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乐坛的衰落.pdf
4页论香港乐坛的盛兴和衰落香港粤语流行歌曲,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在中国乐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粤语歌曲曾经风靡了大江南北,年轻人都以会唱一口标准的粤语歌曲为荣,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虽然粤语歌仍然活跃,却已没有曾经的辉煌, 慢慢的没落在如今多元化的乐坛之中粤语歌发展至今,已经半个世纪有余六十年代的香港,基层居民开始哼唱一些由粤剧改编过来的口水歌,那时的粤语口水歌还只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乡下歌曲” 到了 70年代,随着香港电影的蓬勃发展,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带动了一股潮流,掀起了粤语流行歌曲蓬勃发展的时代 因此,许冠杰被称为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山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完成了古典与流行的嫁接,对现代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冠杰对于粤语歌曲的开创使得80 年代的香港乐坛出现了喷井式的发展,涌现出了一位又一位才华横溢的巨星,诸如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罗文,叶倩文等等他们带来了一首又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从香港唱到台湾,唱到大陆,唱到东南亚,唱到世界各地拥有华人的地方, 谭咏麟从 80 年代初一直红到 80 年代末隐退歌坛 BEYOND 乐队的崭新创作,充满精神的音乐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人。
而张国荣更是进入韩国娱乐市场,成为韩国最红的明星之一,当现在中华年轻女性为一个个韩国明星痴醉之时,殊不知20 多年前韩国人心中的“欧巴”很多是中国人随着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淡出或退出乐坛,新一代的巨星们陆续登上舞台,成为粤语歌坛的新的领航者而以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组成的四大天王正是其中最火最具代表性的90年代“四大天王”热潮并不仅局限于香港,四人影响力迅速传播到了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整个东南亚,他们成为了时代的符号,更是因为四大天王, 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四人的唱片、磁带、海报被抢购,而他们的穿着、发型、声线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他们垄断了整个香港乐坛,但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垄断也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巅峰过后,迎来的就是衰落 随着 1997 年香港回归和亚洲金融危机,大陆流行乐的兴起和香港经济的萎靡,一点点冲击着香港娱乐行业,但 21 世纪初的粤语歌坛还是很有生命力的,天王们宝刀未老,又涌现了古巨基,陈奕迅,陈慧琳,郑秀文等歌手,然而这些歌手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已经比不上八九十年代的前辈们了,而最近两年,在中国音乐圈里能挑大旗的人似乎只剩下陈奕迅了。
不仅仅是音乐,就连当年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在全球都有影响的香港电影,无论在产量或者质量上都急速衰退曾经大中华地区的主流娱乐文化,为何今天衰落得如此之快,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从小听粤语歌长大, 喜欢看香港电影的我来说,香港娱乐业的衰退让人心痛,同时也让人深思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倘若不顺从时代的发展,不跟随时代主流,等来的很可能就是落后与淘汰,无论是实业也好,金融业也好,文化产业也好,任何行业都要在发展中不断改进, 与竞争对手之间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持久发展最近十年,随着大陆流行音乐的崛起,韩流在东亚的风靡,日本音乐的持续强势, 香港乐坛受到巨大的冲击 而受到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中日韩的流行音乐在结合欧美元素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说唱,快歌, J-pop ,K-pop 等等形式的流行音乐涌现出来,多元化的音乐市场里加速了旧产品的淘汰 而香港乐坛在前辈巨星们渐渐老去后,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缺乏具有音乐才华的年轻人,缺乏对流行音乐的承接与创新, 再加上本土市场狭窄, 缺乏专业的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对年轻人的培养, 还有香港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都成为了香港娱乐文化产业衰落的原因。
在这些因素面前, 粤语歌似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它的生命力在一点一点的被蚕食,如若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很可能十几二十年以后粤语歌将会在华语乐坛中谢幕,只能成为极少数人哼唱的民间小曲, 而广大粤语歌迷只能传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粤语歌曲,久而久之,它真的会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对于香港乐坛, 一直以来就比较缺乏创造型的歌手,尤其是八十年代,有很多流行一时的歌曲是从日本歌曲改编而来的,比如《千千阙歌》 、 《红日》 、 《遥远的她》等等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改编的歌曲在市场上很成功,也非常流行,至今仍在传唱但是过多的改编他国歌曲来制作专辑, 会在很大限度上限制歌手和填词人的创作力并且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还出现了一歌奇怪的现象,创作型的歌手并没有在乐坛上得到与本身实力相符的地位,比如香港最著名的创造型歌手黄家驹,虽然今天他的歌曲是中国大江南北传唱度最高的粤语歌,但是当时他和BEYOND 乐队在香港却没有大红大紫,只能算是二级歌手,是无法与谭张梅陈等顶级巨星媲美的,乐队上也比不过当时红极一时的达明一派, 因此九十年代便把事业中心转向日本另一位创作型歌手王杰,在音乐事业走向巅峰之时,却突然销声匿迹这种现象导致很多创作型歌手被抹杀在摇篮里,让香港音乐趋向畸形。
或许这才是导致香港乐坛地位急骤的最重要的原因打开酷狗音乐,里面大半都是粤语歌曲,细细的欣赏,静静的品味,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看着今天粤语歌的没落, 我更愿意去相信,它总有一天可能涅磐重生, 在铸辉煌即使今时今日以没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涌现, 但香港音乐二十余年的辉煌所留下的经典乐曲,已足够我听一辈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