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册15.1电阻和变阻器-同步练习-沪科版.doc
12页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电阻同步练习1. 有两段导体1和2,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导体1的电流比通过导体2的电流小则关于两段导体电阻大小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导体1的电阻大 B. 导体2的电阻大C. 通过两段电阻的电流一样大 D. 无法确定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B. 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为200Ω~800ΩC.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 人的双手间干燥时的电阻为1000~5000Ω3. 商店里的电子秤是利用了下列哪种电阻制成的( )A. 光敏电阻 B. 热敏电阻 C. 滑动变阻器 D. 压敏电阻4. 人在皮肤干燥时的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5kΩ= Ω;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1MΩ以上,1MΩ= Ω5. 如图所示,为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可将它们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比较 进行判断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再用 表接入电路作判断,示数大表示导体电阻 6. 如图是一个电表的表盘。
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数方法可知,该仪表测量的物理量是 ,它的示数是 7. 小明同学对电阻一事总是想不通,他认为电阻既然会阻碍电流,那我们还要制造电阻做什么?你认为呢?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步练习1.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有的直径要小引起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A. 电线的长度引起电阻偏大B. 电线的横截面积引起电阻偏大C. 电线的材料引起电阻偏大D. 电线的温度引起电阻偏大2. 关于铜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导线是导电能力最好的导线B. 铜导线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C. 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电阻变小D. 铜导线的温度升到足够高时,电阻为零3.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 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 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D. 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4. 一盏白炽灯,没有通电时,灯丝的电阻 零(填“等于”或“不等于”),白炽灯正常发光1时后电阻为R1,不发光时的电阻为R2,则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R1 R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2L时,其电阻为 ,当把它对折后使其长度为L/2时,电阻为 ,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L/2,则电阻为 用含有R的式子表达)6. A、B是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丝,且A的横截面积大于B的横截面积,则A的电阻 B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流过A的电流 流过B的电流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流过A的电流 流过B的电流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R=ρ,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而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红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3:电阻率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于是小红找来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材料长度L/m横截面积S/m2电阻R/Ω电阻率ρ/(Ω•m)1铜1.01.0×10-70.171.7×10-82铜2.01.0×10-70.341.7×10-83铜1.00.5×10-70.341.7×10-84铁1.01.0×10-71.01.0×10-75镍铬合金1.01.0×10-711.01.1×10-6(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1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5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一段长10m,横截面积为2mm2的铁导线的电阻是 Ω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温度越高,金属导体电阻率越 8. (杨浦区二模)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利用图中演示板上的金属丝进行实验,已知板上各金属丝横截面积都相同,A、B、C、D长度相同,C、D和E为镍铬线,A为铜线、B为铁线实验过程如图所示a) (b) (c) (d)①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电阻大小。
②分析比较如图(a)与(b)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分析比较如图(b)与(c)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分析比较图(b)与(d)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变阻器同步练习1.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B. 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绝缘的C. 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D. 瓷筒与线圈之间不能绝缘2. 将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前滑片放在最左端B. 实验开始前滑片放在最右端C. 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 4.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A. M连c,N连d B. M连a,N连b C. M连c,N连a D. M连c,N连b5. 如图所示是汽车油量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中油量表实质是一个电流表,当油量减少时( )A. 电路中电阻增大,电流减小B. 电路中电阻增大,电流增大C. 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减小D. 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6. (多选)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
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B. 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C. 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入电路另一点,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D. 将B、C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7. 如图所示,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连入电路中,要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则变阻器滑片( )A. P1在B1,P2在B2 B. P1在A1,P2在B2 C. P1在A1,P2在A2 D. P1在B1,P2在A28. 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9.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一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 种接法;“20Ω”指的是 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A”指的是 2)现在给出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二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 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 根导线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电阻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A 解析:根据“通过导体1的电流比通过导体2的电流小”可知,导体1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即导体1的电阻大,故A正确2. B 解析:A.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故A选项说法正确;B. 实验用的小灯泡的电阻约10Ω左右,故B选项说法错误;C.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故C选项说法正确;D. 人的双手间干燥时的电阻约为1000~5000Ω,故D选项说法正确3. D 解析:商店里的电子秤是利用压敏电阻会随压力的变化,而转化成电流的变化原理制成的4. 5000,106 解析:5kΩ=5×103Ω=5000Ω,1MΩ=106Ω5. 灯泡的亮度;电流;小 解析: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即灯泡越亮,电阻越小,灯泡越暗,接入的电阻越大;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作更为准确的判断;示数大表示导体电阻小6. 电阻,26Ω 解析:表盘中有字母Ω,是电阻的单位,说明该电表是测电阻的;根据指针所在的位置可知,示数为26Ω。
7. 电阻会阻碍电流,有时我们希望它越小越好,如高压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小越好,可以减小电能在输送线电路的损耗;但人们需要的电流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该大时不要小,该小时不要大;以照明为例:家里都用大功率的灯泡既浪费电又觉得刺眼,都用小功率的灯泡又很不方便,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灯丝中的电阻大小来满足不同需求;又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来定量计算电路中电压以及相关电学量的大小;再如,在限流电路中,我们可以采用接入大电阻的方法,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电路元件等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B 解析:当导体的长度、材料、温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本题中的条件即为直径小,电阻大2. C 解析:A. 银的导电能力比铜导线的导电能力更好,故A错误;B. 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导线材料不变,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B错误;C. 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导线材料不变,相当于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变大,导线电阻变小,故C正确;D. 随温度的升高,铜导线的电阻变大,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电阻为零,故D错误3. C 解析:A. 小灯泡越亮,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错误;B. 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夹子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B错误;C. 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故正确;D. 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