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萧》文学评论.doc
2页《萧萧》文学评论——解读女主人公萧萧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女生活中的点滴和坎坷整 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 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 女心描绘的细致而生动情感没有大的波澜,情节没有大的起伏,却也让读者 融入到了某种在都市喧嚣中感觉不到的细腻与自然之中 如果要描述主人公萧萧的话,有三个词是必须的——单纯,希翼,悲哀 说到萧萧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单纯” 这个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被视 为无法生存的词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似乎成了女主人公的代名词萧萧的单纯 是一种纯洁她带着能称之为“弟弟”的丈夫到村前的柳树去玩,到溪边去玩, 一面亲嘴一面说着:“弟弟,哪,啵再来,啵 ”——多么纯真,多么可爱的 小姑娘啊!她还会做这种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捡到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 爬树,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游,甚至飞到天上众星中……即使因为说了梦话而被 骂也不怕,还暗暗的笑着,为刚刚美好的梦境而留恋——多么纯洁,多么真实 的孩子啊!沈从文朴实自然的文笔赋予了这个农家姑娘淳朴可爱的天性 然而,萧萧的单纯既是一种纯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
“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 ” “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 ”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等得,混混沌沌的过着内容单调并且不断重复着的 日子;花狗“诱她做坏事” ,她心里乱了,但当花狗对天赌咒之后就觉得“一切 有了保障” ,一切尽他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单纯到极点的愚昧?当她意识到自 己怀了花狗的孩子,商量未果,希望穷尽时,她想到的是进城只是一味的想 进城躲避——也为了心头那淡淡的遐想——全然不考虑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少女 在城中该怎样过活所以当花狗反驳她说:“你想逃到城里去自由,不成的 人生面不熟,讨饭也有规矩,不能随便!”时,她只能心急的骂花狗“没有良 心” ,而根本无法反驳他,因为她太单纯……最后,被逼无奈的萧萧想到了自己 跟随女学生进城——这和她吃香灰、喝冷水的行为一样——是想与自己不想要 的东西分离或是逃避不想要的东西的一种非常幼稚的手段在她脑海里,似乎 有一个单纯的概念——不喜欢,不想要,就分开,就逃走……复杂的世事在她 眼中是如此的简单…… 萧萧是一个一直抱有希望的孩子——不管是多么渺小的希望,不管是多么 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她终究是抱有着的,这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与其他农 村人不同的地方。
希望在那个黑暗时代的黑暗社会里实在是一个奢侈的词,既 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抱有希望那么就做梦吧!虽然只是梦,但也是对自己希望的 事物的一种抽象的追寻……所以萧萧做梦了,做了她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 从最简单的想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想有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到向往自由, 变成鱼各处游,或变得很小很轻,飞到众星上去;再到想念起也许连面都没有 见过的母亲……用做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太过卑微和悲哀,但萧萧至 少有这样的希翼,而我们都知道拥有希望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不可估 量……说到萧萧的希翼,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 和探求,这是花季少女的一种本能萧萧梦想着女生学和她们的生活, ,以至于 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会想到跟着女学生进城——“你赶快找药来,我想……”想 进城的愿望被花狗大反驳之后依然不甘心,这句话如果说完恐怕是“我想进城, 去看女学生”吧……即使有郎中买药,即使有了药就能让自己解除这个心头之 患,但萧萧还是想进城,这就说明她进城不仅仅是想逃走,更是想要握住那小小的希望的苗芽 而萧萧的命运终究还是悲哀的…… 生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女孩本来就是悲哀,只能是以帮男方传宗接代的 工具的身份而活着,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能违背或者操控,因为是别人在掌握 着自己的命运——萧萧的生活由婆婆和祖父掌控,萧萧的生死是由伯父决 定……自由究竟能承受的住多少束缚的枷锁?花季的心究竟能承担多少压抑的 奴役?当你连生死都要由别人决定时,你在这个世界上还谈何自由?而萧萧的 另一个可悲——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可悲之处—— 就是不懂得反抗。
不反抗,不奋斗,不争取, ,不懂得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 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到的,只是一味的顺应悲惨的命运,逆来 顺受……不过话说回来,残酷的现实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是容不得自己去 改变的……可悲?诚然忍受?只能如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萧萧,生活在受尽压迫、压抑和束缚的年代却有抱有希望,纯洁、 可爱却又有着无知的可悲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沈从文通过她将人性中 接近自然的部分一一展现给我们看,即纯洁,活泼,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对自 由的向往,对本能的索求,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也本能地对生活抱有飘渺 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