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物理能级练习.docx
14页1、如图4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氢原子处于n=2的激发态,则当它发光时,放出的光子能量 应当时()A、13.6eVB、12.75eVC、10.20eVD、1.89eV2: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C、原子能量越大D、电势能越小3 :一个处于量子数 n=3的激发态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4: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第二能级E2=-3.4eV,如果氢原子吸收 eV能量,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如果再吸收1.89eV能量,还可由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则氢原子的 第三能级E3= eV5A: —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只发出频率为丫、丫、丫的三种光,且丫 <丫 <丫,1 2 3 1 2 3则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A、h B、h C、h D、h(Y +丫 +丫 )1 2 3 1 2 35B:—群处于激发态2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只发出6种频率光,且u Y,求:处于激发态A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时(填:“吸 2 ] 2收”“辐射”)光子,该光的频率为。
7:处于激发态A的氢原子吸收波长为入的光后跃迁到激发态B,处于激发态B的氢原子辐射波1长为入的光后跃迁到激发态C,入 >入,求:处于激发态A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时(填:“吸2 1 2收” “辐射”)光子,该光的波长为8、下列措施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的方法是()A、用10.2eV的光子照射B、用12eV的光子照射C、用14eV的光子照射D、用15eV的电子碰撞E:用10.2eV的电子照射一群处于23:图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 种?[]A.15B.10 C.4D.19、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列的说法中正()A、电子运动半径增大B、氢原子的能级增大n8543E/eV- -0.54 -0.85 -1.512 n8541 -3有多少3E/eV-0.54--0.85亞6.51-3.4确的是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电子的动能增大10、依据玻尔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任意的B、原子只能处于一系 续的能量状态中C、 电子运行的轨道半径越小,对应的定态能量就越小D、 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可以随意变轨移动n E/eV8 5 1 -54.64 -0.85-1.51-3.4E/ev列不连814--1.51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图,⑴:当氢原子从n = 3跃迁到n = 2 2-3.4 时要(填“吸收或放出”光子,光子波长为Hz ;⑵:有一群处于n = 41 子,它可能释放出种频率的光子;⑶用Hz的光子照射时才能使-13.6的氢原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12、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其电子的轨道半径r = 0.53 x 10-10m,则电子所在处的场强E =V /m,动能 E = eVk13: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 迁过程中辐射的光子.它们的能量和波长分别为EA、 人B、人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图,按照玻尔理论可以确A. 用波长为60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电离B. 用10.2eV的光子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C. 用能量14.5eV的光子照射,可使氢原子激发. A1 1 - 3.4eV厂T3.6eV-L 31eV示原子在三种跃EB、EC 和人 A、定()D. 用能量11.0eV的外来电子碰撞,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E. 用能量11.0eV的光子照射,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F:用14eV的光子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电离15:根据玻尔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第一和第二可能轨道上的:()A.半径之比为1 4B.速率之比为2 1C.周期之比为1 2D.动能之比为4 116: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示,现有每个电子的动能都为EK=12.89eV的电子束与处在基态的氢 Ke原子束射入同一区域,使电子与氢原子发生迎头正碰,已知碰前一个电子与一个氢原子的总动量为0,碰撞后,氢原子受激,跃迁到n=4的能级,求碰撞后一个电子与一个受激氢原子的总动能,已 知电子的质量m与氢原子的质量mH之比为m /mH=5.445 X 10-4H e H19:设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高能级b向低能级a跃迁时,电子动能的增量△ EK=EKa-EKb,电势能的 增量△ Ep=Ep-Epb,贝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P Pa PbA. A Ek>0、△ EpV0、△ Ek+A Ep=0B. A Ek<0、△ Ep>0、△ Ek+A Ep=0C. A Ek>0、△ EpV0、△ Ek+A Ep>0D. A Ek>0、△ EpV0、△ Ek+A EpV020: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 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 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二-f式中n=1,2, 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 n n2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 3A/16B. 7A/16 C. 11A/16D. 13A/1621: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 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n E/eV8 5 -0.544 -0.85-1.51迁到该空此电磁辐其中的一3.4 将跃迁时成空位(被-13.6发态回到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2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1 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 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X射线的能量为()A. 0.013MeVB.0.017MeVC.0.076MeV D.0.093MeV17:假设在NaCl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I-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氯化钠NaCl分 子,若取Na+与CI-相距无限远时其电势能为零,一个NaCl分子的电势能为一6.1eV,已知使 一个中性钠原子Na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而形成钠离子Na+所需的能量(电离能)为5.1eV, 使一个中性氯原子Cl结合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所放出的能量(亲和能)为3.8eV。
由此可算出,在将一个NaCl分子分解成彼此远离的中性钠原子Na和中性氯原子Cl的过程中,外界供 给的总能量等于 eV18: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1.4X103J,其中可 见光约占45%设可见光的波长均为0.55 “m,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太阳与地球 间距离为1.5X1011 m,则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大约为只要求二位有效数字)22: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乞e ,d3夸克带电量为-1 e ,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3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3.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a衰变成为F,再经”衰变成为G,再经a衰变成为H.上 述系列衰变可记为:E —— F —IG —— H,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Q —爭TR —,已知P是F的同位素,贝V ().A. 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 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 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 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1、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图示的干涉图样,其中甲图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乙图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
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BA. 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B. 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C. 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子,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D. 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 = 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 = 3 的能级向n = 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2、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林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图1)他们在一只阴极射线 管中充了要考察的汞蒸气极射发出的电子受阴极K和栅极R之间的电压UR加速,电子到达栅 极R时,电场做功eUR此后电子通过栅极R和阳极A之间的减速电压UA通过阳极的电流如图(2)所示,随着加建电压增大,阳极电流在短时间内也增大但是到达一个特定的电压值UR后.观 察到电流突然减小在这个电压值上,电于的能量刚好能够激发和它们碰撞的原子参加碰撞的电 子交出其能量,速度减小,因此刻达不了阳极.阳极电流减小eUR即为基态气体原于的激发能 得到汞原子的各条能级比基态高以下能量值:4.88eV,6.68eV,8.78eV,10.32eV(此为汞原子的电离能)若一个能量为7.97eV电子进入汞蒸气后测量它的能量大约是RA.4.88eV 或 7.97qVB.43、某原子核的衰变过呈是龙ReV 或 6.68eV知—T C,,下述说法中正确 数少2B.A核C比核A的质量数A.核C比核#的中子A.的C. 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多2D. 核C比核A的质子数少14、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 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 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A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n=-^,式中n=1, 2, 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 n 2俄歇电子的动能是3 7 11 13(A) - A(B) - A(C) & A(D) & A16 16 16 165、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 石中铀和铅含量来推算。
测得该岩石中现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时不含铅) 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