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48928181
  • 上传时间:2018-07-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7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匮要略选读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主讲 牟慧琴概念:l以症状如豚之奔命名.l症状表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 止为特征l冲脉:起于胞宫,出于足阳明胃气街(气冲)穴l冲脉为血海奔豚词句出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l奔豚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曰:“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 ;足不收,不得前后其所言沉厥奔豚系 指一种邪中肾脏,下肢沉重、厥冷不便活动的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关于奔豚l奔豚:“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 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 人喘逆,骨痿少气其所言肾积奔豚属五 积之一,腹中素存有形积块,表现出气上 冲无定时,呼吸困难、表浅,四肢痿弱无 力的一种病证 l可见三部经典同用奔豚,但其含义完全不同 《中医文献杂志》1998年第3期杨雨田撰文l提出对奔豚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l宋金之前,一般沿袭《难经》之说,认为奔 豚病为肾积奔豚;l元至明清,则推崇仲景之说,认为奔豚是气 逆上冲而不是少腹有积块;l建国至今,分为肝肾两型,认为是肝气上冲 与肾气上冲奔豚气含义认识有两种观点1)小猪l“豚“指小猪病曰“奔豚“是形容本病发作 时,其气上冲,如豚窜奔突,乃从症状特 点来命名。

      如尤怡曰:“前云惊发,此兼言 恐者,肾伤于恐,而奔豚为肾病也,豚, 水畜也;肾,水脏也,肾气内动,上冲咽 喉,如豚之实,故名奔豚《心典》) 陆渊雷的《今释》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选读》皆持 此观点2)江豚l“豚“指江豚认为本病与肝风生火上逆,肾 气生寒而上逆凌心有关,恰与江豚之遇烈风 或暴雨而出之性相似,此是从病机角度来命 名代表医家如黄树曾,曰:“奔豚谓如江 豚之奔突,已言之矣少腹,脐下少腹两旁 也少腹为胞中血室发作欲死,谓发时如 江豚之上突冲急且痛,令人不能忍受也 (《释义》)考证:豚为小猪l(《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第4期)陈纪藩主编《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中言:“然据考证, 从春秋战国至汉代“豚“字每多指小猪,而未有代称 “江豚“者似以第一种解释更近仲景原旨 评价:l以上两种说法各有道理,皆喻奔豚气病发作 之征张启文在分析了奔豚气的机理后指出 :奔豚气虽在《金匮要略》中作为一个病名 专题讨论,但实际上是作为各种病邪引动冲 气导致气机逆乱的一个证候而见于其他疾病 名谓“奔豚“,只不过是借喻其气机逆乱上 冲的严重程度而已奔豚气与肾积奔豚、寒疝、冲疝关系l《金匮》奔豚与《难经》肾积的病机、方、治,认为二者 互有联系,不过一兼相火,一纯为浊阴上逆(《中医杂志 汇选》1924年第1,2期)。

      l萧珙认为《金匮》奔豚气病的主观感觉上下冲动情形与《 难经》肾积奔豚很相似,但没有肾积奔豚的积块是二者的 根本区别;寒疝是因寒而发,痛在腹部为主,无积块可见 这与奔豚气冲为主,并见精神症状者不同(《上海中医 药杂志》;1957年第12期)王拯民又提出《素问》中的 冲疝与《金匮》的奔豚气不同,前者的病源是“疝“(《中 医杂志》1957年第6期)从症状上病因上将三者作了鉴 别,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议奔豚气治疗l谢天心提出:治疗本病,除按《金匮》中奔 豚汤、桂枝加桂汤、苓桂草枣汤随证选用外 ,后世《外台》、《肘后》、《圣惠方》及 李东垣、王肯堂等医书、医家所载治奔豚方 ,可补《金匮》之不足(《新中医药》 1958年第6期)奔豚气治疗l伍治焱强调,火逆奔豚以奔豚汤为主方,李 根白皮为主药;水逆奔豚有已发和欲发两型 ,均以桂为主药;至于李东垣、王肯堂所制 奔豚丸,是治肾积奔豚之方,不可误用(《 四川中医》1986年第9期)提示我们临证 应详加辨证,正确选方,方不至误奔豚气病病因病机:原文l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 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l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 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1)奔豚气病病因病机:分析1、奔豚气病从惊恐得之:惊恐属七情邪气,内伤脏 腑之心、肾 2、由奔豚汤得之,奔豚与肝血虚有关 3、病因:心、肝、肾血虚,受邪气所迫,而无力抗 邪,冲脉为血海,发动(为之帮助)以应急迫 产生冲脉冲逆的症状 4、邪迫何脏,气冲逆于何脏,说明冲脉发动为之助奔豚气病病因病机:病因:心、肝、肾血虚,受邪气所迫,而无力抗邪, 病机:冲脉为血海,发动(为之帮助)以应急迫产生冲脉冲逆的症状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肝血虚受邪)l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2)l奔豚汤方:甘草 穹藭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 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 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 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奔豚汤方剂意义:l奔豚汤组成:甘草、 穹藭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 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l方解:l其中 穹藭 、当归、芍药养肝血;l 黄芩,生葛,甘李根白皮,清泄肝热;l 半夏降逆化痰;l 生姜、甘草,和中,调和药性之太过寒凉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心血虚受邪)l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炙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3)l桂枝加桂汤方: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 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心血虚受邪奔豚气病病机分析:1、心血虚人,发汗后,烧针(更迫)令其汗:汗为 心之液,使心气更虚 2、针处被寒,乃外感寒邪:寒凝经脉,经脉凝瘀 (未见全身疼痛者,在于血虚,反映不出) 3、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说明 冲脉发动以应急迫反映为经脉部位核起而赤 ,寒凝经脉) 4、治疗方法:炙其核上各一壮,温热疗法 与桂枝加桂汤温通经脉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肾血虚受邪)l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 枣汤主之4)l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获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 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 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 取用之)肾血虚受邪奔豚气病病机分析:1、肾虚之人,发汗后:膀胱津液损伤,肾气受累 2、肾气不足,膀胱津液损伤:膀胱开合不利,水无 出路,小便不利,症状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总结:l奔豚气病由心肝肾阴血不足,感受邪气所迫 ,无力抗邪,则血海冲脉发动以应急迫。

      l心受邪则冲脉发动以应心l肝受邪则冲脉发动以应肝l肾受邪则冲脉发动以应肾l平定冲脉的方法亦以应各脏的生理功能而治 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