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代外来文化对其工艺的影响美术鉴赏.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390770553
  • 上传时间:2022-07-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朝时期外来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摘要唐朝风气开化社会繁荣与外域往来频繁,加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各种艺 术设计都有外来文化的影子在绘画与金银器工艺表现较为显著.关键词:艺术设计 外来文化 唐代绘画 金银器工艺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ethos civilized social prosperity and outland frequentintercourse,andtheinfluenceofthesilkroadofart and design, the shadow of foreign culture in painting and JinYinQi process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Keywords: art design foreign culture The tang dynasty paintings JinYinQi process唐代绘画与对外交流唐代社会的整体精神蓬勃向上,社会氛围积极开放,在时代赋予 的丰厚土壤之上,唐代美术必然获得空前的发展而绘画作为唐代美 术的首要代表,亦充分体现了对外交流的辉煌成果对外来题材的描绘唐代的人物画发展已走向成熟阶段。

      就绘画题材而言,画家们不 仅善于描绘上流社会,宫廷贵族仕女等的生活情态,外来题材也非 常流行,这恰恰是当时对外交往活跃的真实写照外来题材的画家中 名气最大的画家为阎立德、阎立本兄弟阎立本的重要传世作品《职 贡图》记录了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使节到唐朝朝贡的场面,共有波 斯(今伊朗)、百济(今朝鲜)、倭国(今日本)等国使节12人 这12国使者虽然站立姿势雷同,但或文静秀弱,或质朴豪爽,或机 智慧敏,呈现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独特气质,并 均具有作为使者的恭谨欣喜的情态图中人物比例准确,铁线描遒劲 流畅,敷色高古体现了作者卓越的造诣和极高的艺术水平在每个 使者的旁边,都用楷书记录了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地貌及风土 人情等情况全图主要采用高古游丝描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服饰纹 理据史载,阎立本还画过《步辇图》、《职贡狮子图》、《西域图》 等反映中亚题材的绘画作品图1-1对国外绘画的影响距离阎氏兄弟之后一个多世纪,活跃在唐朝画坛上的是周昉与张 萱两位画家周、张二人都以擅长画仕女画而著称.据《宣和画谱》 记载,张萱画过《日本女骑图》,周昉画过《天竺女人图》后人将 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是中国 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

      周家样”的艺术影响不仅遍布于唐 代中国本土,邻国新罗(今朝鲜半岛中部)的画家也为之推崇贞元 年间,新罗人到周昉曾活动过的江淮一带以高价求购他的画迹,传为 一时佳话日本奈良时代的佛教造像《吉祥天女像》明显是唐代周昉 的仕女画风格以及《鸟毛立女屏风》其仕女画造型更是直取“周家 样”之型反映出“周家样”风格的流传之广外来画风带来的影响文化交流并非单一,往往是双向互动、多元的唐初的中亚名画 家康萨陀曾流寓长安,因擅画奇禽异兽,千形万状而闻名于世还有 二位中亚知名画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父子则是来自于阗(今新疆 和阗地方)的贵族,他带来了一种来源于伊朗的,新的绘画风格尉 迟乙僧用这种绘画技法创作的形象带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明暗色彩,人 物形象凸现于画面之外,几至飘然欲出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乙 僧画云:“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眼大悲, 精妙之状不可名焉又光泽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 踪也这位大师创作的一幅“天王像”,一直流传到了现在[234] 据说,他的画风影响了画坛巨擘吴道玄,而且为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 所效法[235]尉迟乙僧还因为帮助将“铁线描”(即用粗细不变的线 条勾画人物的西方技法)尉迟乙僧的这种独具特色的铁线描、设色侧 重晕染的方法,令时人耳目一新,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产生极大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唐朝画家的有关异域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未 能保存下来,但从出土的壁画中,或可窥其一斑中外民族文化的交 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多数画科从此开始明确并日臻成熟 唐代绘画作为唐代美术的首要组成,亦是雄健磅礴的盛唐气象的重要 部分,也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因为开放而 强盛,因为强盛而更加开放唐代绘画史也因为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 流而更加丰富多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以雄浑博大的气度为世界艺 术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外来文化对金银器工艺的影响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 荣唐朝以博大宽厚的气度与谦虚诚恳的心态同世界各国所进行的经 济文化交流,其规模、层次和力度都堪称中国古代之最,大唐文化也 因此而显示出强烈的世界性对此,唐代金银器表现得尤为明显工艺――吸纳创新并举唐代由于对外交流更为广泛,西方金银器物的捶揲工艺、造型艺 术和装饰纹样在大量传入的同时也逐渐与唐代的创新融为一体,使中 国古代金银器风格突变,造型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浓郁的西域风格和 鲜明的民族气派并存,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 内涵,体现了它们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丝绸之路”的繁荣。

      唐朝的政治开放和中西交通的繁荣 ,与周 边国家的交往也很频繁,使很多外国商人、工匠也来到中国西方的 金银及器物伴随交往也随之输入,尤其是栗特和波斯萨珊输入金银器 最多在金银加工技术上两汉以来脱胎于青铜铸造而日见独立的金属 加工工艺,到唐代取得与传自中亚细亚古国粟特、波斯萨珊、印度、 东罗马的金银加工技术和装饰艺术相融合,不仅在仿制异域造型和纹 饰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锤揲和焊接等技法唐朝通过这条古道,把 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连接起来器形――融通中西文化在器形方面,唐代金银器中的外来影响也相当明显主要是受波 斯萨珊、中亚粟特及罗马拜占庭等地文化的影响唐代金银器种类大 致分为:食器、饮器、盒、装饰品及宗教等用具, 而食器、饮器、盒的 造型是唐代最典型的主要金银器皿初唐时期是金银器皿受西方的影响最强烈的时期高足杯、带把 杯、折棱碗、长杯等五曲以上的器物和器身呈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 其装饰特点是划分出许多区段来配置图纹,装饰区间多在 8 瓣以上, 这些区间瓣多錾刻成U形或S形具有明显的栗特、波斯萨珊朝金银 器等外来风格唐代金银器中有为数不少的各种带把杯。

      带把杯不见于中国传统 器形中,其造型当源自粟特地区出土的唐代带把杯,一部分系直接 从粟特输入,另一部分是仿粟特器物制造的高足杯最早出现于罗马 时代,拜占庭时代沿用罗马—拜占庭式的高足杯在唐代以前就已传 入中国唐代金银器中的大量高足杯很可能是受拜占庭器物形制的影 响而制作的由于萨珊控制着中国通往拜占庭的交通要道,拜占庭器 物对唐代金银器的影响也有可能是间接的高足杯这种西方特征的器 物传入中国以后,唐代工匠并未直接地全部仿造,最为明显的是器物 的装饰纹样唐代高足杯上的纹样主要是缠枝花草、狩猎和各种动物 纹,都是常见于其他种类器物上并为当时人们所习惯和喜爱的纹样唐代的外来金银器皿在中国的实用价值并不大,多是作为奇珍异 物收藏赏玩那些仿粟特的带把杯、仿拜占庭的高足杯和仿萨珊的长 杯虽然出现一时,却并没有广泛流行但是通过模仿,工匠掌握了西 方金银器制作的主要工艺,使得唐代金银器的总体风格为之一变,一 些不见于中国传统的新器物也纷纷出现唐代金银器中的输入品、仿 制品和创新品的演变过程,正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扬弃及与中国传 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纹样 博采众家之长对外来纹样的大量吸收是唐代金银器装饰方面的一大显著特点。

      越是早期的器物,所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外来纹样主要有立鸟纹、翼 兽纹、缠枝鸟兽纹、连珠纹和摩羯纹等当然,唐人对外来纹样并不 是一味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吸收的过程中逐渐改造变为唐代自身文化 的一部分它既反映了唐人非凡的开放态度,又体现了唐人在成熟的 开放心态下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总之,唐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上的创 新,在金银器纹样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例如摩羯纹:摩羯是印度神 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神异动物,被尊奉为河水之精、生命 之本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中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对于唐代金银器来说,西方对中国的 影响是主要的,而影响又是相互的在金银器上,西方国家和地区也 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唐代的文化因素比如唐代的缠枝卷草纹、云气纹 利鱼子纹等纹饰工艺就为粟特银器所取法中亚西亚传统的银器只有 圆形口的,后来也出现有分曲花瓣口形制,这明显是中国影响的结果唐代金银器造型艺术既总结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又开阔了思路,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中的丰富营养,适应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审美 的需要,逐步创造出崭新的面貌,反映出唐代文明的开放与博大唐 代在金银器造型艺术和制作工艺方面,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 目的崭新文化。

      结束语:唐代采取开放政策,中西交流频繁,国家繁荣富强,昌明发达, 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中土,带来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艺术文化,并逐步 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1] 于溟•书画艺术[M].江苏省无锡市:江苏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书画 艺术杂志编辑部,2006 年第04 期[1] 垄国强•与日月同辉一中国古代金银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2] 曹燕萍•金银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3]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李炳武,韩伟卷•中华国宝:陕西珍贵文物集成:金银器卷[M]..西 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⑸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长沙理工大学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思考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结果由本人承担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年级与班级:测绘 09-01 论文作者签名:刘佳杰2011 年 12 月 8 日论唐代美术唐朝时期外来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姓 名 刘佳杰 年级班级 测绘09-01专 业 测绘工程长沙理工大学2011 年 12 月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唐代绘画与对外交流1.1对外来题材的描绘 (X)1.2对国外绘画的影响 (X)1.3外来画风带来的影响 (X)2. 外来文化对金银器工艺的影响2.1工艺 吸纳仓U新并举 (X)2.2器形——融通中西文化 (X)2.3纹样 博采众家之长 (X )结语 (X)参考文献 (X)附录 (X)后记 (X)。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