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功率因数、峰值系数、浪涌系数的概念.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119095
  • 上传时间:2017-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7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功 率 因 数 、 峰 值 系 数 、 浪 涌 系 数 的 概 念已发布 2009/04/23 03:01 下午 | 已更新 2009/05/04 04:22 下午 | 解答 ID 9867 功率因数、峰值系数、浪涌系数的概念功率因数、峰值因数和浪涌系数经常用来表述 UPS 的性能 功率因数:功率是描述能量传输的参数,直流系统中,功率就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交流系统中,功率就不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乘积,系统中一部分电流并没有提供给负载,我们称之为谐波电流由此产生视在功率(VA),大于有功功率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之间存在的系数就是功率因数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用伏安(VA )来表述视在功率,而用瓦特(W )来表述有功功率 线形负载的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无甚差别,但是对于很多负载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计算机设备的功率因数一般为 0.65,这就意味着视在功率比有功功率大将近 50% IT 类设备,例如服务器,路由器,HUB,存储设备等,电源部分由于采用了功率因数矫正设计,对于电网来说,它们近似于线形负载相对于日光灯、电机等负载来说,这种负载较为清洁,产生较少的谐波电流 电池运行时间和 UPS 的有功功率有关系,但是,很多厂家在注明电池在满载下的运行时间时都标明伏安,而不是瓦特。

      例如,一台 10K 的 UPS 满载下可以运行 20 分钟,在负载功率因数为 0.65 的前提下,负载量满载时只有 6500W,而此 UPS 有功功率为 9000W,这就意味着实际负载量为 6500/9000,即72%而 20 分钟的运行时间在实际以瓦特为单位的满负载下就不足 20 分钟为了避免造成这种误解,机器的运行时间参数应该以瓦特而不是伏安为基础 峰值因数:是指电流峰值与平均值的比率,大部分电气设备的峰值因数为1.4,PC 机峰值因数为 2 至 3若负载的峰值因数大于 1.4,前端供电设备必须提供负载所需要的峰值电流,否则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波形会产生失真负载峰值因数因前端供电设备的不同而有差异,甚至当负载从一个输入插口移到另一个插口时,峰值因数也会有所变化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峰值因数是计算机负载所固有的,而实际上,它是负载与电源相互作用的结果负载的峰值因数数值取决于电网的电压波形,在电源设备输出电压波形为纯正弦波的前提下,没有输入功率因数矫正设计的负载的峰值因数一般为 2 到 3,在电源设备输出电压波形为阶梯波的前提下,此种负载设备的峰值因数一般为 1.4 至 1.9SU 机型在带满载时峰值因数为 3,带半载时峰值因数为 4,1/4 负载时峰值因数为8,BK 类产品满载时峰值因数为 1.6,半载时为 2。

      浪涌系数:此参数经常会和 UPS 系统中所采用的浪涌抑制相混淆浪涌系数与UPS 的瞬间过载能力有关,是用来表述 UPS 应对负载启动时产生的瞬间启动电流的数值电机、压缩机等负载浪涌系数较大对于计算机类负载来说,浪涌系数是机器正常工作时消耗能量的 1.15 倍,对于磁盘阵列等负载来说,此数值为正常工作时所消耗能量的 1.5 倍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Φ=P/S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 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 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编辑本段要求(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 100 个单位,也就是说,有 100 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 个单位的功率。

      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 70 个单位,却要付 100 个单位的费用使用了 70 个单位的有功功率,你付的就是 70 个单位的消耗)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 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 0.9 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 kw)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编辑本段对于功率因数改善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及电弧炉等,大多属于电感性负荷,这些电感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同时吸收无功功率因此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配电线路中变压器及母线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的效益。

      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因为供电局发出来的电是以 KVA 或者 MVA 来计算的,但是收费却是以 KW,也就是实际所做的有用功来收费,两者之间有一个无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 KVAR 为单位的无功功率大部分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几乎所有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电容性的非常少见编辑本段三者关系 也就是因为这个电感性的存在,造成了系统里的一个 KVAR 值,三者之间是一个三角函数的关系: 〖K_va〗^2=〖K_w〗^2+〖K_var〗^2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 KVAR 的值为零的话, KVA 就会与KW 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 1KVA 的电就等于用户 1KW 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 0.9~1之间,低于 0.9 时需要接受处罚编辑本段好处供电局为了提高他们的成本效益要求用户提高功率因数,那提高功率因数对我们用户端有什么好处呢? 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② 藉由良好功因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 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举例而言,将 1000KVA 变压器之功率因数从 0.8 提高到 0.98时: 补偿前:1000×0.8=800KW 补偿后:1000×0.98=980KW 同样一台 1000KVA 的变压器,功率因数改变后,它就可以多承担 180KW 的负载 ④ 减少了用户的电费支出;透过上述各元件损失的减少及功率因数提高的电费优惠 此外,有些电力电子设备如整流器、变频器、开关电源等;可饱和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弧设备及电光源设备如电弧炉、日光灯等,这些设备均是主要的谐波源,运行时将产生大量的谐波谐波对发动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容器等所有连接于电网的电器设备都有大小不等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产生谐波附加损耗,使得设备过载过热以及谐波过电压加速设备的绝缘老化等 并联到线路上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容器对谐波会有放大作用,使得系统电压及电流的畸变更加严重。

      另外,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的基波电流上,会使电容器的电流有效值增加,造成温度升高,减少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谐波电流使变压器的铜损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音增大、绕组附加发热等 谐波污染也会增加电缆等输电线路的损耗而且谐波污染对通讯质量有影响当电流谐波分量较高时,可能会引起继电保护的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的误动作 因此,如果系统量测出谐波含量过高时,除了电容器端需要串联适宜的调谐(detuned)电抗外,并需针对负载特性专案研讨加装谐波改善装置编辑本段改善电能质量的理由为什么说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改善电压质量? 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所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线路的电压损失越大即送至用户端的电压就越低如果 110KV 以下的线路,其电压损失可近似为:△U=(PR+QX)/Ue 其中: △U-线路的电压损失, KV Ue--线路的额定电压,KV 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KW 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KVAR R—线路电阻,欧姆 X--线路电抗,欧姆 由上式可见,当用户功率因数提高以后,它向电力系统吸取的无功功率就要减少,因此电压损失也要减少,从而改善了用户的电压质量。

      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 COSΦ表示,其实最简单的测量方式就是测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得出的结果就是功率因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