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博兴县八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11页1山东省博兴县八校山东省博兴县八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 2B 铅笔把准考证号涂黑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务必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4.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卷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小明暑假间阅读了中国大皇帝书系之《隋文帝》,他了解到隋文帝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其标志性事件是( )A.隋代北周 B.隋军灭陈 C.杨广即位 D.隋开运河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③所代表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大统一④④23、武则天于 684 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
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4、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秧马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5、“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A.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吐蕃归属唐朝管辖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他被人们称为 “诗圣”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7、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 500多人。
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日友好 B.传播日本文化C.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及制度 D.求取佛经精义8、唐代,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新罗 C.大食 D.天竺9、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 )A.外族入侵 B.安史之乱 3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10、清•赵翼记载:五代乱世“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这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 )A.藩镇称雄一方 B.社会动荡不安C.阶级矛盾尖锐 D.官员贿赂成风11、有位历史老师十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1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派武将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C.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14、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下列不属于其表现形式的是( )A.定期换防,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B.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 C.文臣统兵,甚至主持军务 D.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15、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 元昊 B. 完颜阿骨打 C. 耶律阿保机 D. 赵匡胤416、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来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请求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17、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条件是( )A.宋向元昊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C.北宋撤回军队 D.西夏给宋岁币18、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在抗辽斗争中不断壮大,后来建立了金政权。
它的建立时间是( )A.1038 年 B.1115 年 C.1125 年 D.1127 年19、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20、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 A.文天祥 B.寇准 C.郑成功 D.岳飞2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22、1206 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西夏、金 B.南宋、辽、西夏、金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23、元朝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来治理国家,下列不是其主要表5现的是( )A. 注重农桑 B. 整顿吏治 C. 建立年号 D. 合并州县24、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 )A. 统一了全国 B.接受中原文化 C.回族形成 D.疆域最为辽阔25、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枢密院 B. 御史台 C. 御史大夫 D.通判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27 题 12 分,第 28、29 题 13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1)“以古为镜”是指唐太宗吸取什么历史教训?被唐太宗称为“明得失”的镜子的是谁?他在位期间社会出现什么局面?(3 分)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2)材料二中的“开元”指是谁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是因为什么他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4 分)材料三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战乱景象?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谁追求享乐,任人唯亲?什么势力的膨胀也是出现这一景象的重要原因?(3 分)6(4)从唐朝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 分)27、公元 6 至 10 世纪,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其繁荣与开放光耀世界,令人神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 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唐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选拔官吏看重的是什么?(3 分)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的几件大事国别人物内容结果天竺①西行取经游历十几年,带回许多佛经日本②东渡日本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新罗崔致远入唐求学写下大量诗文,流传至今( 2)结合所学知识,表中①②处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3 分)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3)材料是他执政时经常说的一句古人的话,由此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治理国家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这一“民本思想”?(3 分)7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4)图一中的字“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图二中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图三中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请你按顺序写出唐朝的这三位书法名家3 分)28、仔细读图,完成问题B CACD图一 图二 图三(1)请你写出图一中建立 A、B 两个政权的民族和 C 政权的都城3 分)(2)图二中 C 和 D 政权的边界线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之后,双方边境较长时期处于什么局面?(2 分)8(3)仔细观察图二、图三,并结合所学,请你举出元朝在统一过程中灭掉的两个政权2 分)(4)图三反映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我们博兴县在当时归哪一行政机构管辖?元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管辖台湾和西藏的行政机构是什么?(4 分)(5)以上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 分)29、历史教授杨渭先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上亦占领先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