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第三节 平衡的移动.ppt
25页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V正= V逆平衡状态V逆V正t1t一定条件下t20在t2时,改变条件,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t3t4V正,V逆,新平衡状态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 V正=V逆) 条件改变 ( V正V逆) 新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 V正=V逆) ?V正=V逆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的移动改变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有何影响呢? K旧平衡被破坏Q= 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 改变外界条件加入催化剂 压强改变,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体系K变温度改变Q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改变 压强改变(气体参加)当Q=实现新平衡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操作条件改变现象结论放入热水放入冷水温度升高温度降低颜色变深颜色变浅(NO2)增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吸热方向移动教材P47将一个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玻璃球分别浸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持续一段时间直到颜色不再发生变化为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放热反应)红棕色无色原理: 2NO2N2O4(吸热反应)步骤(NO2)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A: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结论:B: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2NO2N2O4 H0温度升高,K2K1温度改变,K改变,平衡移动解释:正向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 K1=N2O4NO22T1=298 K2=N2O4NO22T2=37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解释:2NO2N2O4 HK1正向放热反应,温度降低,K值增大 K1=N2O4NO22T1=298 K2=N2O4NO22T2=273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Cl3 +3KSCN Fe(SCN)3 +3KCl 浅黄色 红色原理:操作条件改变现象平衡移动方向加少量FeCl3固体加 少量KSCN固体溶液红色变深溶液红色变深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FeCl3增大CKSCN 增大教材P48结论: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方向C反增大,C生减小C生增大,C反减小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释: FeCl3 +3KSCN Fe(SCN)3 +3KClFe(SCN)3FeCl3KSCN3 K=KCl3浓度改变,Q改变,平衡移动,直到Q=C(Fe(SCN)3)C(FeCl3)C(KSCN)3 Q=C(KCl)3加入反应物FeCl3 , FeCl3 浓度增大,Q减小,QK,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反向进行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结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总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总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原理: 2NO2 N2O4 红棕色无色加压,体积缩小一半,先变深后变浅C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减压,体积增大一倍,先变浅后变深C减小;平衡向逆向移动解释: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化的反应,压强改变, Q改变,平衡移动,直到Q=K K=N2O4NO22 2NO2 N2O4 红棕色无色加压,体积缩小一半, N2O4 ,NO2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 Q=2N2O42NO22=N2O42NO22QK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2(g)+ H2(g) CO(g)+ H2O(g)2CO2H2O2CO22H2Q=加压,体积缩小一半, 各气体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Q=K,平衡不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使这种改变减弱的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升高体系温度降低体系温度增大体系压强 减小体系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课时训练11-16,17,18,21 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吸热反应方向放热反应方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T增大v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C增大v增大C增大平衡向C减小方向移动如果引起浓度增大则v增大加压,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正催化剂v增大不移动教材P52-1,2 P71-2WinP46-9平衡移动和图像问题A(g)+2B(g) 2C(g)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一、速度-时间图: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正tvv正v逆t1 t20tvv正v逆t1 t20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反应升高正吸t1 t2tvv正v逆0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m+n (、=)p+q增大逆P2C%tP1P20m+n=p+q二、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T1T2;tA的转化率T1T20P1P2;tB的转化率P1P20正反应吸热m+np+qm+np+q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压强图:某物质的转化率图的关键判断温度(或压强)的大小学会“定一议二”法。
WinP44-例题,3-1H2(g)+I2(g) 2HI(g)2SO2(g) + O2(g) 2SO3(g)比较:在容积固定的情况下,以下那个选项可以做为实现化学平衡的标志: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A(s)+2B(g) C(g)+D(g)均不能A可以B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