚至一些单个的 学校忙于制订标准但足,随着改革的推进,全国性的专业协会逐渐承担了建立教育 标准的任务例如,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NCFM)在1989年编写了第一套美国 版的国(2)运用统一的评估体系传统上,由于美国的教育是地方控制的,各州其 至各个学区之间的差别都比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基于统一的教育标准之上的评 价应该是一致、清晰、确定的为此,客观上要求各种计划要一致,联邦、州和 地方的各级管理要一致,政策的组成部分(课程、评估、专业发展和绩效责任)要一 致,所有学生可获得的教育计划要一致而所有这些-•致性目标所遵循的原则是必须 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项口,进入一定规模的班级学习;保证授课的 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3) 实施绩效责任制。
自1999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一套绩效责任措施要求学校、学区、教师及学生 坚持高的学业标准及确保州及学区提供学生高质量的教育,这些绩效责任措施将适用于 享有中小学教育补助款的所有州与学区如20 0 9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 43. 5亿美元 的“力争上游基金”计划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采用国际学业评价标准、招募和维 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立跟踪学生学业情况的数据库系统、改造表现不佳的学校 各州需要围绕4个方而内容制订改革计划,然后向联邦政府提交申请,通过评选的方式 來竞争这笔基金为了完成这样的计划,联邦政府还倡导各州对教师实行缋效 工资,即以绩效为依据评判教师和校长的工作成效,采用多种评分标准,依照严格、透 明而公平的程序衡量教师与校长的工作成效,公布教师与校长的参评结果,并依据这些 评比结果,做出奖励或惩罚的决定为确保优质教师和校长的均衡分配,各州需确定 切实可行的年度□标,以提高薄弱学校优秀教师与校长的数量和比例,提高优秀教师教 授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