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家港市耕地质量变更调查与分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9182324
  • 上传时间:2022-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4.1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家港市耕地质量变更调查与分析    徐巡军 钱卫飞 黄春祥摘要    为了解张家港市耕地质量变更情况,2017年对50个耕地土壤样品进行采样,分析了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耕地土壤pH值为7.40,容重1.05 g/cm3,有机质34.83 g/kg,全氮1.60 g/kg,有效磷27.24 mg/kg,速效钾114.20 mg/kg关键词    耕地质量;变更调查;江苏张家港   F323.211;P208            A  1007-5739(2019)23-0164-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土地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切高质量、安全的农作物必须建立在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基础上[1]开展耕地质量变更调查是掌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变化趨势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指导科学施肥等工作的需要[2]。

      因此,2017年张家港市对全市耕地质量进行了变更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方法依据《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相关要求,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类型图叠加形成的图斑,参考原来的农化点位置,以镇、村行政区域为单元,将采样点位在分镇土壤普查资料图上标明,选择代表田块采样土样采集方法,用不锈钢采土器在代表田块通过五点法或“S”型取10~15个点的土壤,混合后四分法留1 kg装袋1.2    样品分析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NY/T 1121.2—2006)、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NY/T 1121.6—2006)、全氮采用凯氏法测定(HJ 717—2014)、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HJ 717—2014)、速效钾采用中性乙酸铵溶液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NY/T 889—2004)2    结果与分析2.1    土壤pH值2.1.1    土壤pH值及分级50个耕层土样,土壤pH值5.38~8.11,平均7.40,偏微碱性。

      pH值达一级的占8.00%、二级的占8.00%、三级的占88.00%、四级的占4.00%(表1、2)2.1.2    不同类型土壤pH值不同土属的土壤pH值,潮泥土和夹沙土的pH值较高,平均值分别为7.78和7.88,黄泥土的pH值>白土的pH值,平均值分别为6.11和5.95(表3)2.1.3    不同质地土壤pH值不同质地土壤pH值依次为中壤>轻壤>砂壤>重壤(表4)2.2    土壤容重2.2.1    土壤容重及分级土壤容重是衡量土壤物理性状好坏的重要因素[3]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壤紧实度、耕作措施等有关50个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05 g/cm3,变幅为0.81~1.42 g/cm3,一般在0.81~1.19 g/cm3之间,土壤容重>1.25 g/cm3的占8.00%,1.20~1.25 g/cm3的占2.00%,1.10~1.20 g/cm3的占28.00%,土壤容重2.2.2    不同类型土壤容重不同土属的土壤容重,白土的土壤容重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16 g/cm3;其次为夹沙土>黄泥土>潮泥土,三者平均值分别为1.05、1.01、0.99 g/cm3(表6)。

      2.2.3    不同质地土壤容重不同质地土壤容重依次为砂壤>重壤>轻壤>中壤(表7)2.3    土壤有机质2.3.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分级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螯合作用和溶解作用参与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4]有机质也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不仅能直接提供作物所需的N、P、K、S、Ca、Mg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养分,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水、热、气等肥力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增加土壤阳离子代换量,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因而土壤有机质是评价耕地地力的重要指标本次耕地地力变更调查50个耕层样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港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4.83 g/kg,变幅为15.15~51.66 g/kg,标准差7.94 g/kg,变异系数21.95%;按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划分,其中有机质含量达一级标准的占78%、二级的占14%、三级的占6%、四级的占2%(表8)2.3.2    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土属的土壤,其耕层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潮泥土的有机质含量最高,平均值为43.88 g/kg;其次是黄泥土,平均值为38.32 g/kg;白土和夹沙土的有机质分别为36.00 g/kg和33.20 g/kg(表9)。

      2.3.3    不同质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黏粒结构不同而引起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表10),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顺序为轻壤>重壤>中壤>砂壤2.4    土壤全氮土壤全氮包括速效氮和缓效氮,速效氮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缓效氮主要为有机氮,必须通过降解转化后,作物才能吸收全氮含量表示土壤的潜在供氮能力2.4.1    土壤全氮含量及分级水田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1.60 g/kg,变幅为0.78~2.78 g/kg,标准差0.36 g/kg,变异系数22.79%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划分,全氮含量达一级标准的占10.00%、二级的占48.00%、三级的占32.00%、四级的占4.00%、五级的占6.00%(表11)2.4.2    不同类型土壤全氮含量不同土属的土壤耕层全氮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潮泥土和黄泥土的全氮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79 g/kg和1.77 g/kg;其次白土的平均值为1.68 g/kg;夹沙土的全氮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1.52 g/kg(表12)2.4.3    不同質地土壤全氮含量不同质地土壤全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轻壤>中壤>重壤>砂壤(表13)。

      2.5    土壤有效磷2.5.1    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分级水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7.24 mg/kg,变幅为6~97 mg/kg,标准差16.79 mg/kg,变异系数60.51%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有效磷含量达一级的占68.00%、二级的占22.00%、三级的占8.00%、四级的占2.00%、五级的占0%(表14)2.5.2    不同类型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同土属的土壤耕层有效磷含量,白土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值为40.70 mg/kg;潮泥土>夹沙土>黄泥土,三者平均值分别为27.04、26.49、25.12 mg/kg(表15)2.5.3    不同质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同土壤质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依次为砂壤>重壤>中壤>轻壤(表16)2.6    土壤速效钾2.6.1    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分级全市水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4.20 mg/kg,变幅为50~245 mg/kg,标准差34.73 mg/kg,变异系数30.42%速效钾含量达一级的占64.00%、二级的占24.00%、三级的占10.00%、四级的占2.00%(表17)2.6.2    不同类型土壤速效钾含量。

      不同土属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白土中速效钾的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72.20 mg/kg;其次是黄泥土,其平均值为131.88 mg/kg;潮泥土和夹沙土的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10.80 mg/kg和101.25 mg/kg(表18)2.6.3    不同质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不同质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依次为砂壤>重壤>轻壤>中壤(表19)3    结论(1)对50个耕地质量变更调查样点的分析结果,土壤pH值为7.40,偏微碱性,容重1.05 g/cm3,有机质34.83 g/kg,全氮1.60 g/kg,有效磷27.24 mg/kg,速效钾114.20 mg/kg[5]2)白土、潮泥土、黄泥土、夹沙土4种不同类型土壤,土壤pH值夹沙土>潮泥土>黄泥土>白土,容重白土>夹沙土>黄泥土>潮泥土,有机质潮泥土>黄泥土>白土>夹沙土,全氮潮泥土>黄泥土>白土>夹沙土,有效磷白土>潮泥土>夹沙土>黄泥土,速效钾白土>黄泥土>潮泥土>夹沙土3)不同质地土壤,土壤pH值中壤>轻壤>砂壤>重壤,容重砂壤>重壤>轻壤>中壤,有机质轻壤>重壤>中壤>砂壤,全氮轻壤>中壤>重壤>砂壤,有效磷砂壤>重壤>中壤>轻壤,速效钾砂壤>重壤>轻壤>中壤[6-7]。

      4    参考文献[1] 林明义.福建福清市耕地地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7(12):29-30.[2] 顾志权,邵学新,钱卫飞,等.江苏省张家港市耕地地力定量化评价及其意义[J].土壤学报,2007(3):354-359.[3] 刘潘潘.基于土壤基层分类的耕地质量提升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8.[4] 李丹丹.黑河市耕地地力评价与土壤改良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5] 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等.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8-14.[6] 陈诚,林晨.苏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与分区保护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12):1860-1869.[7]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557-356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