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8页云南省华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这部宪法“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反映了当时该国( )A. 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B. 启蒙思想不够充分C. 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D. 容克贵族势力强大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 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3.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图《同去,砍人去》漫画,反映了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五四”运动遭镇压B. 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C. 国民党“一大”召开D. 国民大革命失败5.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的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A.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 甲午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 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 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7.史学家张萌麟对抗日战争评价:“我国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四位同学结论中与此观点最一致的是( )A. 甲说:“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 乙说:“取得反对日本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C. 丙说:“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使得中国成为与英国、美国等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之列”D. 丁说:“是百年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8.《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B. 皇权至上C. 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D. 独断性和随意性9.下面是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 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B. 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D. 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10.《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 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B. 辛亥革命不彻底C. 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D. 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11.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五四运动由北京发展到上海C.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D.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2.近代前期某文件写道:“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该规定的目的是( )A. 为推翻清王朝做舆论准备B. 建立近代教育制度C. 塑造民国民主精神D. 彻底废除科举制度13.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中,显示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占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4.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
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 )A. 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B. 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 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D. 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15.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C.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D. 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6.某年7月27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发表文告称:“暴日蛮横,毁法背约,强占东北,复攻平津,侵我主权,摧毁我文物,屠杀我人民,……民族存亡,国家生死,最后关头,于今已到该文告应发表于( )A. 1931年B. 1935年C. 1937年D. 1941年17.自18世纪开始,英国历任首相须率其全体僚属向议会负责,若议会不支持政府决策,可能造成政府官员总辞职,届时议会需解散重选或改由反对党执政英国此种政治运作方式,实为近代何种制度之先声( )A. 开明专制B. 三权分立C. 责任制内阁D. 君权神授18.《蒋介石日记》记录了这样一则日记:“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速剿也。
据此推测,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 )A. 国民大革命期间B. 土地革命期间C. 抗日战争期间D. 解放战争期间19.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D. 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20.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1.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道:“……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下列制度中,最有可能产生“崇文风气”的是( )A. 世袭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22.1919年10月,孙中山在公开演讲中说:“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于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效果,可知结合者强也此语表明 ( )A. 学生运动是救国的主要力量B. 全民团结才能产生巨大力量C. 工农结合是救国的唯一途径D. 国共团结合作才能挽救国家23.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的计划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24.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来裁判案件,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 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B. 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C. 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 是公平的2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26.《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27.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三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
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英国(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B. 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C. 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D. 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28.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 贵族阶层B. 工业资产阶级C. 城市工人D. 农业工人29.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北京划定给列强的使馆区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 各国使馆林立B. 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 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 驻扎有外国军队30.“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这段话旨在说明( )A. 英国“光荣革命”发生的必然性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C. 英国选择成立共和国的必然性D. 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5.0分,共45分) 31.比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话题一 古代中外政权机构比较材料一秦统一后,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之权西汉时期,官僚政治制度继续发展当时宰相权力很大,不仅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而且又可以管官员的任用以及赏罚,有时还参与军事行动的指挥策划相府在当时是中央政府最庞大的机关材料二雅典国家形成之初,梭伦改革前,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中枢贵族借助这个机构操纵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和雅典梭伦改革之前,在国家权力的运行上分别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国家权力运行的问题,西汉和雅典分别形成了怎样的制度?话题二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进程比较材料三 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简要进程——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2)概括材料二两国在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贡献32.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枢机构采取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