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72317326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7.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节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2.2.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1.相平衡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使混合气体与一定量的吸收剂相接触,溶质便向液相转移,直至液相中溶质达到饱和浓度为止,这种状态称为相际动平衡,简称相平衡或平衡2.饱和分压平衡状态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或饱和分压3.饱和浓度(溶解度)液相中的溶质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饱和浓度,也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表明一定条件下吸收过程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习惯上用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4.溶解度曲线气液相平衡关系用二维坐标绘成的关系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气体的溶解度通过实验测定图2-2图2-3及图2-4分别示出常压下氨、二氧化硫和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的分压之间的关系(以温度为参数)图中的关系线称为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020406080100120Pnh3,kPa005〔(o“h)u>000x(ehn5呂嚴魏图2-2氨在水中的溶解度020406080100120pso2,kPa「(2HU000\($5«」蜀墨坯图2-3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O〔(OZHP000I、(zo2弼醸姓图2/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一溶剂(水)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异。

      例如,当温度为20°C、气相中溶质分压为20kPa时,每1000kg水中所能溶解的氨、二氧化硫和氧的质量分别为170kg、22kg和0.009kg这表明氨易溶于水,氧难溶于水,而二氧化硫居中1)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气体分压的提高,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加大例如在10°C时,当氨在气相中的分压分别为40kPa和lOOkPa时,每1000kg水中溶解氧的质量分别为395kg和680kg2)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加大例如,当氨的分压为60kPa时,温度从40C降至10C,每1000kg水中溶解的氨从220kg增加至515kg由溶解度曲线所显示的共同规律可知: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反之,升温和减压对脱吸操作有利2.2.2亨利定律1.亨利定律:描述互成平衡的气、液两相间组成的关系当总压不高时,在恒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的气体溶质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摩尔分率成正比由于组成有多种表示方法,所以亨利定律有多种表达式2.亨利定律表达式(1)以p及x表示的平衡关系当液相组成用物质的量的分数(摩尔分数)表示时,则稀溶液上方气体中溶质的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物质的量的分数(摩尔分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即:p*=Ex(2—1)式中p*—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x—溶质在液相中物质的量分数;E—亨利系数,单位与压强单位一致。

      其数值随物系特性及温度而变⑵以p及c表示的平衡关系若用物质的量浓度c表示溶质在液相中的组成,则亨利定律可写成如下形c式,即:p*=H(2—2)式中c—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kmol/m3;H—溶解度系数,kmo1/(m3-kPa)溶解度系数的数值随物系而变,同时也是温度的函数对一定的溶质和溶剂H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易溶气体有很大的H值,难溶气体的H值很小对于稀溶液,H值可由下式近似估算,即:PH=EMs(2—3)式中p—溶液的密度,kg/m3;Ms—溶剂的摩尔质量3)以y与x表示平衡关系若溶质在气相与液相中的组成分别用物质的量的分数y与x表示,亨利定律又可写成如下形式:y*=mx(2—4)式中y—与液相成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物质的量的分数;m—相平衡常数,又称为分配系数,无因次式2—4可由式2—1两边除以系统的总压P得到,即:(3) P*P以X及Y表示平衡关系在吸收计算中,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物质的量之比Y与X分别表示气、液两相的组成物质的量之比定义为:乂=液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液相中溶剂的物质的量=1-x(2—6)y丫=气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气相中惰性组分物质的量=1-y(2—7)由上式二可得:x二X■-(1+X)(2—6a)y二Y(1+Y)(2—7a)当溶液很稀时,式2—4又可近似表示为:Y*=mX(2—8)式2—8表明,当液相中溶质含量足够低时,平衡关系在X-Y坐标图中也可近似的表示成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m。

      亨利定律的各种表达式既可由液相组成计算平衡的气相组成,也可反过来根据气相组成来计算平衡的液相组成,因此,前述的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可分别改写如下x*=p/E(2—1a)c*=H/p(2—2a)x*=y/m(2—3a)X*=Y/m(2—4a)2.2.3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应用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有下面几项应用1.选择吸收剂和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性能优良的吸收剂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综合体现在相平衡常数m值上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大,加压和降温均可使m值降低,有利于吸收操作2.判断过程进行方向根据气、液两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平衡组成的比较,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若气相的实际组成Y大于与液相呈平衡关系的组成Y*(二mX),则为吸收过程;反之,若Y*>Y,贝伪脱吸过程:Y=Y*,系统处于相际平衡状态3.计算过程推动力气相或液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的平衡组成的差值表示传质的推动力对于吸收过程,传质的推动力为Y-Y*或X*-X4.确定过程进行的极限平衡状态即到过程进行的极限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无论吸收塔有多高,吸收利用量有多大,吸收尾气中溶质组成Y2的最低极限是与入塔吸收剂组成呈平衡,即mX2;吸收液的最大组成X]不可能高于入塔气相组成Y1呈平衡的液相组成,即不高于Y]/m。

      总之,相平衡限定了被净化气体离开吸收塔的最低组成和吸收液离开塔时的最高组成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应用在Y—X坐标图上表达更为清晰,如图2—5气相组成在平衡线上方(点A/,进行吸收过程;气相组成在平衡线下方(点A2),则为脱吸操作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Y]—Y*或X]*—Xc,脱吸的推动力为Y*-Y或Xc—Xc*吸收液的最高组成为X]*;尾气的最低组成为Y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