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271”特色课堂模式.doc
19页“271”特色课堂模式科目:地理年级:高一目录特色课堂目标 …………………………………………………2概述…………………………………………………………………3一、特色课堂创新点………………………………………………3二、建设高效学习团队……………………………………………3三、分层落实,分层达标…………………………………………4四、能力立意 ………………………………………………4课堂模式 ……………………………………………………4一、【课堂流程设计】 …………………………………………5 二、【集体研究】……………………………………………………6 三、【课前预习自学】………………………………………………6四、【课前培训】 …………………………………………………6五、【课堂设计】 …………………………………………………6 (一)新授课模式……………………………………………………7(二)习题课、讲评课模式………………………………………9 【附】优秀课例实录………………………………………………12【附】地理课堂评价方案…………………………………………16特色课堂模式特色课堂目标1.导学案编制及使用目标:能力立意明确,自学引领高效,不出现一份废导学案。
1)导学案编制必须符合课标、考纲及高考要求2)有具体知识点和题目学习训练的要求,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一一列出来3)分层设计、分层达标,题目设计由浅入深,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科班长提出参考修改意见4)编制严格走程序,必须在包科领导审查后方能印刷2.备课目标:把握核心能力,优化设计过程,精心选择探究问题1)强化备课是对学生高效学习过程的设计,把备课重点放到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上2)把生活引入课堂,创新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使课堂保持新颖、有趣、好玩3)创新晋级评价方式,让竞争把每个学生成长细胞全天候、全方位激活3.培训目标:落实“培训师最好的管理”,做到天天培训、周周培训,不培训不上课4.基础知识梳理目标:通过抽查、互查、及时发现每节课主干知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老师做适时的点拨,初步形成知识树5.合作探究目标:(1) 教师多媒体出示所要展示的重难点、疑点、易错点2)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A教B,B教C,A拓展”原则3)围绕疑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注意讨论的有效性和高效率4)组长控制好时间,组内学科代表做好纪录,并反馈未解决的问题 ,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5)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备做好展示点评 6.高效展示目标:各组自由选择展示任务,认真规范,力求完美。
目标:① 脱稿、规范② 注重小结7、点评目标:点评人:① 注意仪态 ② 言简意赅 ③ 注重拓展其他同学:① 认真思考② 做好笔记 ③ 注意倾听④ 补充质疑 8、补充质疑目标:A层准备补充拓展;B层积极思考,记好笔记;C层记好笔记,有疑问大胆质疑9、点拨提升目标: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提纲挈领10、当堂落实目标:落实本节课重难点、画出知识树;当堂检测100﹪过关11、课后反思目标:学生针对本节课得失,写好成长随笔或整理典型题目,搞好总结,做好自习及明日提醒12、评价目标:让每个学生、每个小组均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如男生可选择军衔晋级、女生可选择小宝宝到博士的晋级体制 概述探索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进一步明确好课堂的标准,教师课堂上最佳状态是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教师课堂最佳面部表情是亲切和微笑;教室里最佳学习氛围是温暖和温馨,学生最佳学习状态是自主和自信,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竞争和合作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一、特色课堂创新点:1.导学案编制:①能力立意点引领导学案编制;②各班地理科研小组长参与编制2.目标引领:落实目标管理年精神,制定出特色课堂各环节切实可行的目标,严格落实。
3.走近地理:每节课前五分钟,小组成员结合本节课内容,讲身边的地理故事4.精彩点评:展示点评任务不安排,由学生自由选择,B、C层同学优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评价方式:不拘泥形式,评价方式多样化,如军衔晋级、小宝宝晋级等,各小组及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二、建设高效学习团队1、定期培训 学生培训:培训常态化,A、B、C层本学期各培训3次;学习科研团队一周一培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点评和质疑能力进行培养,培养A层良好的点评教态、语言表达能力,及地理学术语的运用正课节节有培训,每班培养至少10名点评之星,学科班长成为老师的助教2、高效科研学习小组建设高效科研学习小组由每个学习小组的地理学科组长组成,地理学科组长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较高,能够认真负责,督促同学学习,反馈同学信息,传达老师要求和计划教师可利用每周周末时间或其它时间进行集体研究,教师作为其中一员,要准时参加,融入学生科研团队要把学科高效科研小组建设成为师生共赢、教学相长的战斗小团队3、小组评价把小组作为整体进行捆绑式评价,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代表整个小组形象每节课下课前学科班长进行小组整体评价,教师要将练习、单元自主过关等记入学生评价。
定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总结评价,分别由教师、学科班长、学科小组长进行表扬提醒、个别谈话和督促好的小组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要介绍经验进行交流用小组评价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三、分层落实,分层达标1、分层设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在设计上应该体现层次性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目标明确学习目标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最后要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2、分层落实学习过程中,C层完成基础知识理解和落实,能够解决基础题目,B层完成全部知识和部分中高难度题目A层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拓展思路3、分层达标不同层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预习知识的检查、讨论问题的设计、训练学案题目、自主测试等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不同层次的同学对学习内容和难度的要求让C层同学掌握基础, B层同学掌握基本的内容,A层同学能拔高,最终要使C层同学掌握80%的内容,B层同学掌握100%的知识和能力,A层同学掌握120%的内容每位同学都体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进步四、能力立意方向:1.对知识的认知、分析、研究能力,通过老师指导高效自学,学生自查,形成对于课堂三维目标的初步认识。
2.知识构建能力:在每节课后通过总结反思,以知识树的形式体现3.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利用走近地理栏目,引导学生讲身边的地理故事4.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成员先一对一讨论、然后发挥群体智慧,争论辨析,从中掌握探究方法,提升合作能力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利用所学知识,迁移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能够学以致用6.瞬时记忆的能力:充分利用限时训练,限时巩固记忆,教师及时抽查督促,确保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课堂模式一、【课堂流程设计】“271”高效课堂新授课课堂流程图集体研究课后反思组织课堂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分组合作,讨论释疑展示点评,补充质疑总结提升,当堂检测小组评价,作业布置课前预习自学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提前下发,学生利用自习15分钟时间完成二、【集体研究】1、教师认真完成导学案题目并进行讨论交流,确定讨论方向,设计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进程; 2、根据练习或出错情况,设计跟踪训练题目部分课型可以由学生设计部分题目,可以是新题目,也可以是错题重做;可以用小黑板或投影、课件等形式三、【课前预习自学】 (时间:15分钟)1. 提前下发预习学案,学案应有具体的使用说明和预习要求.2. 主要任务是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本、充分利用导学案基础知识,填写(默写)预习学案3. 各小组常务组长和学科组长组织,进行学案检查和知识抽查,确保预习时间和预习效果。
4. 预习过程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红笔标注,准备课堂合作探究5. 课堂将对预习内容进行训练应用、同学互查等多种形式的检查6.学科班长将本节课导学案存在问题进行反馈,上交老师四、【课前培训】:1.学科班长组织各小组学科组长积极参加任课教师课前培训2.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3.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做好课前准备五、【课堂设计】新授课总体原则:(1)整堂课围绕学习目标进行2)高度重视学生活动,精心设计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变讲堂为学堂3)精心设计过渡环节,环环相扣,加大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4)问题情景设计要结合现实和学生实际,能启迪学生思维坚决杜绝假问题(低效、无效的问题)搞好小组合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5)合理分配时间课堂上老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课堂上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练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课堂最后5分钟,要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课堂流程包括:组织课堂、复习检查-巩固、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分组合作,讨论释疑、展示点评,补充质疑、总结升华、总结反刍,当堂检测、小组评价特色创新:走近地理:每节课前五分钟,小组成员结合本节课内容,讲身边的地理故事。
如:展示近期某一天气预报视频学生(饰演天气预报员):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1、组织课堂:(1分钟) 声音要洪亮,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用教师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感染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课堂的高效运行2、导入并阐释学习目标:(约1~2分钟)(1)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自然导入,或联系实际导入,或设计新问题情境导入 (2)精心设计的学习目标包括三部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 (1)目标明确具体,落实性强,可检查,能达成,如:“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能写出·····能准确地画出·····: ”(2)学习目标要体现在导学案、黑板上,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自学、训练、讨论、展示、总结和当堂检测的全过程,在课堂总结阶段要回扣学习目标。
如以必修二1.3节为例:1.熟练掌握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形成区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能力2.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探究和总结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3.激情投入,体验成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3、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约3分钟)(1)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提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模糊点、易错点,或与本节知识有衔接的问题,达到反复强化、温故知新的目的也可针对学案体现的问题解难释疑,充分发挥表扬激励机制 (2)面向全体,检查形式多样,或书写,或小组内互查、小组间互查的方式,对结果作积极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思维,指出努力方向注意用好小组评价,调动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