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线段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技术.docx
6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曲线段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技术 本文以火渤铁路____新工街大桥曲线段槽型梁施工为例,重点阐述了该曲线梁支架的搭设方法,预应力的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的曲线控制方法,可供今后槽型梁施工借鉴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属下承式构造,梁体截面小,可以有效提高梁下净空,故近年来逐渐在铁路桥梁、公路桥梁跨越城市道路中得到应用,如____北特大桥[1]、邯黄铁路跨越卫千渠[2]、罗武路中桥[3]等,本文就跨新工街大桥曲线槽型梁施工工艺开展了探讨与研究,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工程概况 火渤铁路____跨新工街大桥位于1.5‰、-5.2‰的坡道及R=800m的曲线上,起讫里程为DK142+973.5~DK143+086.8,全桥长为113.1m,共2个墩,2个桥台,桥下净空大于5米,孔跨布置为(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全桥共分为5个梁段,中支点处A0号梁段长度为10.0m,A1号梁段长度为5.0m,中跨A2号梁段长度为25.0m,边跨A3号梁段长度为21.05m,中、边跨合拢处A4号梁段长度为1.5m其中主跨(48m跨)处跨越省道新工街,夹角为70°。
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满堂支架现浇方案全梁等截面高度,梁高3.5m,槽型梁内侧净距为7.3m,横向总宽度为9.2m,主梁腹板厚度0.45m,上翼缘宽1.2m,厚0.65m 2施工工艺流程 槽型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桩基、承台施工→墩台施工→支架根底换填,硬化→碗口支架拼装、门洞棚架搭设→底模安装→支架预压、卸载→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养生→穿插预应力束→预应力束张拉、压浆→下道工序→全桥施工完成→拆模、支架拆卸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3施工重点 3.1支架搭设 由于本桥主跨跨越省道新工街,为满足车辆及行人通行要求,在主跨部分设置门洞,其余部分不设置,故本桥支架搭设分为非门洞部分与门洞部分搭设两种形式3.1.1非门洞部分支架采用Φ48×3.5碗扣式钢管架,梁底模、内膜、外模均采用1.5cm厚竹胶板内模、外模采用10cm×10cm方木、[10槽钢及Φ48钢管支架加固支撑支架横向宽度11.1m,梁体腹板下支架采用90cm×30cm布置(即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30cm),其他部分支架按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90cm、60cm两种布设,横杆层间距1.2m,扫地杆高度距离地面20~30cm。
立杆上下均设可调式顶托,便于高度的调整及拆掉,支架顶托上横向布置10cm×10cm方木,方木上纵向布置10cm×10cm方木,方木与底模用铁钉钉紧碗扣架沿架子横向(线路纵向)和架子纵向(线路横向)每5~7排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覆盖面积不宜超过5~7排,且45°≤交叉杆件交角的锐角≤60°(连接架杆不超过两根,应布置在两端和中部,其中,连接处长度≥1m,每接头处扣件≥3个)布置时沿高度分节、沿纵向分列每根斜杆应通过碗扣架的节点,并与之连接,如有困难,偏离节点不大于15cm,且应与横杆连接碗扣架杆件与剪刀撑杆件的交点均必须用扣件固定;竖杆上下端的调节丝扣外露长度≤150mm碗扣支架布置见图23.1.2门洞部分跨新工街大桥共设置4个门洞,机动车门洞2个,门洞净宽4m,高5m;非机动车门洞2个,门洞净宽3.5m,高5m与线路交角68°门洞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墩根底 在支墩根底上安装准480×10mm的钢管作为门洞钢梁的支墩,每个钢筋混凝土支墩根底安设5根钢管立柱,间距2.5m单根钢管桩桩顶采用80cm×80cm的1.2cm钢板封端,上部顺桥向采用5根20a工字钢并列焊接成铁凳子。
铁凳子上面横桥向布置2根I40a工字钢并连焊接作为横梁横梁上面采用I40a工字钢作为纵梁,按60cm布局,在腹板下按30cm加密,横桥向每间隔60cm用Φ20螺纹钢将32a工字钢连接在I40a型钢上横向布置上10cm×10cm方木,按0.9m等间距布置,方木上纵向布置10cm×10cm方木,方木与底模用铁钉钉紧并于棚架两侧设置准45mm钢管栏杆(钢管上捆绑竹胶板)开展封闭,同时底部挂设安全网和土工布开展兜底防护具体见图3 3.2支架预压 槽型梁荷载加模板、机具、人工等荷载做为支架预压荷载采用袋装土对支架开展预压,从支座向跨中依次开展加载满载后持荷时间≥24h,预压重量=120%设计荷载加载时分三级(按照60%、100%、120%设计荷载)加载,采用袋装土,起重机吊装卸载在支架变形稳定后分阶段实施卸载时分三级(按照60%、100%、120%设计荷载)卸载,每次卸载后,对相应的标志位置开展仪器观测、记录待卸载完成后,绘制卸载曲线并分析比较所制加载一变形曲线和卸载曲线,计算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相关参数根据以上参数,支架的高程=设计高程±该处弹性变形值 3.3波纹管定位及钢绞线穿束 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将波纹管牢固地置于模板内设计位置,防止混凝土浇注期间发生位移。
其中,直线段定位钢筋间距应为1.0m,曲线段的则为0.5m连接收长度不小于被连接收道5倍直径,且需采用大一号同类管道连接收连接波纹管接头处为防止接头出渗漏水泥浆堵塞管道接头,连接完成后至少需用5cm宽胶布粘贴两层按设计孔道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开展钢绞线下料,并余留锚外的总长度不少于100mm,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在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散头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为防止互相缠绕每隔1.5m用铁丝捆扎编束除此之外,还应保证同一束钢绞线顺畅不扭结,同一孔道穿束整束整穿钢绞线穿束前,应将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对于较长束需采用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对而短束则用人工从一端向另一端穿束即可 3.4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孔道全部采用镀锌波纹管成孔梁体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95%,弹性模量100%以上,龄期不小于7天,方开展预应力张拉施工,张拉顺序依次为:纵向束→横向束→竖向束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开展校核纵向预应力束采用四台千斤顶两段对称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采用先腹板束、后底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的张拉顺序。
横向张拉采用两侧各二台单张千斤顶张拉,张拉从梁端开始逐根开展,单端张拉,每节段梁体靠近施工节缝的最后一根横向预应力束应在下一节段梁体浇筑完毕后再予以张拉竖向张拉安装千斤顶时,张拉头拧入钢筋螺纹长度不得小于40mm,左右对称逐根张拉 3.5锚固及压浆 锚固应在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到达稳定后开展预应力束张拉完成2d内开展管道压浆压浆采用YBV80型真空压浆泵真空压浆张拉完成后,用无收缩补偿水泥砂浆封锚,封锚要将锚垫板及夹片、外露钢绞线全部包裹,且厚度要大于15mm,将孔道系统密封压浆前在梁段的一端抽真空,待真空度到达-0.07MPa左右,在梁段另一端开始灌浆,待水泥浆从真空端流出且稠度和灌浆端相当时,再持压2min以保证孔道内水泥浆浆体饱满,完成真空灌浆该工艺在真空下开展可消除气泡,降低有害水分对预应力筋的锈蚀,使浆体充满整个孔道 3.6模板及支架拆掉 模板拆掉遵循的原则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拆时严禁抛扔,应将拆掉的杆件、板块等材料归类堆码整齐,并及时维修保养支架拆掉需在张拉压浆封锚完成后,且梁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95%后开展拆掉时先拆掉悬臂部分,再从跨中向两端对称拆掉。
拆掉时先逐步取出垫梁,慢慢卸载,支架拆掉通过预留孔以人工配合卷扬机卸落 3.7梁体曲线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梁体构造尺寸及设计的曲线要素,计算出每段梁体截面控制坐标,由于单个梁段过长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了更好控制梁体曲线线型在计算梁体截面坐标过程中按不超过5m一段对梁体开展分解计算,并根据分解后的梁体坐标开展测量放样,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点立模,模板安装完成加固好后应立即对模板开展检查,主要检查模板几何尺寸、水平位置及标高是否有偏差以及模板安装是否牢固,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调整过后的模板应及时加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变形,造成构造尺寸偏差 4结语 本桥在跨新工街公路部分设置了门洞,既保证了梁体施工又有效解决了通车及行人通行问题②本桥横向预应力张拉采用单根钢绞线顶压张拉工艺防止了夹片回缩产生的较大预应力损失纵向预应力张拉采用四台千斤顶按照先腹板后、后底板,由外到内、左右严格对称的张拉顺序,且张拉过程中严格控制张拉应力,防止了槽型梁构造开裂及侧弯变形③施工过程中对各段梁体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后及张拉完毕后3种工况观测点的监测,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比照分析,不断优化梁段施工工艺,保证梁体整体曲线圆顺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