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国人导师”和新教育的“助产士”.docx
12页胡适:“国人导师”和新教育的“助产士” 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出色人物 编者按: 2022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长进,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出色人物”为主线,呈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全部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国人导师”胡适、作家叶圣陶和历史学家翦伯赞 说到胡适,我们不妨拿他来与同时代的鲁迅做一下比拟鲁迅为我们供应了精神家园,使我们的热血性情能够有所依凭;胡适则把我们引入了现代文明,为我们供应了常识和理性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会醉人;胡适是水,水虽淡,你却少不了它胡适一生遵守中国传统文人道德,却承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他因鼓吹白话文、开风气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首领、国人之导师;他最早用西方的现代思想重整中国国故,呼吁再造文明;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训练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为后来者开启了大门。
胡适性格温柔,“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其人缘之好、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1891年冬天,胡适诞生在徽州绩溪的上庄乡,5岁受启蒙,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时初步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后来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后担当教员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其次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讨论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承受有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少年老成心系振兴训练 以学问论,我那时怎配教英文?但我是个肯负责任的人,肯下苦工去预备功课,所以这一年之中还不曾有受窘的时候……这一年的教书生活虽然很苦,于我自己却有很大的好处 ——胡适《四十自述》 安徽绩溪,山川秀丽,自古人才辈出万山不许一溪奔,揽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胡适先生常用来描绘家乡风光的诗句胡适常说:“无徽不成镇”,由是可见他对故里的挚爱 从父亲为官的旅台返乡后,胡适的童年就在绩溪度过读私塾,进学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典籍为他的人生打上了文化底色假如说古书旧学赐予了他最初的雨露滋润,那么,中国公学这方“新大陆”则让他的生命之树抽青吐翠、焕发新颜。
1906年夏,胡适考入中国公学①于右任②、马君武③、王云五④等人都是他的教师在这里,他承受了新式训练全新的训练思想和观念赐予了年轻的胡适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点燃了他心中关注训练的火种 18岁那年,胡适参加主编《竞业旬报》,报纸的第一宗旨便是“振兴训练”,从今,《竞业旬报》就成了他关注训练、关注社会民生的阵地他在《竞业旬报》第26期撰文抨击中国家庭训练的霉腐不行靠,指出“要改进家庭训练,第一步便要广开女学堂”,由于“这女学堂便是制造好母亲的大制造厂”后来他进一步引申见地,撰写了《大学开女禁的问题》一文,从更深广的社会意义来续其学说,其观点的深刻、独到,今日看来仍不失为先锋的吼号 1908年9月,中国公学闹学潮,另成立了中国新公学当时中国新公学设一般预科、中学一般班、理化专修班、师范速成班胡适应新公学干事李琴鹤之邀担当新公学低年级班英文教员对此胡适曾说:“以学问论,我那时怎配教英文?但我是个肯负责任的人,肯下苦工去预备功课,所以这一年之中还不曾有受窘的时候我教的两班后来竟然出了几个出名的人物:毓泰(树人)、杨铨(杏佛)、严庄(敬齐),都做过我的英文学生”,“这一年的教书生活虽然很苦,于我自己却有很大的好处。
我在中国公学两年,受姚康候和王云五两位先生的影响很大,他们都最注意文法上的分析现在做了英文教师,我更不能不把字字句句的文法弄得清晰……在文法方面得到很好的练习”[1]英文教员的工作使胡适磨砺出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也为他考取庚子赔款赴美学习做了坚实铺垫 “造一新文明”之指路人 今若专恃留学,而无国内大学以辅之,而留学而归者,仅可为衣食利禄之谋,而无传授之地,又无地可为连续讨论高等学业之计,虽则年年遣派留学,至于百年千年来于国内文明无补也,终无与他国训练文明并驾齐驱之一日耳 ——胡适《胡适日记非留学篇》 1910年,胡适考取了庚款留美官费生,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对于胡适而言,留学生活让他如同鱼入大海,鸟上青云胡适与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士广泛接触,涉猎五花八门的新奇学问,并承受了青年期的政治训练他公开演讲、学习议会程序,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有了深入的了解由于对文学、政治的爱好,他于1912年弃农学文,改入康奈尔大学文学院,后于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当时的系主任正是有用主义哲学家、训练家杜威至此,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开头登场胡适曾言:“杜威教授是对我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我的关于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
‘方法’实在主宰了我40多年来全部的著述这一点得益于杜威的影响”[2] 由此,胡适开头承受杜威各种训练思想的影响,期间他就意识到:进展训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措施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缺乏耻也国无陆军,缺乏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3] 他还撰写了大量文章探究新训练,其中不乏对各种训练制度的深入思索尤其是他留美时所写的《非留学篇》,已成为讨论中国现代留学训练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为一种训练制度,留学制度的形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主要制度,是国人最终开创自家新文明,以便与国外文明沟通沟通的有效利器胡适在谈到留学的目的时说,“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长远之图也[4]胡适强调留学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开创自己新文明的工具;留学是为了促使我国的训练尤其是高等训练尽快完善起来,否则留学归来会无所依凭,丢失其原来的意义 谈及留学制度,胡适认为,留学界的弊端有三:“一曰苟且速成,二曰重实业而轻文科,三曰不讲求祖国之文字学术[5]一、三两点弊端在今日好像已略微有所好转,可重实业而轻文科的现象在今日留学生派遣中还未能完全杜绝。
胡适对中国留学政策不只提出批判,还拿出了切实细致的建立意见,他认为“今日训练之惟一方针,在于为吾国造一新文明”[6]如果今日我们想要努力制造一个新文明,胡适的言论当有指路之功 任何时候都“不要抛弃学问”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1929年胡适给中国公学18级毕业生赠言 胡适一生当过两次校长第一次是在他的母校——上海中国公学,其次次则是在被他视为母校的北京大学有意思的是,两次当校长的经受都因政治缘由而被迫终结,但他所坚持的办学模式、训练理念、思想原则、文化追求,却似一笔丰厚的遗产被传承了下来 1928年春天,胡适出任位于吴淞炮的中国公学校长,于1930年5月19日离任两年任期中,痛感“我们今日还不曾真正有训练”的胡适,率领全校师生协力改革,锐意进取,开创了中国公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7] 胡适上任后,受到师生们的热闹欢送他发觉学校连一本正式校规都没有,便首先召开校务会议,通过“校务会议组织大纲”“教务会议组织大纲”和“学校章程起草委员会”等议案他说:“我想从组织与法律两方入手,不知有效否?”[8] 有了规章制度以后,胡适对学校事务便实行无为而治的态度。
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胡适上任时,全校共有三百多名学生,分散在4个学院17个系科里,致使经费使用严峻缺乏为此,他大刀阔斧地裁掉工学院、法学院和经济系,只设文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以及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数理系等7个系为了沟通文理,他兼任文理学院院长,让有志于数理的人学点文史学问,有志于文史的人学点自然科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胡适请来一大批闻名的学者担当教员,其中有人们熟识的高一涵、张慰慈、杨亮功、罗隆基、梁实秋、郑振铎、陆侃如、冯沅君、全增嘏、叶公超、饶孟侃、黄白薇等特殊要指出的是,胡适用人不仅看学历,更注意学力 破格聘请沈从文来公学任教一举,就生动地表达了胡适的伯乐眼光经徐志摩介绍,校长胡适同意聘用只有高小学历但已显露才华的沈从文,安排他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沈从文上第一堂课时只有六块钱酬劳,却花八块钱租了一辆车来学校由于紧急过度,他站在讲台上十多分钟说不出话,后来,在“我见你们人多,要哭了”这句奇怪的开场白后,倒也流利地叙述了一番中国文坛概况然而,预定一个小时的授课内容,没等下课就讲完了,沈从文再次陷入窘迫之中胡适课后闻知,笑了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胜利。
[9]这种即时“庇护”给了沈从文改良教学并在公学站稳脚跟的时机后来的实践证明,沈从文是胜任大学教席的,他凭借专深的学问和全新的教法赢得了学生的拥护 在胡适的努力下,中国公学很快转变了过去的形象一年间,学生由三百多人猛增至1 300人后来,一位名叫刘宇的学生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中国公学我不敢说它好,但我可以说它奇怪,为什么呢?思想自由,教职员同心协力,有向上的精神,没腐化的趋势,就凭这点,在全中国可说是找不到的他还说,自己的进步应当“感谢您和陆先生(侃如)、沈先生(从文)的思想言论” 事务再繁忙,胡适也不耽搁向学生传道授业的分内之职他每周四上午十点到十二点在中国公学大礼堂讲“中国文化史”课,暑期还连续开班讲授“中国最近三百年来的几个思想家”他虽是学界名人,但备课极仔细,“每次上一小时的课,必需有四小时至八小时的预备”[10]他讲课内容凝练生动,观念不落俗套,分析探赜索隐,新意交叠而出每次上课,教室里都是黑压压的一堂人,皆聚精会神,屏息静听他在课堂上时常教育学生“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阔要能高”他鼓舞学生们写作、讲演,并经常赐予现场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思维与表达力量 天道酬勤,在他校长任内的学生大多数是合格的,成大器者也不乏其人。
比方“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当年虽是数理系的学生,却肯在文科方面下很大工夫,有一次还在胡适指导的作文课上获得了100分后来她留学美国,胡适仍常常给她关怀和指导2022年,这位名满天下的物理学家应邀回国参与母校南京大学校庆,在对青年后生谈治学阅历时深情地提到:胡适先生对她的教育和关怀,是她后来乐观进取的动力 1929年7月,中国公学18级学生毕业,胡适语重心长地寄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要抛弃学问” “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训练” 近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训练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训练,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 ——《胡适日记》 时间倒流至1915年一日,胡适与英文教师亚丹先生交谈,先生问:“中国有大学乎?”胡适无言以对,心灵大受冲撞,遂在当天的日记中泣血疾呼:“吾他日能生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吾死瞑目矣[11]一年后,他又在日记中仔细地提出要投身训练的愿望:“近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训练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训练,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