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文言文断句有技巧.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40814
  • 上传时间:2018-09-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8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文言文断句有窍门 1、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 (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 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 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选自《资治通鉴》)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 召见 / 问以政道 / 对曰 / 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 群臣恐惧 / 唯知禀受奉行而已/ 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 下谀上 蔽 / 不亡何待 2、根据虚词断句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凡人各贤其所说, 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 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 ) 凡人各贤其所说, 而说其所快 世莫不举贤/ 或以治 / 或以乱 / 非自遁 / 求同乎己者也/ 己未必 得贤 / 而求与己同者/ 而欲得贤/ 亦不几矣/ 使尧度舜// 则可 /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世上没有人 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 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 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 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 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 样是没法量的 3、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 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对偶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对应句: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顶真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1)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 君子有常体矣/ 君子道其常// 而小人计其功/ 诗曰 / 礼义之不愆/ 何恤人之言 兮 / 此之谓也。

      译文:天不因为人憎恶寒冷就取消冬天,地不因为人憎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 就停止他正义的行为 天有一定的规律, 地有一定的法则, 君子有一定的规范 君子遵循事物的常规, 小人则是盘算眼前的功利 《诗》里说: “自己在礼仪法度上不出差错,何必要考虑别人的议论?”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 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取材于《吕氏春秋·恃君》) 赵简子曰/ 厥也 // 爱我 / 铎也 // 不爱我/ 厥之谏我也/ 必于无人之所/ 铎之谏我也/ 喜质 我于人中/ 必使我丑/ 尹铎对曰/ 厥也爱君之丑也/ 而不爱君之过也/ 铎也爱君之过也/ 而不 爱君之丑也/ 臣尝闻相人于师/ 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不质君于人中/ 恐君之不变也 4、根据修辞断句 (1)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药病万变药亦万变 比喻断句 世易时移/ 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药/ 病万变 / 药亦万变2 (2)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对比断句 古之取天下也/ 以民心 / 今之取天下也/ 以民命 (3)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 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排比、重复断句 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 端也 /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5、借助文史常识断句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 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 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 《史记·留侯世家》) 汉六年正月/ 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斗功/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 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 始臣起下邳/ 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 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6、根据总分关系断句 根据总分句、段知识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 帮助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 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 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选自《贞观政要》) 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 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 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 百姓闻之/ 必怨吾君/ 尔罪二也/ 诸侯闻之 / 必轻吾国 / 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 7、特殊动词 古人常用“日”“云” “言”等几个字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发现了这几个字,后面即可断开 四、例题精析 【例题 1】 (2014 新课标卷Ⅰ) 【题干】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 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 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 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 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答案】 D 【解析】这句话中有名词“宰相李揆” “休烈” “国子祭酒”,动词“矜”“忌妒” “嫉” “奏” ,句子的 意思是宰相李揆因为休烈和自己同位而忌妒休烈,上奏将休烈放在比自己低的位置上。

      所以断句如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自持 / 殊不介意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 奏请他任国子祭 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 【例题 2】 (2014 新课标卷 II) 【题干】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3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 /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 /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 /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 /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 /对僚属 /语及辄泣下 / 【答案】 C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 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名词不断,排除A B,对僚属语及,一 般情况句子得有谓语,排除D,答案即可得出 【例题 3】 (浙江卷) 19.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 【题干】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於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答案】君加以谦德 /动不逾节 /常公之知 // 日又加深矣 /君之声 // 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 /时人谓常 公能识真 【解析】断句时应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再依 据对上下文的理解破解难点 本题借助断句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发语词 “且”, 可先行断开再利用文言的4 字句式断开“动不逾节” “常公之知”本段话有两处是可断可不断的 【例题 4】 (2014 重庆卷) 【题干】记丐侠 (2)用分隔号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 分)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 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选自《六韬 ?盈虚 >) 【答案】所憎者有功必赏 /所爱者有罪必罚 /存善天下鰥寡孤独 /振赡祸亡之家 /其自奉也甚薄 /其賦役役 也甚寡 /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断句时,通读整句,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 位置及词性由易到难,由大到小,层层划分例题 5】 (2014 北京卷) 【题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 题偃虹堤记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 句(5 分) 【答案】夫虑熟谋审 /力不劳而功倍 /作事可以为后法 /一宜书 /不苟一时之誉 /思为利于无穷 /而告来者 不以废 /二宜书 /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 // 皆欲为滕侯纪 /三宜书 /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解析】 “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 难度不大 【例题 6】 (2014 广东卷) 【题干】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 /享之百姓 /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 /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 /以位天地 /享之百姓 /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 /天地享之 /百姓戴之 /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 /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 /天地享之 /百姓戴之 /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 标点: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翻译: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 光照天地罢了 【例题 7】 【题干】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4 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而十中矣! 【答案】吾尝学射矣 /始也/心志于中 /目存乎鹄 /手往从之 /十发而九失 /其一中者 /幸也/一法不修 /一病 随之/病尽而法完 /则心不期中 /目不存鹄 /十发而十中矣! 【解析】这句话中虚词有“矣” “也” ,这些虚词后要停顿,“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是对仗的修辞手 法,所以中间要停顿,“十发而九失” 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并列句式,所以后面要顿,“者”后面也要顿 “一法不修” “一病随之”是对偶的修辞,所以中间后面要顿,“病尽而法完”是并列的结构,后面要 顿, “心不期中”“目不存鹄”也是对偶的修辞,所以这里也要顿整个句子断句如下:吾尝学射矣/ 始也/心志于中 /目存乎鹄 /手往从之 /十发而九失 /其一中者 /幸也 /一法不修 /一病随之 /病尽而法完 /则 心不期中 /目不存鹄 /十发而十中矣! 五、课堂运用 【题干】 20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