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docx
13页WtuWgifWtuWgif1第第ⅠⅠ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2.漫画《考察回来》的做法没有( )考察回来A.按照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去探索事物的本质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D.认识到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3.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意识和物质现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近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份关于“性格稳定性与年龄变化”的调查。
该研究显示,人WtuWgifWtuWgif2的性格在青年时期基本形成,中年时期基本稳定,50 岁时最稳定的时候,步入老年后又逐渐衰退这表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规律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控制的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2017 年 1 月 6 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迎来一位特殊选手——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最终,机器人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 3:2 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百度大脑”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代替人脑②“百度大脑”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③“百度大脑”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百度大脑”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6.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对此,这样认识才是正确的 ①“洲不行”和“阁不飞”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 “洲不行”和“阁不飞”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③“洲”和“阁”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洲不行”和“阁不飞”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辛弃疾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理解正确的是WtuWgifWtuWgif3A. “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B. “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 “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D. “愁情”是“环境”的复制8.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一族” ,停车难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痛” 最近,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 ,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唯一途径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 ④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 年十九大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①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②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③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朝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5.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②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WtuWgifWtuWgif4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 年 11 月 30 日, “二十四节气” 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6.“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7.“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④“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2.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打破了农业害虫群落原有的平衡,改变了害虫群落物种间的相对优势度,使优势物种发生了演替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②事物的联系能被人的意识反映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正逐渐被人为事物的联系取代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 40 年之后, 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 园艺专家指出, 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 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
从中可以看出 ①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等的联系构成其变化和发展④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WtuWgifWtuWgif5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习近平主席在 2017 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新故相推,日升不滞” ,下列古语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②千钧之力,聚于涓埃③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 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
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7.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制度自信”问题时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这主要表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发展,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WtuWgifWtuWgif6③抓住主流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 《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世间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 就有了雨,春遇到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
”从哲学角度看,对这段主题词理解正确的有①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有不同的特性 ②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③矛盾的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同一性转化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既有“治事”的具体安排,也为“治制”埋下了伏笔中国治好自己的“事”和“制” ,才能产生最大示范效应,进而为全球经济治理做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③整体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为此毛泽东撰文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 中国革命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认识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C. 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在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的前途WtuWgifWtuWgif7D. 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21. 2016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稳中求进”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确定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下列关于“稳”与“进”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稳”与“进”相互区别, “稳”是前提, “进”是目标②“稳”与“进”相互统一, “稳”是量变, “进”是质变③“稳”与“进”相辅相成, “进”可以巩固提升“稳”的水平④“稳”与“进”相得益彰, “稳”是“进”的方向和质量保证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2. 2017 年 6 月 18 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目前,基于量子的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际科学界专家强调,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它在现实中的应用,除了国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