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记忆图.docx
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二十四节气表记忆图 篇一: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头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头上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特别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头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柔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宏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上升,天气逐步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头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珍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展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片面地区进入火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宏大地区一年中最火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头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 23日或24日,“处”为终止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终止,天气将变得清凉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特别名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清凉,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头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持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时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头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巩固,气温急速下降,降水展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那么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头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酷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时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聪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观念了,进入战国,魏国人石申编制了一张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关系的星图表,这是全世界第一张星图表,标志着中国的天文学走入一个新时代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为便当以 365 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为 29 天 阴历那么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时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阳历少 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 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 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
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蜕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举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置农活,举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向是深受农人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跟二十四节气好像,古代的黄道十二宫亦是以春分点为起点而把黄道分为12等份,因此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开头及终止日期或其前后一天必定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
图: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 注:十二星座对应的黄经度是在二千多年前定下的,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摇摆,现在观测到的星座位置与黄经度已不符 节气与西方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有对应的关系但黄道十二宫是时间段而不是时点 白羊座对应于春分到谷雨 金牛座对应于谷雨到小满 双子座对应于小满到夏至 巨蟹座对应于夏至到大暑 狮子座对应于大暑四处暑 处女座对应于处暑到秋分 天秤座对应于秋分到霜降 天蝎座对应于霜降到小雪 射手座对应于小雪到冬至 摩羯座对应于冬至到大寒 水瓶座对应于大寒到雨水 双鱼座对应于雨水到春分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体验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体验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其次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展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切实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概括时间: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 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 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太阳一年里在恒星间或天球划过的轨道称为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启程,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图:回归年、朔望月和二十四节气 春分和秋分昼夜平分,夏至昼最长(北半球,下同),冬至昼最短,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确立的气其后参与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至于其他的节气,便以该段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或农业活动而命名,这些节气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由于24节气是根据中国的气候制定 篇二:宋加菊二十四节气表创新作业说明 二十四节气表创新作业说明宋加菊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学好第五单元的24节气,理解其内涵及原理特设计24节气表的作业,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并对此产生兴趣通过有理解性的涂色、连成诗句,利于学生背诵、通过展览、举行口头评价交流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形成 原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处境,农事完全根据太阳举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参与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表编辑 二十四节气歌编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作业:另附, 篇三:《中国24节气》全释、图文并茂 《中国24节气》 立春:立是开头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头 雨水:降雨开头,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 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沛而实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头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头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火热的夏天到临 小暑:暑是火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头火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头 处暑:处是终止、潜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火热的暑天终止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头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头 小雪:开头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到临 小寒:气候开头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 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