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20爆破测振仪使用手册.doc
30页L20智能记录型爆破测振仪用户手册L20智能记录型爆破测振仪 ——操作手册 2014-12版手册说明1. 本手册阐述了爆破测振工作的流程和规范;2. 适用于L20智能记录型爆破测振仪;3. 随机不附操作说明书,如有需要请致电索取;4. 仪器改良或升级,恕交博不另行通知;5. 手册中将“L20智能记录型爆破测振仪”简称为L20售后服务:028-87789088、028-87712008资料获取:http://仪器检验:注: 仪器检验含标定灵敏度系数,请妥善保管!名词解释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时对爆区附近保护对象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如爆破引起的地震、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噪声、水中冲击波、动水压力、浪涌、粉尘、有毒气体等爆破安全监测采用仪器设备等手段对爆破引起的有害效应进行测试与监控,判断爆破是否对保护对象产生有害影响,用于监督和指导爆破施工监测点简称测点,即布置监测仪器及宏观调查的位置单段爆破药量采用延时爆破技术,每段爆破的炸药总量爆破地震爆炸能量引起爆区周围介质质点沿其平衡位置往返运动而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扰动传播过程中造成相关介质质点振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爆破振动。
质点振动速度地震波作用下,介质质点往返运动的速度质点振动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引发介质质点往复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主频频率振动过程中介质质点最卓越主频相的振动频率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了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或事物量具、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线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操作量程仪器量化爆破振动速度的范围持续时长测点运动从开始到全部停止所持续的时间记录时长手动模式下,设置仪器记录爆破振动信号的时长目录一、方案制定 监测目的………………………………………………… 04 监测项目………………………………………………… 04 测点布置………………………………………………… 04 选择仪器………………………………………………… 06 预期成果………………………………………………… 07二、测试准备 现场勘查………………………………………………… 09 记录测量………………………………………………… 09 软件安装………………………………………………… 09 设备准备………………………………………………… 10三、现场监测 探头安装………………………………………………… 12 信号采集………………………………………………… 14 预览结果………………………………………………… 16四、数据通讯 直接通讯………………………………………………… 17 无线通讯………………………………………………… 18五、数据处理 数据导出………………………………………………… 19 仪器操作………………………………………………… 20 基础分析………………………………………………… 21 数据简报………………………………………………… 23 影响评价………………………………………………… 24 衰减分析………………………………………………… 26六、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27七、 保修条款 保修条款………………………………………………… 28一:方案制定1.监测目的 评价爆破振动对建筑(构)物、设施设备和其他保护物的影响,简称影响评价; 测量爆破振动传播规律,验证施工设计方案安全性,指导爆破施工,简称衰减分析;注: 监测目的可以是单一的影响评价或衰减计算,也可以是多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请灵活应用。
2.监测项目振动速度,即地震波作用下介质质点往返运动的速度;振动加速度,即地震波作用下引发介质质点往复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监测项目的选择 1.地面建筑物、电站(厂)中心控制室设备、隧道与巷道、岩石高边坡和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爆破振动判据,监测项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基础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 2.采用速度反应谱进行数值分析时,可不进行质点振动加速度监测; 3.核电站及受地震惯性力控制的精密仪器仪表等特殊保护对象,应采用爆破振动加速度作为安全判据3.测点布置3.1影响评价布点原则在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基础上布置质点振动速度测点;距爆区边缘最近的建构物、设施设备和其他保护物;临近爆区有多个保护物时,宜选择抗震结构最弱的布点;文物古建筑物或特别重要的建(构)筑物、设施;敏感区域或振动影响争议性较大的部位3.2衰减分析布点原则测量振动传播规律时,测点宜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监测断面上; 测点至爆源的距离,按近密远疏的对数规律布置,测点数应不少于5个;测点需要安装在完整的基岩上;最近的测点位于爆区边缘10米内3.3典型布点典型布点1:地面建筑物 1.建筑物振动控制点位于建筑物的基础上或基础底板主要承重外墙底部; 2.高于四层(12米)的建筑物,应每隔四层并在顶层设置测点; 3.长度大于10米的建构物,应沿水平方向每隔约10米设置一个测点; 4.对精密仪器和其他装置进行振动监测时,测点应设置在基础或者设备的构件上。
典型布点2:隧道与巷道 1.隧道和巷道的爆破振动控制点位于距离爆源10-15m处; 2.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时,测点布置在边墙侧,最近测点宜布置在距爆区边缘10米范围内; 3.洞间距离小于1.5倍平均洞径的相邻洞爆破时,邻洞和本洞均布置监测点典型布点3:岩石高边坡 1.高边坡的爆破振动控制点为上一级马道的内侧坡脚; 2.测点数不少于3个,最近测点宜布置在距离爆区边缘10m范围内; 3.边坡体内有地下洞室,距离爆破区最近洞壁上离地板约1/3洞高处布置相应测点;4.岩体内布置质点测点,测点距表面3-5m典型布点4:平行交叉线 1.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平行或交叉,交叉点及迎爆面方向设置2-3个重点监测断面; 2.在每个监测断面的两侧边墙、隧道地板、拱顶宜设置监测点; 3.当新建隧道在既有隧道上方时,拱顶应设监测点,下方时根据安装难易、最小近距而定;4.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调整监测断面和监测点4.选择仪器 爆破测振仪分为速度型和加速度型两种,在选购前应确定监测项目(加速度/速度),明确监测项目后按照下述要求选择4.1仪器必须满足的要求a) 仪器应满足计量法规要求,具有CMC标识,能够通过CMA机构检测;b) 仪器应符合爆破振动监测所需要的量程和精度;c) 仪器应满足抗(低)高温、防潮及防水等测试环境要求;d) 用于司法鉴定的测试设备应具有现场实时显示实测物理量的功能;e) 仪器应具有与之配套的分析系统,支持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输出;4.2选购时还需要考虑f) 仪器应该满足三分量同步测试的要求,配三分量速度/加速度探头;g) 仪器应该满足独立监测振动的需要,内置电源和存储器;h) 仪器应该安装、操作方便,宜实现自动监测;i) 仪器的记录和分析系统应该兼容速度/加速度测试;j) 用于防爆环境下的仪器,应具有防爆产品合格证; 图1.L20智能记录型爆破测振仪4.3爆破测振仪L20成都交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20(速度)型爆破测振仪,该爆破测振仪具有轻便灵巧、抗振、抗电磁干扰、低噪声、高可靠性等特性;在公路、铁路、隧道、桥梁、采矿、地质勘探、水利水电工程爆破和国防科研中应用广泛,能够满足爆破振动测试要求。
L20(速度)型爆破测振仪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技术参数通 道 数并行3通道/台采 样 率最高50K sps/通道, 1-20K sps连续可调A/D精度24bit,1677万个量化台阶量 程频率1-500Hz速度0.00035-35.5cm/s测量精度测量精度5%、读数精度0.01% 时钟精度±5s/月记录时长1-600s连续可调或任一时长触发电平0.01-35.5cm/s连续可调/加速度触发方式内触发,±0.5的延时显 示3.5寸LCD液晶屏,预览幅值、频率、波形存 储8G,存储4096段10秒10K采样率数据电 池可充电锂电池供电,连续工作24h 注:L20出厂时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的产品检测证书5.预期成果 爆破振动监测活动中提交的成果,往往由数据简报、评价报告、衰减报告三类构成;而成果提交需要根据测试要求分阶段或一次性提交5.1成果描述 数据简报包括爆破参数、测点位置、实测数据、测试过程中的现场照片等内容; 评价报告包括目标测点安全允许范围、测点实测数据、评价结论等内容; 衰减报告主要含衰减计算过程和预测速度、距离、装药量等相关信息。
5.2成果提交 有成果提交周期规定的监测项目,按规定提交,无成果提交周期规定的监测项目,可遵循如下原则:a) 数据简报一般采用周期性提交,如按旬报或月报形式发送报告;b) 当测试数据超过相应的控制标准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相关部门;c) 在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的7-10个工作日内,提交衰减报告二、 测试准备1.现场勘查1.1目标测点的勘察通过对目标测点的勘察,选择传感器安装方式;通过对目标测点地质、地形条件的勘察,为采集参数设置提供经验依据1.2目标保护物宏观调查在振动出现之前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并用图标报告裂缝和其他损伤;在振动出现之后对同一建筑物进行检测;对观察到的损伤进行评价2.记录测量2.1爆破参数钻孔:孔数、孔深、孔距、排距药量:单孔装药量、最大段药量、总装药量起爆:孔内雷管、孔间雷管、排间雷管、分段数爆破参数用于监测报告对振动源的描述,为采集参数设置提供经验依据2.2测点位置 爆破位置:X=经度 Y=纬度 H=高程 测点位置:X=经度 Y=纬度 H=高程 测点位置用于衰减计算中爆源距离的确定,也可用于监测报表中描述测点;在实际测试中,严格控制测量误差,推荐使用全站仪和CPS测定;应按监测设计要求布置测点,统一编号并绘制测点布置图;测点布置时,宜提供每个测点的位置、高程、爆源距离。
3.软件安装3.1安装环境为正常运行本软件,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最低配置要求如下:CPU类型:奔腾Ⅲ 500MHz以上 内存容量:128MB以上硬盘容量:100 MB以上剩余空间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word2003及以上版本,不支持WPS;推荐使用 1GHz以上CPU,512MB以上的内存3.2安装步骤打开安装光盘中的安装软件,双击“setup”,反复点击“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注: 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