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版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pdf
6页1 6 人教版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中考有很多的科目,其中历史是同学们拿分的关键,那么,同学们对历史知识总结的怎么样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考点 1 :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3 、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三 考点 3 :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 、统一时间: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 秦始皇图) 2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 、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考图) 2 6 4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
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 、地点:大泽乡( 安徽) 2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 、西汉 时间:前 202 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 、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 一) 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3 6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 、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 、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 、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 x 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 、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4 6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 x 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四 考点 4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政权分立的基本情况 (1)赤壁之战: 208 年 1 、交战双方:曹操 vs 孙刘联军 2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3 、影响: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 形势图) 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后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 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222 年,孙权称王229 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263 年,魏灭蜀280 年,西晋灭吴,三国历史结束 (3)两晋 西晋 265 年,建立者司马炎,316 年灭亡 东晋 317 年,建立者司马睿,都城健康 (4)南北朝(420-----589 年) 南朝:宋 齐 梁 陈 北朝: 北魏分裂为: 东魏 北齐 5 6 西魏 北周 二、民族融合 1)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主要内容 1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2 、颁布均田令; 3 、迁都洛阳; 4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 加强民族融合的具体措施) a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b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c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d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e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f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 历史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 、人口南迁 时间:东汉末年至北魏统一前 地区:益州、荆州、扬州地区及闽南流域和岭南地区 结果: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 三、江南的开发 6 6 时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原因:1、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3 、南方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南迁流民 4 、政治重心南移 5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 雨量充沛,气候湿热,土地肥沃) 6 、大量农作物的引种和推广 7 、南北方劳动人民交往和辛勤劳动 史实:1,兴建许多水利工程 2 ,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 ,江南种植水稻为主,绿肥、牛耕、粪肥推广 4 ,小麦的种植在江南推广 5 ,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也得到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