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合肥特色的城镇化战略研究与探索(王爱华)2.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2908372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肥市城市规划2003年学术论文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探讨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摘要:21世纪以来,作者为探讨具有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合肥市城镇化发展 背景即全球城镇化发展特点、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目标等方面入手, 分析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研究提出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思路和指导 原则,并提出了实现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中心城市突破”理念关键词:合肥特色 城镇化 发展战略作为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一一合肥,具有长江中下游和华东地区的区位优势,其地域 的城镇化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深 入研究和探讨创造合肥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合肥尽快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1.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背景1. 1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现代城镇化的世界性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后期战后重建工作及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利益调整,促使城镇的吸引力大大增强随 着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陆续独立,城镇人口迅速上升,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在当今达到 空前的水平,纵观全球城镇化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1) 发展中的国家成为推进世界城市化浪潮的主体;(2) 居住在大城市中的人口增多,大城市发展速度加快;(3) 世界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交通业、信息业革命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4) 全球城镇化水平的严重不平衡,表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和城镇规模大小的 区域差异据有关资料预测全球城镇化水平:到2000年,世界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6. 6%, 2010年 超过50%, 2025年达到60%附 表1, 2, 3)附表1部分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国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城镇化%75898474739585资料来源: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83年)附表2部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国名巴基斯坦蒙古加纳埃及印尼菲律宾罗马利亚希腊城镇化%3460354433525564资料来源: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3年)1. 2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1) 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特点: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工业化污染防治、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动化的进程同步发生;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国家 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养城市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克服“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弊病,切实提高我国城 镇化的整体水平;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式转型。

      同时,也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城 镇发展的一种基本原则;我国城镇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1. 3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目标(1)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以合肥市为中心、省辖市为骨干、县城为纽带、中心建制镇为基础的城乡协 调发展的省域城镇体系,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省会城市、重点发展省辖市二是建立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民主化和科 学化的新型城镇管理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三是研究出台适应我省发展要求的城镇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2)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和工作重点:一是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切实落实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措施;二是深化土地制度 改革,充分利用城镇土地资源,加强建设用地宏观调控,实行跨地区调剂建设用地指标和 占地补差平衡政策;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建立多元化行政管理机制;五是深化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六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实行重点城镇扶持政策; 七是科学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八是优化省域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一中心”一合肥“二线”一皖江城镇带、京沪铁路城镇带,“三片”一一皖中 城镇群、皖西北城镇群、黄山旅游城镇群的建设。

      2.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2.1合肥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全市辖3县4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市 域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达1672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 450万人, 市区人口 150万人建国50年来,合肥由一个基础设施薄弱,市区人口不到5万人,建成 区用地5平方公里的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安徽省域和华东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现代化 大城市,城市社会经济富有强大活力其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作用,保 证城乡建设与发展纳入全面、长期、有序的轨道进入21世纪以来,合肥市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城镇 化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城市规模及人口的飞跃,城镇化水平由20世 纪90年代的29. 7%提高到21世纪初的43. 9%,城镇化的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 近3年为1.4%左右附表3, 4)项目年份7^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1995411. 11122.0229. 681996416.47125.2930. 081997422.31129. 5730. 081998425.98132.9531. 211999429.95136.9131. 84200043& 17143.0432. 642001422. 16146.8133. 20200244& 08153. 5334. 27表4 2002年合肥市(县区)城镇化情况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总计4480791153536234. 27市辖区合计1465165117001479. 86瑶海区33652127257981. 00包河区43662928672365. 67蜀山区32135329384891.44庐阳区37066231686485. 49三县合计301562636534812. 12肥东107523115018813. 97月巴西96250212019912. 49长丰977893949619. 712.2合肥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突岀问题:(1) 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首位度不高,城市规模与全国同类省会城市相比较小。

      在全 省城镇化发展中心的“龙头”战略地位不明显,在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全国城市节点网 络中的位置不突出(尤其是目前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三大城市群、七条城镇发展轴、十五个 都市圈)因而,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不强(附表5)2) 市域范围偏小,城镇结构不合理,行政资源分割(现在的行政范围是历史上最小的) 如巢湖的建设和治理问题,由于合肥与巢湖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因而无论是环境保护, 还是旅游开发都难以形成合力;又如市区与辖县之间,由于行政、财政、经济管理权的相对独立,因而发展各自为政,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都造成了许多不合理和不 协调现彖表5 合肥市周边省会城市经济实力统计表(2002年统计数据)GDP总量(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基础实力指数竞争能力指数管理能力可扌杀卖能力合肥412.829. 12. 892. 8531. 3736. 12南京1295144. 110. 855. 9240. 4541. 30长沙810.925. 72. 892. 8535. 8242. 73南昌55246. 12. 891. 5433. 0234. 28(3) 市域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相互联系相对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建筑形 态单调,镇容风貌较差,对附近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难以产生集聚效应。

      4) 市域城镇规模偏小,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竞争力弱,不利于城镇的建设 和发展附表6)表6安徽省中心镇(合肥地区)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情况撮镇双墩大杨梁园三河下塘山南义城人口(万人)4. 84. 84. 64. 93. 55. 03. 92. 8用地(KM2)6. 04. 52. 23. 03. 75. 01. 84. 8财政收入(万元)1415. 801& 664. 65207. 196. 9913. 50农民人均收入(元)24002510360029003300236023763200合肥市建委村镇建设处供稿(2003年底统计)(5) 城镇化进程的滞后,影响工业化发展速度,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6) 人口素质较低,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阻碍了职业向较高层次的转移,使劳动力在较低 层次上过度竞争,产生了大量兼业性的摆动人口,形成“离土不离乡”的格局,使劳动力难 以实现向地域的转移和真正的城镇居民化7) 城镇环境污染加重,巢湖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加大了大城市发展的“环保”门槛,城市 每发展一步,相应地为环境保护和交通疏解所付出的代价进一步加大3.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给合肥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 肥市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 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和影响力。

      从而,我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中, 构想合肥经济圈、合肥环巢湖城市群、融入长江三角洲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圈内,为合 肥市城镇化发展提出更高的战略目标3. 1合肥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目标(1)到2008年,全市提前12年实现翻两番,基本实现小康生活目标,人均GDP达到2400 美元2) 到2020年,全市实现翻三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3) 到2050年,全市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3. 2合肥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1) 近期目标到2010年,城市人口 300万,城市用地3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5 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九五”期间,合肥市GDP年均增长13.5%;市区常住 人口、城市建成区年均分别增长7.8%2) 中期目标到2020年,城市人口 450万,城市用地5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5 平方米,城镇化水平65%左右3) 远景目标到2050年,主城区人口控制在500^600万主城区城市用地800平方公里左 右,人均建设用地140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4.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分析4.1合肥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1) 总体思路以现代化战略为导向,以千亿GDP和建立四大基地为发展目标,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 力,加快城镇化进程;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突破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之路。

      树 立合肥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调整区划,拓展空间;建设合肥环巢湖城镇体系,全面提 升城市整体形彖和品质,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城 市要素集聚,辐射功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