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语境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探讨.doc
5页基于网络语境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探讨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12摘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递速度更加迅速便捷,网络化 的时代己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牛活及工作方式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更多的城 市公众参与到了城市规划的讨论中,并且对城市规划的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政府的城市规划决策有了更多声音的参与,木文对网络语境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 与进行研究,并且对公众参与的办法提出一定的建议关键词:网络技术;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信息化时代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信息的传递,改变了 人们的牛活方式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积极的参与到了社会的公共事务当中, 人们更多的不同声音也使得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公众的意见, 也对那些规划决决策提出了挑战国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也为更多公众 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基木的保障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不同的方式参 与到了城市的公共事务当中,并且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建立了相关的讨论小组,对 城市的规划产牛了极大的影响这也使得相关城市规划决策者只能被动去解决各 种由网络提出的问题1、城市公众借助网络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借助网络技术建立起的讨论平台是不存在各种出入门槛的,并且没有设 置权威的管理者,城市公众在网络世界中也没有相互间背景上的差异,大家的信 息能够进行自由的交换。
而公共领域属于一种介于私人领域以及公众权威间的一 个领域,是不带有官方性质的区域网络平台的出现大大消弱了权威优势的存在 我们认为,网络公共领域实现了无限制的公众参与,使得大家能够在网络环境中 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期,但是, 仅仅是作为理论知识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我国在198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 法》中有一条相关规定: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公布这也使得 公众最初仅仅是只能了解城市规划结果,而不能参与到城市的规划过程,城市公 众能做到的只有遵守并口积极配合城市规划的实施,对规划的决策没有任何的参 与权利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以及政府工作的不断改善,《城乡规划法》对公众 参与的渐渐重视,在城市官方网站上关于公众参与的栏目日渐增多,也使得规划 决策层与城市公众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并且人量的非官方背景的规划论坛的出 现也使得公众能够自由平等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同吋,城市规划官网中大多数参 与讨论的人群都是专业技术较强的人员,这样的规划讨论还是不能代表全部群众 的意见的2、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分析2.1、 规划类型当前城市规划给出的地理范围广、概念抽象,并且方案内容比较空泛, 导致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这种规划的形式也需要城市公众的积极参与, 关键是参与的时间及顺序问题城市规划方案在制定之前就需要在网上广泛的征 求大家的意见,为政府及相关专家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如果城市规划方案已经 确定在进行公开,调查公众的支持程度,这种公众参与的意义仅仅是了解城市规 划发展趋势,不能对群众的建议进行再次的采纳,也没有进行参考2.2、 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影响当前我们政府机关的政府网页还只是处在一个初步的阶段,仅仅是在网 络上建立起一个网页,对大规模的公众网络参与及建议采纳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能及吋的一一处理虽然公众网络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过程较为激烈,但是反 馈的信息非常小,这种规划的网络参与与宣传没有太大区别,并不能取得任何实 际的意义而这种公众参与的民意测验易产生如果群众支持的话,双方皆大欢喜, 如果群众反对声咅较多,则导致规划决策者遭受到群众的情绪的影响2.3、城市规划信息的公开程度网络信息本身属于中立性质的,但是网络信息的表达以及形成使得信息 本身具有了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意义,这也使得网络信息的传递成为社会化的信 息城市规划决策者需要对信息的公布时间及内容进行筛选,难免会造成信息内 容的不全面、失真以及公布吋间出现一定的偏差。
城市规划比较权威的信息主要 公开渠道还是通过政府官网等形式进行传递所以,有关政府决策方仅仅作为网 络信息的筛选以及最终权威的制定,造成网络公众参与成为一种形式工作3、网络语境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施3.1、 创建合理的公众参与基础当前网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社会基础不够扎实,社 会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参与既不坚定也不够固定,参与过程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 素的影响,参与的结果也受到误导及压制并且,目前的网络参与大多主导权还 是掌握在规划决策者的手中,参与过程没有基本的保障制度,只有依靠规划领导 人的办公风格来左右,导致公众参与的过程成为了一个形式过程,甚至因部分群 众利益受损出现对抗的现象我们目前的规划参与形式基本是都是在外力因素下推动公众的参与,有 可能是国家强制推动或是企业推动这种形式的参与过程易导致因出现城市规划 问题产生政府危机这也要求我们创建合理的公众参与基础,根据城市居民切身 的需要对社会基础进行完善,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鼓励他们自发的参与到城市 规划当中3.2、 实现网络平台的合理对接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为规划工作提供了新的工 作平台,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规划数据库,为规划管理、建设提供必需的帮助,但 这仅仅是从技术方向考虑的。
目前规划官网提供的网络平台专业性比较强,与群 众性的网络平台对接不是很合理两套网络系统存在分离现象,造成政府与群众 间的沟通不畅,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现状,进行群众与权威层的面对面对话交流, 将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实现更全面的交流沟通3.3、 授权与公众参与相融合我们需要将公众参与的相关权利(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进行适当 的拓宽,同时,政府将城市规划的决策权、实施权适当的下放才能有效的保证公 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效果通过网络参与,人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更人范 围的沟通交流,将网络变成双方沟通的桥梁3.4、危机管理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并口目前我们政府层面还没有充分做好公 众参与的准备这也造成公众参与的网络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忽略了随着带来的 危机感并U,以前的公众参与规划信息都是单向的向群众公布,大多数公众都 是不知情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预防那些特殊的群体部门,在网络 公众参与实施前,就要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结果进行预测,对危机出现的范围以及 后果进行充分的考虑,一旦出现状况要能及时的作出调整,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总结:网络语境下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为了能够充分的考虑公众的感受,使 得城市规划更加合理。
同时,网络语境的应用也使得政府面临的双重的影响,导 致了公平及效率分化,如果倾向公平则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倾向效率则会导致部 分声音的埋没参考文献:⑴施 蕾•《新媒体语境下的公众表达一网络公共对话的可能》卩]・《东南传播》,2009, (4).[2] 梁鹤年•《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城市规划》,1999, (5):49-53.[3] 罗小龙,张京祥•《管治理念与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汇刊》,2001,(2): 59-62.[4] 周江评,孙明洁•《城市规划与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一西方有关文献及启示》 [J].《国外城市规划》,2005, (4): 41-48.⑸严小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